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历史的五步教学法模式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y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主要是“满堂灌”或“满堂问”,这都是教师主宰课堂的体现。学生在学习中没有主动权,缺少学习兴趣。这显然不符合“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课程理念。根据本人多年教学过程的总结,初步形成了历史课堂的五步教学法,即:学(科学指导,自主学习)—探(合作探究,初步释疑)—展(课堂展示、交流提升)—授(教师精讲、点拨拓展)—测(课堂测验,评价小结)。
  1.自主学习,情境导入
  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要根据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合理设计好导学案,并在课前发给学生,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明确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同时老师要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进程,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障碍,教师要适时适度地进行点拨。还要求学生在书上就相关要点做好标记,在疑难之处打上问号,同时也可以在书中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一些看法。只有学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能有效地完成小组讨论。最后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完成导学案中的知识梳理部分,落实基础知识,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针对性,提高课堂效率。
  2.合作探究,初步释疑
  在导学案的完成过程中,总有一些问题是学生个人解决不了的,再加上学生新提出的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完成。合作小组一般以4至6人为宜,由组长负责主持,要求每人都要积极参与,采用轮流发言和畅所欲言两种方式。小组先进行相互找错纠错,再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和新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解决方法,完善问题答案。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有目的、有选择地参与其中,以了解学习成效,点拨迷惑之处,掌控讨论进程。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作记录。
  3.课堂展示,交流提升
  各小组的组长把小组内合作探究的成果和疑难问题汇总起来,由教师指定学生上台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和疑难问题,再让大家共同思考和讨论。教师在组织课堂展示过程中要有预见性,对课堂上出现的新问题,要适时点拨,组织即时互动,及时解惑。
  面对超出学生认识水平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搭桥引路,为学生创造获得正确结论的条件,促使学生思考、探索、争辩,直至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这期间,教师一定要有耐心,要学会等待,这样才能让学生经历—个自悟自得的过程。当然,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也往往会超出教师的认知范围,教师也可能一时无法解答,这时教师应该肯定提问者,同时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多种途径去解决,如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等。另外,教师对课堂上出现的“跑题”现象,要适时调控,避免出现“泡沫”现象。
  4.教师精讲,点拨拓展
  (1)教师的精讲一定要抓住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对于那些次重点与非重点,尽量做到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思考,只有这样分清主次地精讲,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好地完成课时教学任务。
  (2)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点线面的整合,适时将世界史与中国史、古代史与近现代史进行横纵联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书本知识与乡土历史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专题,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3)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理清历史线索,每课、每单元、每个知识点都要形成知识框架,并让学生记笔记和掌握,培养学生综合、分解、总结的能力。
  (4)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些记忆的技巧和方法。历史课有许多内容需要学生去记忆,如果单纯让他们死记硬背,就会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我们不妨找一些记忆技巧教给学生。同时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5)教师的精讲过程中要合理使用图表、幻灯片、录像、彩图等教学手段,语言要抑扬顿挫、突出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5.课堂检测,小结评价
  检测,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目标达到度的衡量,更是检验教学是否成功的有效手段;从中可以判断学生的进步情况,根据学习进度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课堂检测时,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将答案写在检测本上,完成后上交,由教师批阅,并算出小组平均分,排出各组名次,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老师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整合,解决疑难点。最后,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回顾整理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并对本课知识进行整体把握,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
  总之,实施历史课堂的五步教学法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课程、不同内容、不同学生灵活运用。在时间分配上,也要根据所学内容灵活安排,每一步用多少时间,没有固定的标准,只要科学合理利用五步教学法这一授课模式,就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效果。
  (作者单位:湖南省南县第六中学)
其他文献
外语学习需要进行大量的记忆以及模仿活动,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外语是比较枯燥的学科,对于缺少语言交际环境的农村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努力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切实提高英语教师素
2011年修改后的课标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广大一线体育教师严格执行课标引领内容,有目的地选择教学内容,同时改变教学方法,不仅要教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更要教会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方法。下面,笔者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谈几点看法:  一、探究性学习定位
学生学习数学常觉艰难,但对数学产生兴趣后,就会觉得“乐在其中”。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率的关键。特别是新授课中充分挖掘知识的内在魅力,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有趣。本文就怎样在新授课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略谈一二。  一、引入新课,诱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如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就会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形成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新课引入的方法
文章分析了铅阳极泥还原熔炼过程中,影响稀渣含银的主要因素,论述了优化配料,严格控制过程温度及沉淀时间、确保快速完全熔化和充分沉淀分离,加强物料管理、减少银料损失,完
为进一步科学地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近日下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纲要提出,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
论述了直接炼铅基本原理及直接炼铅方法,介绍了瓦纽科夫直接炼铅的工艺过程、炉型结构、基本操作、发展过程及工业试验状况,评述了瓦纽科夫法直接炼铅工艺的特点及应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