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训练在整个小学阶段极为重要,直接影响他们写作的能力。可见,写话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立足课堂,随文练笔;落实指导,规范语言;积累先行,日记辅助等方面对写话教学的指导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低年段;写话;指导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小学生的写话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尽管要求不高,但由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受方言表达习惯、早期阅读量少和语言逻辑思维不完整等方面的影响,一开始就能顺利的写话是不大可能的。要解决这一问题,一定要有赖于教师借助阅读教学,对写话进行有策略的指导。
一、立足课堂,随文练笔,激发写话兴趣
低年级学生识字少,生活经历少,纯粹的写话训练很难激起学生练笔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提起学生写话的兴趣呢?实践证明利用教材进行随文练笔是个很有效的途径。低年级的教材,内容生动活泼又浅显易懂,插图色彩鲜艳,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文中又蕴藏了不同的写作方法。在教学课文时,可设计小练笔的训练,对低年级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写话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设计随文练笔呢?
1. 充分利用学习小伙伴,相机练一练
新教材的课文,很多都有以小泡泡形式出现的学习小伙伴,是教师开展随文练笔的设计切入点。学习小伙伴的问题或针对人物形象体会;或课文重点句子的理解;或人物心理活动的探索等多方面设计,这已经为教师开展随文练笔提供了方便。如学完《寓言两则》后,学生对两位种田人的愚蠢行为都有所体会。这时,可利用学习小伙伴的问题抛出“我想对种田的人说: ”的小练笔,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口头交流后,再让学生动笔写一写。有的学生会批评种田人愚笨,有的学生会劝种田人尊重自然规律,勤奋耕种,还有的学生向种田人介绍了新型的耕种技术等等,孩子的个性也得到了张扬的空间和机会。
2. 挖掘文本空白,随文补一补
在许多课文中作者都留下让读者意犹未尽的空白处。这些空白处正是训练学生随文练笔的契机。如在教师引导下,借助多媒体提供的画面或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立足教材,扩写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3. 精彩语段、佳句仿写,及时换一换
写话指导主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对于刚接触写话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从课文中学习写作的方法,是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低年级教材有许多课文写法相似,非常适合学生进行仿写,主要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佳句仿写。如,学完《葡萄沟》后,笔者通过教学课件播放其他色彩缤纷的瓜果的照片,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介绍葡萄的写法也来介绍自己喜欢的瓜果。学生仿照写葡萄的颜色描绘,运用到写瓜果上,写出“茄子一个挨一个地挂在绿叶底下,有嫩绿的、深绿的、淡紫的、暗红的、深紫的,像一个个五光十色的灯泡,美丽极了。”句子。这种小练笔正是给孩子们提供了施展才华,抒发情感的舞台。
(2)精彩片段仿写。如学了《日月潭》这篇写景文章,可让学生仿照课文的3、4自然段写家乡一处美丽的地方。学生们仿照着不同的时间段如清晨、中午、傍晚或晴天、下雨天来写出景色的特点。
4. 利用插图,指导观察,相机说一说
低年级教材中都配备了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课文插图。这些插图也是学生进行随文练笔的好素材。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设计小练笔。如:《燕子专列》一课中,课文对插图的内容只写了一句:小贝蒂用那冻僵的双手捧着小燕子,嘴里不停地说:“别怕,别怕,我给你温暖。”但小贝蒂跪在地上的动作、脸上的表情等都可以从图上看到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具体。
二、落实指导,规范语言,提高写话质量
“语言规范”是第一学段的写话教学的保低要求,也是较高要求。所谓保低要求,是指学生写出的话要通顺、明白,能够表达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所谓较高要求,是指能够比较自觉地避免使用不规范的方言土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注意使用有关的标点符号,提高其书面语言的质量。如何落实写话训练的语言规范呢?
