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技术探讨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mchende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所使用的细胞分离液多为Percoll.我科自2002年至今多次对大鼠股骨、胫骨、骨髓腔骨髓干细胞进行抽取和分离,并采用不同的分离液(percoll和ficoll),分别对两种分离液进行离散密度、离心时间、速度、温度、培养基成份等各种条件下的实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患者1 女,39岁,因肺癌在外院行放、化疗.住院期间首先出现右小腿胀痛,渐进性加重并发展为全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近1个月,彩超显示右髂、股、腘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于2003年4月24日转入我科.查体:全肢肿胀明显,肌张力高,皮色暗红,股部股静脉走行及腓肠肌触痛,以髌骨上、下缘各15 cm测量双侧肢体,大腿相差8.5 cm,小腿相差5.5 cm。
期刊
患者男性,36岁,间歇咯血1年余,于2003年10月27日入院.1年半前突然咯血,无发热,在当地医院就诊,X线胸片检查发现左上肺第3前肋上缘小斑片状、团状密度增高影,由肺野中带向外带延伸,CT检查示左肺上叶前段和舌段交界区,由内带向外带走行区结节状、小片状高密度阴影,最大范围4.8 cm×2.4 cm×1.8 cm,平扫CT值为9.4~32.3 HU,增强后,有轻度强化,CT值18.0~70.3
期刊
心脏瓣膜及其附近区域心脏大血管结构与流动于其中的血流共同构成了心脏瓣膜区域的流场,流场内空间位点的速度、切应力及压力的大小和方向,均随心动周期时相的改变而发生周期性变化,并受到作为其流场边界的心脏大血管边壁弹性、光滑程度等物理性质的影响.生理状况下,心血管系统流场随心动周期的变化,其流动型态表现为层流时相和湍流时相的交替出现.心脏瓣膜病变必然会引起心脏瓣膜流场型态和相应流体力学特性的改变,而局部流
期刊
肺部并发症是造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死亡的重要因素[1,2].研究表明,肝枯否细胞(KC)的激活与SAP的病情加重、恶化有关[3,4].本实验尝试阻断KC的功能后,探讨其对SAP发生、发展的影响。
期刊
分离出高数量、高活性的胰岛是保障成人胰岛移植成功的关键环节[1].目前广泛采用的纯手工方法进行成人胰岛的分离与纯化所获得的胰岛并不能达到临床移植的要求.本实验通过采用机械化方法成功地进行了8例成人胰岛的分离、纯化,并显著提高了成人胰岛质量,为下一步运用于胰岛临床移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期刊
期刊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辑部共同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协办的第七届全国普通外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交流会于2004年9月23日至25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本次会议收到全国各地80余个单位推荐和选送的参评论文160余篇,经过会前初评,90余篇参评论文在会议上进行了分组交流,并从中遴选出20篇论文在大会上宣读.由黄志强院士、黎介寿院士、黄莚庭教授、杜如昱教授等数十位专家
期刊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可引起一系列脊柱退行性变及继发病变.无论是非手术还是手术治疗,其结果均不能令人们满意[1].因此,进一步探索椎间盘退变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从而早期阻止和(或)逆转间盘退变,促使椎间盘组织再生是非常有价值的.近期的研究显示,与人类软骨的发育、成熟密切相关的Sox9基因与椎间盘退变有密切的关系,现综述如下。
期刊
20世纪90年代初期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出现后,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被认为是自体外循环问世以来胸外科领域的又一重大技术革命.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和病人恢复快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心肺功能差者.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电视辅助胸腔镜与腹腔镜相结合,其应用范围几乎涵盖了食管疾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