從金石、簡帛文字看楊隋國號 ——兼論“隋、隨”流變[1]

来源 :书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on8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關于楊隋國號的問題,從唐末到明清乃至近現代一直備受學界關注,有衆多學者認爲楊堅以“隨國公”的身份稱帝后,惡“隨”字從“走”,遂去“辶”,以“隋”爲國號,本文通過對金石、簡帛文字史料的考察,認爲歷史上并不存在楊堅改“隨”爲“隋”一説,“隨”“隋”自漢代就有通用現象,同時亦對“隨”“隋”兩字的歷史流變作了梳理.
其他文献
被譽爲清代碑派書法之祖的鄧石如,是乾、嘉時期安徽籍重要書法家.鄧石如的家學淵源及其早年對篆書、篆刻、隸書的同步研習,是其篆書能開新局的根源.其博涉群碑之真價,在于始
“逆”本是中國書法的隱含法則,包世臣對其進行特殊的關注,形成了“逆入平出”“逆鋒”“用逆”等概念化的表達,并提出了“用逆以换筆心,篆分之秘密”這樣一個命題.“逆”在
南朝時期,出現了以“書品”“書評”爲特色的批評方式.“書品”用來定等級,“書評”用來述原委,并産生了以庾肩吾《書品》、袁昂《古今書評》爲代表的書法論著.這兩種批評方
本文詳細考證《説文》原本“上篆下隸”的“(禮)”字,是为了矯正隸書“禮”.我們不知二徐本訛形“禮”字,形成了“禮”與“豐”相分離的傾向,于是“禮”成爲簡體字“礼”的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