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东港市春棚辣椒高产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整地施肥、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为辣椒的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辣椒;春棚;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辽宁东港
中图分类号 S64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4-0106-01
辣椒早春生产与黄瓜、番茄相比,具有较耐弱光的优势。但辣椒早春生产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冬季低温季节,育苗期需要较高的温度;二是结果期正处在高温季节,落花落果严重,安全越夏成为生产上的一大难题;三是病毒病、白粉虱、蚜蟲、螨虫等病虫害发生严重。为了解决辣椒早春生产中的各种矛盾,在生产中必须抓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1 品种选择
辣椒早春生产中选用的品种主要有长剑、好望角、沈椒四号等。
2 温床育苗
2.1 播种
东港地区一般在元旦前播种育苗。播种时浇水,要湿透10 cm床土,水渗下后薄薄撒一层营养土再播撒种子,覆盖1 cm厚营养土,平铺地膜,再扣小拱棚、大拱棚保温保湿。播种后提高苗床温度,最好达到30 ℃左右,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促进出苗。1 hm2大田,需苗床面积为75~90 m2。当80%幼苗出土后揭除地膜,降低温度,防止徒长。一般白天25 ℃左右,夜间15 ℃左右,土壤温度始终保持20 ℃左右。
2.2 移植
辣椒移植应在3月1日左右(2叶1心时)进行,以免缓苗过程中影响花芽分化(辣椒幼苗4片叶开始花芽分化)。苗床移植株行距以6~8 cm为宜[1]。
2.3 移植后与定植前的管理
移植后尽量提高温度,在高温高湿下促进缓苗。温度白天保持28~30 ℃,不超过30 ℃不放风,夜间保持20 ℃左右;缓苗后白天25~27 ℃,夜间15 ℃以上;地温始终保持20 ℃左右。定植前7~10 d低温炼苗,白天降至20 ℃左右,夜间10~12 ℃,以提高抗低温能力,适应定植后的环境。另外,整个苗期都要充分见光,即使阴天,只要不是温度很低,就要揭开草帘见散射光。每天揭开草帘后要清洁薄膜,争取多见光[2]。
3 整地施基肥
撒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50 t/hm2,进行旋耕,沟内撒三元复合肥300~450 kg/hm2,然后合垄准备定植。
4 定植
在4月中旬左右开始定植。大垄(120 cm)双行,株距33 cm,单株定植。
5 定植后管理
5.1 温度管理
定植后闭棚保温,尽量延长高温时间,在高温高湿下促进缓苗。如遇到灾害性天气,需要扣小拱棚保温,防止低温冷害和冻害。缓苗后气温超过30 ℃时,应从棚两肩扒缝通风,开始扒小缝,以后逐渐增大,根据温度变化决定扒缝宽度。当气温降至25 ℃以下就要缩小通风口,降到20 ℃左右时就要封闭棚膜。进入夏季高温时应昼夜加大通风量,防止植株徒长。
5.2 肥水管理
定植水浇足后进行地膜覆盖。当门椒坐后,追施三元复合肥450 kg/hm2,或用等量冲施肥结合灌水同时进行。以后随着外界温度升高、通风量加大,需增加浇水量,每次浇水隔沟进行,每浇2次水追1次肥,追施三元复合肥225 kg/hm2、硫酸铵225 kg/hm2。中后期适当追施钙肥或进行叶面追肥。
5.3 植株调整
整个植株在生育期内不打杈,任其自由生长。
5.4 保花保果
保护地内高温高湿的状况是造成辣椒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因此辣椒花期要适当加大通风量,降低湿度,控制温度,温度以白天16~23 ℃、夜晚15~17 ℃为宜。此外,还可以采用化控技术来保花保果,如采用浓度为50 mg/kg的萘乙酸溶液喷蕾、喷花效果明显,可防治80%以上落果,而且同时可以减轻病毒病的发生。或者用15~20 mg/kg 2,4-D、25~30 mg/kg番茄灵,在开花时涂抹花器,都有防止落花落果的效果。
6 病虫害防治
白粉虱俗称小白蛾子,近几年在东港市保护地辣椒生产上重发生,并有迅速扩散蔓延的趋势。它在保护地内1年可发生10代以上,冬季在保护地蔬菜上越冬,第2年春天随着蔬菜移栽或成虫迁飞,不断扩散蔓延。7—8月虫量迅速增加,8—9月造成严重危害,10月以后随气温下降虫量减少,又迁回保护地[3]。生产中白粉虱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6.1 喷雾防治
