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来源 :安徽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j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病例资料rn患者,女性,55岁,因“间断咳嗽2月”入院.既往体健、无吸烟史.查体:体温36.5℃,心率103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8/78 mmHg(1 mmHg≈0.133 kPa),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叩诊呈清音,心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6.1 ×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4.7 ×109/L、血沉68 mm/h、胃泌素释放肽前体15 pg/mL、神经元烯醇化酶11 .4 pg/mL、角蛋白19片段20 .5 pg/mL、鳞状细胞抗原11 pg/mL、癌胚抗原2 .24 pg/mL;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胸部CT(见图1):肿块大小为7.9 cm ×5.9 cm ×7.6 cm,内可见多发血管影,病灶与左侧胸膜关系密切,左侧胸膜腔可见液性密度影积聚;左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转移;支气管镜:左下叶支气管炎性改变;病理诊断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IMT);免疫组化:TTF-1 (-)、NapsinA (-)、Vimentin(+)、CD34(-)、SMA(-)、ALK-D5F3(+)、Ki-67 (40%);基因检测:ML4-ALK融合基因阳性;治疗方案:靶向治疗(克唑替尼),患者拒绝靶向治疗,综合评估后采用激素及塞来昔布对症治疗,随访1年余,患者仍存活,生存质量一般.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发病4.5~6 h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发病4.5~6 h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溶栓组(34例)和对照组(46例),溶栓组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NIHSS评分,出血发生率以及治疗90 d预后优良率.溶栓组根据入院时的NIHSS评分,
目的 评价下颌第三磨牙部分牙根保留在近下牙槽神经的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口腔科要求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患者31例,术前锥形束CT(CBCT)提示牙根近下颌管的下颌第三磨牙采用保留部分牙根于牙槽窝内,完全去除牙釉质且牙根断面位于骨面下不小于3 mm,剩余牙体组织保留在牙槽窝内.术后检查下唇麻木情况,1周拆线观察拔牙创的愈合情况,术后1年所保留牙根被骨质包绕情况.结果 31例患者均未出现下唇麻木;拔牙创口一期愈合率87.1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MDT)护理模式在肿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7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介入科收治的需要肠内营养治疗的66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MDT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鼻饲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和家属满意度、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护理人员能力提升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6%,低于对照组,出院前患者满意率为96.97%,家属满意率为
目的 调查安徽省口腔专科医联体建设现状,分析安徽省口腔专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为加快安徽省口腔专科建设融入长三角地区医疗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于2020年11~12月对安徽省口腔专科医联体内所有医院进行调查.发放问卷36份,回收有效问卷32份.运用统计描述、χ2检验和t检验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医院共有医护人员487人,其中男性286人(58.73%),女性201人(41.27%),医护比为1:0.43;技工24名,医技比为1:40;牙椅499张,牙椅与技工之比20.79:1;床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自2019年12月出现以来,不仅席卷了全国,而且在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及地区迅速蔓延.截止2021 年8月29日,全球累计感染患者超2.1亿人,累计死亡患者超450万人.COVID-19除了引起肺部损伤,还会损伤其他肺外脏器(如心脏、肾脏、眼等) ,其中肾脏是最常受累的肺外器官之一.而且COVID-19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1].因此,本文就COVID-
1 病例资料rn患者,女性,19岁,未婚未育.因“恶心呕吐2天,伴腹痛、腹胀1天”于2021年4月15日至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患有1型糖尿病5年余,期间2次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 ,最近1次发生DKA为2年前,予以对症处理等治疗后好转,后维持降糖方案为“三餐前分别应用门冬胰岛素9 IU、9 IU、8 IU,睡前甘精胰岛素18 IU”,平素空腹血糖为 6 ~7 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为 13 ~14 mmol/L.入院前2天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