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山水,以醉写乐——《醉翁亭记》赏析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wh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醉翁亭记》是一篇具有一定政治内容的山水游记,我们不能把它理解为游山玩水的风月文章。欧阳修贬官滁州时,政绩较为显著,又时值丰年,因此作者寄情于山水,沉湎于醉、乐之中,借此来解除内心的愁绪。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体现出一个“乐”字,通过围绕醉翁亭活动的人物。体现出一个“醉”字,但醉和乐又不能截然分开.而是融合成一个整体。以酒取乐,这是人们生活中至今未变的风尚。醉和乐的紧密结合,不但构成了这篇散文的描写主旨。
其他文献
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中实现个性发展。选修课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机会.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在肯定“选”的基础上,集中思考了“
【摘 要】 我们音乐教师应该积极、耐心地俯下身来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用一双热情、冷静、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珍视每一棵富有个性的小苗苗,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尽情地表达见解、表现自我、展示才华,让个性之花在音乐课堂绽放!  【关 键 词】 音乐;课堂;个性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880(2011)12-0064-02
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课堂知识容量的变化,也意味着教师思维的更新和角色
机智而有技巧地启迪学生思维,才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对语文的热情,使学生养成思考的自觉性和多维性,真正成为有探究性、创造性的自主个体。针对如何启迪学生的语文思维这一
随着时代在进步,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作文教学工作。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模块,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但能够加强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
《道行般若经》及其异译中的介宾短语的对比研究,可看出表处所的"於"字介宾短语前置数量增加,后置数量减少,原因是"於"字介宾结构的位置变化,且后译的内容比前译丰富;表工具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