一是白粉虱发生初期用10%吡虫啉400~600倍液,或10%扑虱灵乳油1 000倍液喷雾,一般5~7 d喷1次,连喷2~3次。二是喷洒90%万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 1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 消抗液400倍液混合液,利用万灵的速杀性弥补吡虫啉的慢效性,用吡虫啉的长效性弥补万灵的短效性。三是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与天王星、爱福丁、功夫混用,持效期可达15 d左右,并能兼治蚜虫、潜叶蝇、蓟马等。
6.2 熏蒸防治
用蚜虱烟剂5 250~6 000 g/hm2闭棚点燃,闷棚1夜,间隔5~7 d,连熏2~3次。
6.3 灌根防治
用阿克泰水分散粒剂16~20 g加水15 kg混合均匀,移栽前蘸苗或灌根,防治白粉虱有效期可达30 d,并有壮根、健苗、促长的效果[4]。
6.4 农艺措施
在育苗或定植时,要清除菜田里的残株和杂草,育苗床或大棚通风口处要安装40目防虫网,及时防治大棚周边杂草和作物上的白粉虱。
6.5 黄板诱杀
因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性,设置黄板525块/hm2,黄板上涂抹一层10#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的混合油,置于行间与植株等高处,一般7~10 d后再涂1次。
7 萘乙酸在辣椒生产上的应用
7.1 防治辣椒长秧不结果
用40 mg/kg萘乙酸作“转变剂”,加入助壮素750倍液喷洒枝叶,对于辣椒“长秧不结果”的问题有非常好的效果。
7.2 作生根剂
辣椒根生长不好或受伤时,使用萘乙酸3 000~5 000倍液灌根,能有效促发新根,恢复正常生长。
7.3 防止辣椒不明原因落花落果
如遇上辣椒不明原因落花落果时,可喷40 mg/kg萘乙酸溶液,一次就能控制住。
8 参考文献
[1] 牛占东.浅析辣椒无公害优质栽培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3(23):37.
[2] 邹优永.无公害辣椒高产栽培技术[J].新农村(黑龙江),2013(16):149-150.
[3] 悦利.无公害辣椒施肥技术[J].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14(2):51.
[4] 陈书维.浅谈无公害辣椒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4,34(7):127.
关键词 辣椒;春棚;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辽宁东港
中图分类号 S64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4-0106-01
辣椒早春生产与黄瓜、番茄相比,具有较耐弱光的优势。但辣椒早春生产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冬季低温季节,育苗期需要较高的温度;二是结果期正处在高温季节,落花落果严重,安全越夏成为生产上的一大难题;三是病毒病、白粉虱、蚜蟲、螨虫等病虫害发生严重。为了解决辣椒早春生产中的各种矛盾,在生产中必须抓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1 品种选择
辣椒早春生产中选用的品种主要有长剑、好望角、沈椒四号等。
2 温床育苗
2.1 播种
东港地区一般在元旦前播种育苗。播种时浇水,要湿透10 cm床土,水渗下后薄薄撒一层营养土再播撒种子,覆盖1 cm厚营养土,平铺地膜,再扣小拱棚、大拱棚保温保湿。播种后提高苗床温度,最好达到30 ℃左右,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促进出苗。1 hm2大田,需苗床面积为75~90 m2。当80%幼苗出土后揭除地膜,降低温度,防止徒长。一般白天25 ℃左右,夜间15 ℃左右,土壤温度始终保持20 ℃左右。
2.2 移植
辣椒移植应在3月1日左右(2叶1心时)进行,以免缓苗过程中影响花芽分化(辣椒幼苗4片叶开始花芽分化)。苗床移植株行距以6~8 cm为宜[1]。
2.3 移植后与定植前的管理
移植后尽量提高温度,在高温高湿下促进缓苗。温度白天保持28~30 ℃,不超过30 ℃不放风,夜间保持20 ℃左右;缓苗后白天25~27 ℃,夜间15 ℃以上;地温始终保持20 ℃左右。定植前7~10 d低温炼苗,白天降至20 ℃左右,夜间10~12 ℃,以提高抗低温能力,适应定植后的环境。另外,整个苗期都要充分见光,即使阴天,只要不是温度很低,就要揭开草帘见散射光。每天揭开草帘后要清洁薄膜,争取多见光[2]。
3 整地施基肥
