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状元们的书法怎么样?

来源 :旅游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iang1993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一个响亮的名字——“状元”。曾经这个名字风靡过整个中国大地。千百万士子追逐着这顶桂冠,希翼通过金榜题名,步入政坛。老百姓们也把他们看作文曲星下凡。“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状元成为荣耀和显赫的代名词。
  中国科举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年。在这1300年间,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武状元不提,文状元们以文入仕,是庞大知识分子群体的巅峰,他们的书法怎么样呢?
  能获状元,书法大都不差
  中国封建社会,吏部常以身、言、书、判择人,大凡先试后铨,即先观书、判,再察声、言,然后注拟。如何观书?楷法遒美就是其中关键的一条,否则吏部绝不会铨选为士。这大概也是我们今天所知进士和状元们个个善书的原因。以至于“状元书法”成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
  据说清朝的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痴爱书法,因此,在清朝的科举考试中,所选出的状元大都是那些书法出众的考生。
  比如,顺治皇帝喜欢欧阳询的书法,所以他在选状元的时候首先要看哪个考生的书法最接近欧阳询的风格。所以,顺治九年(1652年)的状元邹忠倚和顺治十五年(1658年)的状元孙承恩都是用欧阳询的字体写的考卷,被顺治皇帝一眼看中,选为了状元。
  康熙皇帝喜“二王”的书法,所以,康熙十八年(1679年)的状元归允肃、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的状元蔡升元、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的状元汪绎的字体学的都是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
刘春霖书《迟如明墓志》

  不信,有状元卷为证
  中国共有700多位状元,照理应该有700多份状元卷。但由于历代战火的原因,使得大部分状元卷都流失了。如今现存唯一的一份是明朝赵秉忠的状元卷。这份状元卷由于各种原因流落民间,被当作国宝存于青州博物馆。
  《状元卷》为22折册页,每折高47.6厘米,宽14.1厘米。正文15折,每折6行,行满32字,全文共计2460字,通篇以字径1厘米的小楷写成,并以朱笔句读。其点画循规蹈矩,结体严谨工稳,综观之,虽稍有生气不足之缺憾;细察之,却不乏匠心独运之佳构。更为可贵的是在这决定其去取进退和前途命运的殿试中,赵秉忠仍能把洋洋洒洒数千言的政论文章书写得从从容容,笔笔不苟,字字匀停,从中不难看出这位年仅25岁的考生所具有的笔墨功夫。他的这份考卷最终以文章、书法俱优而征服了担任评判的9位读卷官,在296份殿试卷中脱颖而出,并博得万历皇帝龙颜大悦,在卷首御批“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于是,赵秉忠便题名金榜之首——中了状元,他的这份殿试卷也就成了“状元卷”。
  “第一人中最后人”也是书法大家
  即便是那些不因书法,偶然获得的状元,书法造诣也比较高,比如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刘春霖,字润琴,号石云,直隶河间府肃宁(今河北省肃宁县)人。春霖家道贫寒,幼年时曾跟随父母在济南生活,他天资聪颖,学习刻苦,深受老师喜爱。刘春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但他状元及第实属偶然,其中还有一段趣事。
  公元1904年7月,清廷殿试,主考大臣经过认真挑选,把入选的试卷按名次排列,呈请慈禧太后“钦定”。
  当时内外交困,忧心忡忡的慈禧太后正准备做七十大寿,想从科举之中得到一点吉兆。这位独揽大权的西太后,对殿试文字重尚楷法。第一份试卷是朱汝珍的。慈禧一见“珍”字便想起了珍妃,肝火上升;又加上朱汝珍是广东人,想起太平天国洪秀全,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这些大清朝的“首逆”都出自广东,于是将朱汝珍的试卷扔到一旁。
  看第二份试卷,慈禧心头又不禁高兴起来。因为第二份试卷是直隶(今河北省)肃宁人刘春霖的,“春霖”二字含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这一年又逢大旱,急盼一场春雨。加之直隶地处京畿,“肃宁”又象征肃静安宁的太平景象,这对烽火四起、摇搖欲坠的清王朝,自然是“吉祥”之兆。于是,大笔圈定,名列榜首,发榜时刘春霖由原来的第二名而成了头名状元,经过主考官的保奏,为照顾社会舆论,朱汝珍的名字虽然没有抹去,也只得屈居刘春霖之后了。
  但是历史是无情的,刘春霖中状元后的第二年就废除了科举考试。刘春霖便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
  刘春霖,在诗书画上均有极高的造诣,尤擅小楷,其小楷书法有“楷法冠当世,后学宗之”之誉,至今书法界仍有“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春霖)”之说。晚年,他为了生存,坚持以写字卖文筹资。他的书法自成一家,有较大影响。退隐后,以状元之名,润笔卖字,应接不暇。他的书法圆匀平正,为典型之馆阁体。当年翁同龢见还没有登第的刘春霖的笔墨,曾惊叹不已,预言他将大魁天下。
  刘春霖曾出版小楷字帖《大唐三藏圣教序》、《文昌帝君阴骘文》、《闲邪公家传》、《兰亭序》、《灵飞经》等多种。从传世的作品来看,隶、真、行、楷皆为所长。现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中有其多件作品。
其他文献
摘 要: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课程标准:“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基于此,立足于以趣引领,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琅琅读书声探究的过程,希望探究出一条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高效路径,并希望借此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兴趣  在小
土色荒丘之旁一片开阔的沙石地上,—群身穿蓝白校服的孩子们迎着风恣意奔跑着,被日光晒得黝黑的小小睑庞上满是兴奋欢畅;在他们之中,还夹杂着一个“大孩子”,—样的黝黑、一样的欢畅、一样肆无忌惮地奔跑,仿佛追逐着前方指引着他们的生命之光。他在你身边笑着,不掺杂一丝杂质。你观望他的灵魂,那里是一片温柔的海。  26岁创业,李厚霖一手建立起庞大的钻石珠宝帝国HIERSUN。18年的时间,HIERSUN不但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