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区TRMM PR地面降雨率的修正

来源 :应用气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haijun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掌握并改进青藏高原地区TRMM 卫星降水雷达(precipitation radar,PR)地面降雨率准确度,统计分析了2005-2007年TRMM PR 2A25资料和逐小时地面雨量计,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TRMM PR 地面降雨率在层云降水时平均偏低35%,在对流云降水时平均偏高42%.Z-R关系的适用性是PR 产生偏差的原因之一,研究将TRMM PR 层云降水模型中20℃层Z-R关系的初始系数犃和犫分别修正为0.0288和0.6752,对流云降水模型中20℃层的初始系数A和b分别修正为0.0406
其他文献
利用2005-2011年10次春季黄海海雾个例开展WRF模式参数化方案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边界层方案对WRF模式雾区模拟结果起决定作用,而微物理方案影响较小,它主要影响海雾浓度和
数值预报产品数据与日俱增,采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对其进行存储和管理存在效率低和存储能力不足的问题。另外,基于文件的存储方式在数据存储处理、数据读取和算法计算等方面
利用1979--2008年广东省86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及NCEP-DOE第2套分析资料等,提出影响广东500hPa环流系统的判别方法,分析6月赤道MJO(季节内振荡)活动对广东降水的调制作用随中低纬
针对2012年3-12月FY-2E 气象卫星云图出现4次明显的白色亮带异常状况,分析4个红外通道白色亮带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机理.根据异常白色亮带出现的时间、亮带区域内的内容及亮带过
随着多核计算技术的发展,基于多核处理器的集群系统逐渐成为主流架构。为适应这种既有分布式又有共享内存的硬件体系架构,使用MPI与OpenMP混合编程模型,可以实现节点间和节点
降水是铁路地质灾害的重要触发因子,由于降水引发的地质灾害对铁路运输安全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鹰厦铁路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及气候条件,使该线成为全国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较
利用2009年8月—2010年7月的平行观测资料,对新型自动气象站中百叶箱和通风辐射罩气温观测系统气温日最值对比差的分布、粗差率、一致率以及平均值等进行统计,对日最值的出现时
为了解广州亚运会期间华南区域大气质量状况以及气象条件对区域本底浓度值的影响,2010年11月对鼎湖山站主要污染物NOx,SO2,O3,PM10和PM2.5进行了连续在线观测。利用MICAPS,NCEPF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