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2002-2003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研究

来源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DS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本市食品中沙门菌、EHEC O157:H7、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的污染状况,初步确定易受污染的食品,为食源性疾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6大类食品,按国标及相关方法进行上述6种致病菌进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并对部分检出沙门的样品进行了沙门菌的定量计数.[结果]450件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38株,总检出率为8.4%,其中沙门菌10株,检出率为2.2%;沙门菌定量计数,含菌量最高达150cfu/g,最低为<50cfu/g.单增李斯特菌21株,检出率为
其他文献
甜密素、苯甲酸、糖精和山梨酸是食品分析中的常规项目[1],根据GB标准在分析这些项目时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测定[2-4],这给检测工作带来了不便.本文以一支C18色谱柱、两种
以好氧颗粒污泥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吸附剂,对水中Cd^2+进行吸附研究。分析了初始Cd^2+浓度、初始污泥浓度以及pH值对吸附的影响。试验表明,Langmuir等温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
提高生物瓣膜的耐久性是人工生物瓣膜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生物瓣膜的研究,并成为设计性能优良的生物瓣膜的主要途径。生物瓣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