撒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50 t/hm2,进行旋耕,沟内撒三元复合肥300~450 kg/hm2,然后合垄准备定植。
4 定植
在4月中旬左右开始定植。大垄(120 cm)双行,株距33 cm,单株定植。
5 定植后管理
5.1 温度管理
定植后闭棚保温,尽量延长高温时间,在高温高湿下促进缓苗。如遇到灾害性天气,需要扣小拱棚保温,防止低温冷害和冻害。缓苗后气温超过30 ℃时,应从棚两肩扒缝通风,开始扒小缝,以后逐渐增大,根据温度变化决定扒缝宽度。当气温降至25 ℃以下就要缩小通风口,降到20 ℃左右时就要封闭棚膜。进入夏季高温时应昼夜加大通风量,防止植株徒长。
5.2 肥水管理
定植水浇足后进行地膜覆盖。当门椒坐后,追施三元复合肥450 kg/hm2,或用等量冲施肥结合灌水同时进行。以后随着外界温度升高、通风量加大,需增加浇水量,每次浇水隔沟进行,每浇2次水追1次肥,追施三元复合肥225 kg/hm2、硫酸铵225 kg/hm2。中后期适当追施钙肥或进行叶面追肥。
5.3 植株调整
整个植株在生育期内不打杈,任其自由生长。
5.4 保花保果
保护地内高温高湿的状况是造成辣椒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因此辣椒花期要适当加大通风量,降低湿度,控制温度,温度以白天16~23 ℃、夜晚15~17 ℃为宜。此外,还可以采用化控技术来保花保果,如采用浓度为50 mg/kg的萘乙酸溶液喷蕾、喷花效果明显,可防治80%以上落果,而且同时可以减轻病毒病的发生。或者用15~20 mg/kg 2,4-D、25~30 mg/kg番茄灵,在开花时涂抹花器,都有防止落花落果的效果。
6 病虫害防治
白粉虱俗称小白蛾子,近几年在东港市保护地辣椒生产上重发生,并有迅速扩散蔓延的趋势。它在保护地内1年可发生10代以上,冬季在保护地蔬菜上越冬,第2年春天随着蔬菜移栽或成虫迁飞,不断扩散蔓延。7—8月虫量迅速增加,8—9月造成严重危害,10月以后随气温下降虫量减少,又迁回保护地[3]。生产中白粉虱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6.1 喷雾防治
一是白粉虱发生初期用10%吡虫啉400~600倍液,或10%扑虱灵乳油1 000倍液喷雾,一般5~7 d喷1次,连喷2~3次。二是喷洒90%万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 1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 消抗液400倍液混合液,利用万灵的速杀性弥补吡虫啉的慢效性,用吡虫啉的长效性弥补万灵的短效性。三是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与天王星、爱福丁、功夫混用,持效期可达15 d左右,并能兼治蚜虫、潜叶蝇、蓟马等。
6.2 熏蒸防治
用蚜虱烟剂5 250~6 000 g/hm2闭棚点燃,闷棚1夜,间隔5~7 d,连熏2~3次。
6.3 灌根防治
用阿克泰水分散粒剂16~20 g加水15 kg混合均匀,移栽前蘸苗或灌根,防治白粉虱有效期可达30 d,并有壮根、健苗、促长的效果[4]。
6.4 农艺措施
在育苗或定植时,要清除菜田里的残株和杂草,育苗床或大棚通风口处要安装40目防虫网,及时防治大棚周边杂草和作物上的白粉虱。
6.5 黄板诱杀
因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性,设置黄板525块/hm2,黄板上涂抹一层10#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的混合油,置于行间与植株等高处,一般7~10 d后再涂1次。
7 萘乙酸在辣椒生产上的应用
7.1 防治辣椒长秧不结果
用40 mg/kg萘乙酸作“转变剂”,加入助壮素750倍液喷洒枝叶,对于辣椒“长秧不结果”的问题有非常好的效果。
7.2 作生根剂
辣椒根生长不好或受伤时,使用萘乙酸3 000~5 000倍液灌根,能有效促发新根,恢复正常生长。
7.3 防止辣椒不明原因落花落果
如遇上辣椒不明原因落花落果时,可喷40 mg/kg萘乙酸溶液,一次就能控制住。
8 参考文献
[1] 牛占东.浅析辣椒无公害优质栽培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3(23):37.
[2] 邹优永.无公害辣椒高产栽培技术[J].新农村(黑龙江),2013(16):149-150.
[3] 悦利.无公害辣椒施肥技术[J].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14(2):51.
[4] 陈书维.浅谈无公害辣椒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4,34(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