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菠萝为芸香科黄蘖属落叶乔木。在我省主要分布小兴安岭以南各山区,大兴安岭低海拔山地也有少量分布。其干燥树皮习称关黄柏,主要成分为黄连素,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等功能,为我国常用中药材;黄菠萝材质坚硬,花纹美丽,加工容易,用途广泛,为我省珍贵用材树种之一。因此,应积极提倡恢复和开发黄菠萝资源。
一、主要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
乔木,高达20米;枝条粗大开展,树冠大;树皮淡灰色或灰褐色,木栓层发达,柔软,内皮鲜黄色;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花小,单性,雌雄异株,聚伞状圆锥花絮;花期6月,果熟期9~10月,果实为浆果状核果。黄菠萝喜深厚、湿润、排水良好之土壤,野生多见于避风山间谷地,混生在阔叶林中;深根性,抗风力强;用种子或分根繁殖,生长快,萌芽力强。
二、育苗技术
1、育苗地准备
育苗地宜选地势比较平坦,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湿润的地块,每亩施农家肥3000~5000kg,深翻25~30cm,耙细,整平后做成长10m,宽1.2~1.5m,高20~25cm的苗床,以待播种。
2、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
春播或秋播。黄菠萝种子春播在5月上旬进行,秋播在10月下旬进行。春播前用40℃温水浸种1天,然后进行低温或冷冻层积处理50~60天,待种子裂口后,按行距30cm开沟条播。播后覆土,搂平,稍加镇压,浇水;秋播前20天湿润种子至种皮变软后播种,每亩用种2~3kg。黄菠萝苗木一般培育1~2年后,当苗高40~70cm时,即可移栽。
(2)分根繁殖
在休眠期间,选择直径1cm左右的嫩根,窖藏至翌年春解冻后扒出,截成15~20cm长的小段,斜插于土中,上端不要露出地面,插后浇水,1年后即可成苗移栽。
3、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
苗出齐后应拔除弱苗和过密苗。一般在苗高7~10cm时,按株距3~4cm间苗,苗高17~20cm时,按株距7~10cm定苗。
(2)中耕除草
一般在播种后至出苗前除草1次,出苗后至树冠封行前中耕除草2次。
(3)追肥
育苗当年追肥2次,第1次在苗高7~10cm时结合间苗进行。在幼苗行间开沟,每个苗床施尿素400~500g,硫酸钾50~60g;第2次在苗高17~20cm时进行。每个苗床施磷酸二铵400~600g,硫酸钾60~80g,施肥后适当增加浇水次数。第2年在植株封行前追肥1次,每个苗床施尿素600~700g,硫酸钾80~100g。
(4)排灌
播种后出苗期间及定植半月以内,应经常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夏季高温也应及时浇水降温,以利幼苗生长。树冠封闭后,可适当少浇或不浇。多雨积水时应及时排除,以防烂根。
4、病虫害防治
(1)锈病
5~6月开始发生,为害叶片。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敌锈钠400倍液或25%粉锈宁700倍液喷雾。
(2)花椒凤蝶
5~8月发生,为害幼苗叶片。防治方法:利用天敌,即寄生蜂抑制凤蝶发生;或害虫在幼龄期,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Bt乳剂300倍液喷施。
三、营造人工林
1、苗木定植
黄柏为阳性树种,山区,平原均可种植,但以土层深厚,便于排灌,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地块为佳,零星种植可在沟边路旁,房前屋后,土壤比较肥沃和潮湿的地方种植。在选好的地块上,按株、行距3~4m开挖直径50~60cm,深50cm的定植坑,每个坑内施入5~10kg的农家肥作底肥。在冬季落叶后或翌年春季萌芽前,将幼苗挖出,剪去根部下端过长部分,每穴栽1株,填土一半时,将树苗轻轻上提,使根部充分舒展后再填土至平,踏实,浇水。
2、人工管护
1~2年生黄柏林,每年夏,秋两季,应中耕除草2~3次;3~4年后,树已长大,只须每隔2~3年,于夏季中耕除草1次,疏松土层,并将杂草翻入土壤。
四、药用加工
立夏至夏至间采收栽植8~10年左右树龄的树。在活黄菠萝树上(木栓及韧皮部)环剥树皮。方法:于7月高温多湿季节进行环状剥皮,此时,不仅树皮,木质部水多,有粘液,易剥离,并使在冬季来临前生长的新皮有一定厚度,免受寒害;每年也可分段,按一定宽度进行环状割皮,以免养分消耗过大,树势不易恢复。剥皮时,切割深度以只割断表皮至木质部为度。剥皮处用薄膜或防潮纸严密包裹,于一周内保持形成层上的粘液不干,使分生组织有粘液保护,新皮迅速再生。再生树皮表面光滑,两年后其厚度与原生皮相近,剥皮后仍可再生,这样可重复数次剥皮。
立夏至夏至间采收栽植11~15年左右树龄的树。在采伐后的原木、伐根及枝杈上先横切,再纵向割裂,将树皮剥下,但在原木上剥树皮,木材易干裂,致使材质降低。
