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政对政府廉洁度与公信力的作用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li95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网络问政发展迅速,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广泛实践推行,其积极效应也日益凸显,并为学界所重视。政府科学决策中离不开网络问政,网络问政最关键的作用是提高政府的廉洁度与公信力。
  关键词 网络问政 科学决策 廉洁度 公信力
  中图分类号:C912.3 文献标识码:A
  网络问政就是政府和公众以网络平台作为介质的一种互动的过程,是公众政治参与的一种新的形式。在实践中,“网上听证会”、“政府微博”等都是网络问政的灵活形式,从中央到地方,网络问政日益展现活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后,2010年、2011年温家宝总理相继如约与网民交流。同时在近年的地方两会上,多地将“网络问政”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指出“网络越来越多地发挥出了畅通民意、表达诉求、舆论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通过网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已逐渐成为各级党政领导了解民意、汇聚民智、排解民忧的一种新方式、新途径。”网络问政可以从政府和公众两个角度理解,对于政府来说,即通过网络途径“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了解民生民意,主动与民众探讨并邀其参与政务国是,并将征集到的公众意见作为政府机构决策和施政的参考。
  一、网络问政最关键的作用是提高政府的廉洁度与公信力
  网络问政为民众监督权的实现提供了全新的广阔平台,通过网络问政实现的对公权力的监督具有实时、直接、全方位、低成本、可匿名性等诸多特点,是天然的监督权实现载体。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政府权力的制约,既有政府机构相互之间的制衡,也有公权力体系之外的监督,即公众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对政府及其官员的监督,促使其依法和适当的行使公权,不得损害公众合法权益。网络问政中被普遍反映的问题或形成的“网络舆论”,是涉及的政府部门了解公众意愿和发现自身问题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其及早引起警觉,自查自纠,将矛盾及时化解,并产生教育和震慑潜在问题者的作用,从而提高政府廉洁度,增加群众满意度和自身公信力。根据中华新闻网在对“公众最愿意通过何种渠道参与反腐”的调查资料显示:“58.2%的人选择‘举报’,53.8%选择‘媒体曝光’,次之的分别是‘信息公开’:48.0%,‘信访’:30.6%,而选择‘网络曝光’的比例达75.5%。这说明通过网络问政实现的反腐监督已成为公众认可的模式。近年来的一些“知名”反腐案例多与网络监督有关联,最近几年,接连发生一系列事件等等,均是因公众通过网络的“火眼金睛”和随之进行的“穷追猛打”,使真相一步步浮出水面,追根溯源,促使并协助政府追究和处理,已基本形成“网络曝光——更多加入(包括媒体)——形成舆论并深层挖掘——官方介入——网络持续关注——依法查处”的一套网络问政监督运行模式。2009年6月最高检举报网站开通,网络反腐走向制度化。通过这种强有力的监督,腐败得以清除,问题得以及时解决,不良影响得以消减,政府一方面净化了自身队伍,提高了廉洁度,另一方面也彰显了拒腐防变的决心和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公信力。
  二、政府科学决策中离不开网络问政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可以通过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或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形成舆论的方式,来争取和保护权益,实现政治参与。在我国地方政府的决策结构中,公众信息的表达主要依托各级人大、政协来承担。但是纵观这些信息表达的途径,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政府通过社会团体获取决策信息的方式有很大局限性,在当前多元化环境下,利益分化较为明显,团体的立场和意愿是以所代表范围内的团体利益为基础的,但是在该团体之外的民众意愿相对难以进入政府视野或容易被忽略,这种局限性不利于政府机构掌握尽可能全面的决策信息。另一方面,在现实中人大、政协尤其是基层人大、政协主要是发挥监督作用,在很多问题对决策影响有限。此外,民众通过传统媒体形成舆论的方式形成决策信息的方式容易受到制约,我国大多媒体隶属政府宣传机构,在对政府机构实行监督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极易受到公权力的制约,其影响范围相对有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具有的开放性、网络表达技术的低门槛性、网络传播的高效性等为民众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便利,也为政府直接全面的了解民众的民愿进而形成科学的决策提供了平台,能够有效的避免决策失误。政府的每个重要决策在酝酿之后、付诸实施之前往往需要经过慎重考量。为了避免失误,相关法规如立法法等已经设计了听证制度。但在实践中,听证会的实现需要特定的场所、时间安排、专门人员组织等,囿于诸多现实条件,其局限性非常明显,一些听证会甚至流于形式。但在当前的网络问政实践中,一些地方如杭州市等已开始探索将听证的理念运用其中,将听证与网络平台相结合,在正式决策之前,将方案置于网络平台,一方面公告、公示,一方面接受讨论、质证,着重发挥这种网络听证的“试错”效用,得以充分收纳公众及各界的反应和建议,进而加以适当调整,最终制定出更为完善的决策。
  对网络问政,我们应将其放在“网络行政”的大视野下来考察。问政只是行政的开始,这个阶段的重点是“问”和“听”,主要功能是建立政府与公民之间快捷的信息沟通渠道,属于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环节。问政开展起来后,网民必然很快不满足于“被听”,还要求他们的建议被重视、被跟进、被采纳、被处理。也就是说,继以问政为重点之后,必然要求以施政为重点。问而不施,达不到实际的效果。但就问政和施政而言,仍然主要是针对个别的、具体的公共事件。从网络施政再提高一步,则是网络行政,即网络进入政府的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整个行政系统,真正建立起电子政府。
  (作者单位:郏县县委党校教研室)
  
  参考文献:
  [1]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撰文:让网民留言办理工作成为倾听民声的“前沿哨”.人民网,http://leaders.people.com.cn/GB/9726249.html
  [2]卢荻秋.有感于英国网民为政府省钱支招.中国青年报,2010-9-1.
  [3]解渎网络问政的广东经验.新华网广东频道,2009-11-18.
其他文献
期刊
上篇rn决策:1393名河长领衔治水rn开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以汉丰湖、鲤鱼塘、东河、南河、普里河为核心的水域,构成了这个西部水城的生命线.rn亲水乐水的开州人是河长制探索的
期刊
发展家庭农场的现代农业组织创新是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政府应从农村土地、农村金融、农业技术、农民的企业家能力和合作组织制度等五个
建筑深基坑工程不仅继承了地下工程的隐蔽性、荷载多样性和事故突发性等特点,而且还具有扰乱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等周围环境的特点,而土钉墙支护技术是一种施工简便的深基
期刊
面对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可利用土地资源逐渐减少的现状,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但是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还是延用传统的施工技术就会给城市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在施工中还会产生
如果要表现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常态,什么才是最基本最有说服力的元素?答案是人.只有人最能体现社会历史的真实面目和社会发展的面孔.当摄影师把眼光聚集在普通老百姓身上时,
期刊
胡乔木心中的垂直线1984年2月18日,胡乔木特别郑重地给一位青年作家从维熙写出一封信。信不长,可是内容有点不一般,是一封“特此更正”的信。信讲的是一个几何概念问题,说来
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其施工的质量与整个的电力工程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对其运行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