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室双部位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

来源 :中国心血管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c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右心室双部位(RV—Bi)起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3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和3例起搏器综合征患者接受了RV-Bi起搏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在RV-Bi起搏、右心室心,犬部(RVA)起搏和右心室流出道(RVOT)起搏模式下,患者QRS宽度(QRSd)、QRS电轴(QRSa)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RV-Bi起搏与RVOT起搏比较,QR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RVA起博比较,QRSa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V—Bi起搏的平均QRSd(143InS)最窄,较RVA起搏(177IYIS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心电图指导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9例患者分为A组(RT-3DE组,23例)和B组(心电图组,26例)。穿刺左侧锁骨下静脉,分别在RT-3DE和心
<正>近年来,随着机构编制部门职能的不断加强和工作任务的迅速增加,为适应机关事业单位和办事群众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要求,以往传统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工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如何通过核因子KB(NF—KB)信号通路调节血管平滑肌基质Gla蛋白(MGP)的表达。方法给予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VSMCs)TNF-α(10μg/L)刺激,或者借助于病毒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