在东北地区可将割下的新鲜树皮,趁鲜刮去粗皮至显黄色为度。在阳光下晒至半干,重叠成堆,用石板压平,再晒干。此法简便,药材质量也好,品质规格以皮干,鲜黄色,粗皮去净,皮厚者为佳。一般11~15年龄的黄柏树可剥采12.5kg左右的干品。
一、主要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
乔木,高达20米;枝条粗大开展,树冠大;树皮淡灰色或灰褐色,木栓层发达,柔软,内皮鲜黄色;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花小,单性,雌雄异株,聚伞状圆锥花絮;花期6月,果熟期9~10月,果实为浆果状核果。黄菠萝喜深厚、湿润、排水良好之土壤,野生多见于避风山间谷地,混生在阔叶林中;深根性,抗风力强;用种子或分根繁殖,生长快,萌芽力强。
二、育苗技术
1、育苗地准备
育苗地宜选地势比较平坦,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湿润的地块,每亩施农家肥3000~5000kg,深翻25~30cm,耙细,整平后做成长10m,宽1.2~1.5m,高20~25cm的苗床,以待播种。
2、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
春播或秋播。黄菠萝种子春播在5月上旬进行,秋播在10月下旬进行。春播前用40℃温水浸种1天,然后进行低温或冷冻层积处理50~60天,待种子裂口后,按行距30cm开沟条播。播后覆土,搂平,稍加镇压,浇水;秋播前20天湿润种子至种皮变软后播种,每亩用种2~3kg。黄菠萝苗木一般培育1~2年后,当苗高40~70cm时,即可移栽。
(2)分根繁殖
在休眠期间,选择直径1cm左右的嫩根,窖藏至翌年春解冻后扒出,截成15~20cm长的小段,斜插于土中,上端不要露出地面,插后浇水,1年后即可成苗移栽。
3、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
苗出齐后应拔除弱苗和过密苗。一般在苗高7~10cm时,按株距3~4cm间苗,苗高17~20cm时,按株距7~10cm定苗。
(2)中耕除草
一般在播种后至出苗前除草1次,出苗后至树冠封行前中耕除草2次。
(3)追肥
育苗当年追肥2次,第1次在苗高7~10cm时结合间苗进行。在幼苗行间开沟,每个苗床施尿素400~500g,硫酸钾50~60g;第2次在苗高17~20cm时进行。每个苗床施磷酸二铵400~600g,硫酸钾60~80g,施肥后适当增加浇水次数。第2年在植株封行前追肥1次,每个苗床施尿素600~700g,硫酸钾80~100g。
(4)排灌
播种后出苗期间及定植半月以内,应经常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夏季高温也应及时浇水降温,以利幼苗生长。树冠封闭后,可适当少浇或不浇。多雨积水时应及时排除,以防烂根。
4、病虫害防治
(1)锈病
5~6月开始发生,为害叶片。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敌锈钠400倍液或25%粉锈宁700倍液喷雾。
(2)花椒凤蝶
5~8月发生,为害幼苗叶片。防治方法:利用天敌,即寄生蜂抑制凤蝶发生;或害虫在幼龄期,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Bt乳剂300倍液喷施。
三、营造人工林
1、苗木定植
黄柏为阳性树种,山区,平原均可种植,但以土层深厚,便于排灌,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地块为佳,零星种植可在沟边路旁,房前屋后,土壤比较肥沃和潮湿的地方种植。在选好的地块上,按株、行距3~4m开挖直径50~60cm,深50cm的定植坑,每个坑内施入5~10kg的农家肥作底肥。在冬季落叶后或翌年春季萌芽前,将幼苗挖出,剪去根部下端过长部分,每穴栽1株,填土一半时,将树苗轻轻上提,使根部充分舒展后再填土至平,踏实,浇水。
2、人工管护
1~2年生黄柏林,每年夏,秋两季,应中耕除草2~3次;3~4年后,树已长大,只须每隔2~3年,于夏季中耕除草1次,疏松土层,并将杂草翻入土壤。
四、药用加工
立夏至夏至间采收栽植8~10年左右树龄的树。在活黄菠萝树上(木栓及韧皮部)环剥树皮。方法:于7月高温多湿季节进行环状剥皮,此时,不仅树皮,木质部水多,有粘液,易剥离,并使在冬季来临前生长的新皮有一定厚度,免受寒害;每年也可分段,按一定宽度进行环状割皮,以免养分消耗过大,树势不易恢复。剥皮时,切割深度以只割断表皮至木质部为度。剥皮处用薄膜或防潮纸严密包裹,于一周内保持形成层上的粘液不干,使分生组织有粘液保护,新皮迅速再生。再生树皮表面光滑,两年后其厚度与原生皮相近,剥皮后仍可再生,这样可重复数次剥皮。
立夏至夏至间采收栽植11~15年左右树龄的树。在采伐后的原木、伐根及枝杈上先横切,再纵向割裂,将树皮剥下,但在原木上剥树皮,木材易干裂,致使材质降低。
在东北地区可将割下的新鲜树皮,趁鲜刮去粗皮至显黄色为度。在阳光下晒至半干,重叠成堆,用石板压平,再晒干。此法简便,药材质量也好,品质规格以皮干,鲜黄色,粗皮去净,皮厚者为佳。一般11~15年龄的黄柏树可剥采12.5kg左右的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