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课改实验区高考化学试卷评析及启示

来源 :化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silang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拟通过解读分析2008年五课改省份高考化学的试卷结构特点和试题特点两方面,以期获得对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课改实验区;高考化学试卷;评析;启示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12-0056-04
  中图分类号:G424.74
  文献标识码:B
  
  本文拟通过2008年五课改省份高考化学卷的分析,以期获得对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的有益启示,并给参加2009年高考课改省份的同行一些启迪。
  
  1 课程标准化学卷的结构特点
  
  今年第二次实行新课程标准高考的宁夏、山东、海南、广东四省区的化学试卷结构依然保持07年的结构特点,宁夏、山东试行理综考试,广东试行理科基础加单科选考(本文中化学内容是选考科目试题),海南试行化学单科考试,四省化学学科分值按宁夏、山东、海南和广东(以下顺序相同)依次为100分、78分、100分和150分。试卷结构都分第1卷选择题(必做)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四省区选择题分值占化学总分比例分别为42%、35.9%、45%和42%,宁夏、山东、海南化学选择题为单选题,广东分为单选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在必考部分四省都把必修1、必修2和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作为必考内容,必做题分别为3题、5题、7题,所占分值分别为43%、53.8%、44%和51.3%,选做题是从《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3个模块或2个模块中任选一题做答,所占分值比例分别为15%、10.3%、20%和6.6%。在选做题中别具一格的是海南卷,它的每一模块选做题又分3道选择题和1道非选择题,这加大了试题容量,强化了试题高区分度的选拔功能。今年4省区化学卷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4个模块的要求”相吻合。
  今年首次参加新课程高考的江苏省。试行单科考试,试题总分为150分,试题长度为22题,实际答题为21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结构也分第Ⅰ卷选择题(必做)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选择题与广东卷相同。分为单选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分值占总分的32%,江苏省与其它4省区在必考内容上不同的是必考模块为4个模块,即为必修1、必修2、选修模块3《有机化学基础》和选修模块4《化学反应原理》,比《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中将《化学1》、《化学2》和《化学反应原理》3个模块为必考内容多了一个模块,并把《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课程模块为选考模块,这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4个模块的要求”不相吻合,有点拔高,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这可能与江苏省的高考方案有关。但江苏卷有一个特色,那就是将《实验化学》作为选考模块,这是与其它4省区的一大区别,更加彰显新课标注重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是一个大胆有益的尝试。
  总体上看,今年5省区的化学卷能体现课程设置的模式,虽然08年5省区课程标准化学卷的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但它们与各地的高考方案相匹配,并受当地高考方案的影响。
  
  2 课程标准化学卷试题特点
  
  2.1 试题紧扣学科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
  
  在当前“一标多版”的情况下,虽然5个课改实验区采用了不同版本的教材,即使是同一省区,选用的不一定是同一版本教材,(如广东省各地采用了三种版本的教材),但2008年这5套化学卷都是紧扣化学科核心知识与主干知识。主要是围绕基本概念、元素的单质及化学物,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电化学知识、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阿伏加德罗定律、物质的量的计算、化学平衡、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知识等内容来考查学生的诸项能力。这是由于教材版本虽然不同,但教材的编写依据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课程标准规定了高中化学的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试卷紧扣这两类知识,有利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科能力。5省区化学试卷中另有相当一部分化学试题。不是就一个知识点来考查,而是多知识点、多层面、多角度和多方位地考查,不仅检测了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检查了化学知识的深、广度及思维的敏捷性。
  
  2.2 突出考查化学实验探究能力
  一定的科学实验能力特别是实验探究能力是每位合格的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养。2008年课改实验区化学卷十分重视化学实验的考查,各试卷实验题分值比例在近30%以上,比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中实验题的总分比例的13%和25%高得多,特别是广东卷和江苏卷,与实验相关的试题分值都近60分。海南卷在选修模块《化学与技术》中设置了3个选择题,与实验相关的为28题和29题,总分为13分;江苏卷将《实验化学》模块定为今年高考的选考模块,更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注意实验探究的理念,也是新课程高考的一大特色,而其它4省份两次新课程高考都没把选修模块《实验化学》定为选考模块。2008年新课程高考化学实验题重点考查了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常用物质的检验和提纯,设计实验方案,分析与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等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另外,实验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的是条件开放,也有的是结论开放,有的甚至是强开放性,特别是广东卷,如第21题,通过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等,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第19题第(4)问中对“若‘母液’循环使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20题第(1)题完成实验设计表和26题第(2)问催化剂对醇氧化成醛反应的催化效果的分析归纳等。
  
  2.3 注重信息给予形式的多样化
  考查获取、理解和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2008年5套新课程标准化学卷信息呈现形式多样化,主要有文字叙述、数据表、数轴图形关系曲线、化学方程式、流程图、装置图、有机物结构式和空间结构模型等。以第二次进行新课程高考的广东卷和首次实施新课程高考的江苏卷为例(具体见表1)。广东卷中基于新信息来考查学生的能力的试题有12道,江苏卷中有9道,这些呈现形式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普遍采用的,是新课程要求,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多途径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4 体现新课程关注社会生活实际的理念,凸显STSE精神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密切相关,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关注社会,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也是高中新课程的理念。2008年5课改实验区化学卷试题能充分体现上述命题指导思想,出现了大量与STSE相联系的题目,选材大量来自实际情景,内容涉及医药、环保、材料、能源、化工、现代技术等。特别是广东卷和山东卷在“体现新课程关注社会实际的理念,凸显STSE精神”方面更加突出,如广东卷27道试题中14道与社会实际联系,第2、3、7、12、14~16、19、22~27题,山东卷10道化学试题中有7道与社会实际相联系,第9、12、28~33题;其它试卷如江苏卷第1、2、4~5、9、11、15~19题,海南卷第7、13、18、26~28题,宁夏卷第7、11、26、34、36题。这些试题的考查,能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相互联系,学会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3 几点启示
  
  3.1 认真研读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理念
  化学课程标准是编写化学教科书、化学教学、学生学习、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的依据,它包含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条件、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原则性规定与说明,而课程理念是课程标准的灵魂。所以,课改实验区教师特别是即将进入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理念是新课程稳步推进的关键,是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的需要,也是搞好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在教学时,教师必须掌握化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准确把握新教材中必修、选修模块的教学要求和知识的深广度,发挥教材中各栏目在教学中的应有作用,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不能抛开课标和教材,“穿新鞋,走老路”,拔高课标规定的目标要求,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3.2 积极开展探究教学
  积极开展探究教学是新课标高中化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新课程的高考中,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重中之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开展探究教学,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3.3 在教学中关注社会生产实际,让学生学会从学科角度解决问题
  关注社会生产实际是现代科学教育的一个鲜明特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课程标准化学卷从社会实际情景中选材,不仅符合现代科学教育发展的特征,同时也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化学教学要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面对的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在社会背景中学习化学,将化学知识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社会现象和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中,学会从学科角度解决与社会生产相关的实验问题。
  
  3.4 在复习时,强化知识系统性,加强化学主干知识的复习
  复习中应善于引导学生进行“零碎”化学知识的归纳、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构建化学主干知识的系统性。特别是主干知识中的化学实验、化学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它们不但本身是重点知识,而且还是进行学生能力考查的知识载体。
其他文献
四、沉浸式泰雅语族语游戏行动  学习教材建置  南岛民族遍布于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各群岛,语言总数约有1000多种。台湾岛上的南岛语言有20余种,且有两项重要的特征,即语言现象的多样性,以及保存许多古语,在南岛语族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泰雅语为台湾南岛语言的一种,使用泰雅语的泰雅族人是台湾原住民分布最广的一族。泰雅族部落分布范围北自宜兰县,经新北市、桃园县、新竹县、苗栗县,南至台中县和南投县。泰雅族人所
数 字    英国:6.55亿英镑预算用于开展职业培训  为深入探讨英国政府在全民教育政策上的走向,英国《卫报》近日召开座谈会,邀请了60余位终身学习相关课题的专家和国会议员,资询三大主要政党代表,探讨经济衰退下,英国政府2009-2010学年在高等教育经费补助上的限额政策、就业咨询和技职学院经费补助等议题。与会人士强调,政府有责任为完成义务教育的年轻人提供更多选择,确保他们有一技之长。  英国儿
我们知道,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由太阳星云形成。初生的地球是由氢、氦及一些固体尘埃聚合而成的内核和外部包围的一层气体构成,此时的地球没有生命。随着地球逐渐收缩,温度也随之升高,氢和氦迅速进入宇宙空间,地球开始由外往内慢慢冷却,产生了一层薄薄的硬壳——地壳。刚形成的地壳较薄,而地球内部的温度又很高,所以火山爆发频繁,从火山喷出的气体通过火山活动喷射出地表,其中带有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形成了一圈包
我们在庆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70周年之际,也在庆祝我们《自由宪章》发布70周年。《自由宪章》提到应该让每个人都获得文化教育,每一位市民都应该为自己国家的文化感到自豪,并且能够获得和平,这也确实是涉及到了所谓“全球公民”的概念,我们在仁川也提到了这样的概念。  我们的先辈甘地提到了“非暴力”“和平”这些概念。事实上,南非也参与这个概念的实践。我们提“自由、平等和公正”,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的这种对于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初中生进行深度阅读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此,教师应引起重视并有效指导。主要策略有:一是制订计划,明确目标,养成习惯;二是选读经典,立德立行,自我提高;三是读思结合,静心专注,循序渐进。  关键词:引导;初中生;深度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067  在新课改深入开展的过程中
编者按:近年来,在从事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实践过程中,一部分教师逐步承担起了新的角色,成为教育培训项目管理职业人。他们为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不断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着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有鉴于此,我们尝试走进这群新职业人的普通一员——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师专业发展部门负责人陆蓉老师,看看她对这一新职业有什么感悟,对教育项目
我仿佛透过寒风,穿过烈日  看见遍地扦插是父亲方向盘碾压的痕迹  乍一看  我知道这是车轮留给大地的伤疤  父亲与车座背靠背,拄起腰杆  书写着他正直的人生  手中的撵压物任他操纵  循环他白天到黑夜的生命伦常  此后,他与车轮结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而我是他手中紧握的方向盘  未曾远离  盘套上的皱纹、喇叭印迹的陈舊  时间尖锐地扎进他的胸口  刺痛中,他弯了脊背,白了发梢  车轮无情地向前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