1. 提供句式。低年级学生毕竟积累的语言较少,不知道怎样表达才是比较合理和规范的。这时我们教师就必须提供一些句式,帮助学生来表达。例如写到一个热闹的场面时,可提供“有的……有的……还有的……”;写到对天气变化的描述时,可引导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等句式。
2. 提供词汇。有了一定的句式,没有丰富的词汇,学生的写话还是干巴巴的。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阅读中积累的词语,如写《有趣的小动物》笔者提供了句式,学生还是不能说得生动形象。于是笔者引导他们从颜色,形状、叫声等方面抓住特点运用准确的词语把动物的有趣特点说形象、具体。
3. 教会观察。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很好的一种写话方式,但如何观察图画,则需要老师的指导。在不断的练笔中强化:按一定顺序去观察,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突出的重点到全面等。
4. 及时具体评价。教师要善于放大学生写话的优点,既要注意对学生写话的整体评价,更要注意局部的评价,结合低年段的要求,如语句通顺、用词准确、书写认真、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等,抓住学生写话中闪光点,大加赞扬,增强写话信心。学生完成写话后,及时批改,同时把写得好的片段、句子,甚至运用得好的词语在全班交流,一方面让大家学习,同时也提高学生写话的积极性。
三、积累先行,日记辅助,培养良好的写话习惯
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熹有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还有俗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都告诉我们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积累越多,写作的根基才越雄厚。
1. 建立积累本,丰富学生写话素材
正如上文提到孩子的习作要有材料,这些材料来源于课本、来源于生活,笔者引导学生建立了阅读积累本,从一开始简单地摘抄文章中的好词佳句,到分门别类地积累精妙细致的描写,如积累对人物生气时的描写、积累描写春天的词句……不仅扩大了孩子的阅读量,更提高了学生的积累意识。为了保持学生的积累热情,笔者会定期检查,定期在班级展开积累竞赛,比如“成语接龙”“佳句找村庄”“读书标兵”等游戏、竞赛,借助自己的积累本可以在游戏中闯过关卡尝到胜利的滋味,孩子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2. 日记辅助,培养学生的写话习惯
新课标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里说的“自由表达”,指的是学生的写话格式及内容,一概不做规定,学生在思想、写作内容上,完全是自由的。因此,在课余时间,笔者选择了写日记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它形式自由,可为学生写作表达提供宽松的表达空间。
实践证明:学生发展既是自主的,也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没有指导的学习往往是盲目不清的、曲折低效的。低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低年级的语文教师要扎扎实实地教拼音,教笔画,教识字,教写字,任何一個环节都不能马虎。写话也是如此,如果低年级不打下扎实的基础,到了高年级学生会觉得困难重重,老师也会无从下手。其实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说话写话能力,只要老师给予方法,加以指导,学生就能顺利地走上写话之路,不再惧怕“作文”这座高山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敏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低年段;写话;指导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小学生的写话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尽管要求不高,但由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受方言表达习惯、早期阅读量少和语言逻辑思维不完整等方面的影响,一开始就能顺利的写话是不大可能的。要解决这一问题,一定要有赖于教师借助阅读教学,对写话进行有策略的指导。
一、立足课堂,随文练笔,激发写话兴趣
低年级学生识字少,生活经历少,纯粹的写话训练很难激起学生练笔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提起学生写话的兴趣呢?实践证明利用教材进行随文练笔是个很有效的途径。低年级的教材,内容生动活泼又浅显易懂,插图色彩鲜艳,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文中又蕴藏了不同的写作方法。在教学课文时,可设计小练笔的训练,对低年级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写话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设计随文练笔呢?
1. 充分利用学习小伙伴,相机练一练
新教材的课文,很多都有以小泡泡形式出现的学习小伙伴,是教师开展随文练笔的设计切入点。学习小伙伴的问题或针对人物形象体会;或课文重点句子的理解;或人物心理活动的探索等多方面设计,这已经为教师开展随文练笔提供了方便。如学完《寓言两则》后,学生对两位种田人的愚蠢行为都有所体会。这时,可利用学习小伙伴的问题抛出“我想对种田的人说: ”的小练笔,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口头交流后,再让学生动笔写一写。有的学生会批评种田人愚笨,有的学生会劝种田人尊重自然规律,勤奋耕种,还有的学生向种田人介绍了新型的耕种技术等等,孩子的个性也得到了张扬的空间和机会。
2. 挖掘文本空白,随文补一补
在许多课文中作者都留下让读者意犹未尽的空白处。这些空白处正是训练学生随文练笔的契机。如在教师引导下,借助多媒体提供的画面或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立足教材,扩写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3. 精彩语段、佳句仿写,及时换一换
写话指导主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对于刚接触写话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从课文中学习写作的方法,是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低年级教材有许多课文写法相似,非常适合学生进行仿写,主要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佳句仿写。如,学完《葡萄沟》后,笔者通过教学课件播放其他色彩缤纷的瓜果的照片,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介绍葡萄的写法也来介绍自己喜欢的瓜果。学生仿照写葡萄的颜色描绘,运用到写瓜果上,写出“茄子一个挨一个地挂在绿叶底下,有嫩绿的、深绿的、淡紫的、暗红的、深紫的,像一个个五光十色的灯泡,美丽极了。”句子。这种小练笔正是给孩子们提供了施展才华,抒发情感的舞台。
(2)精彩片段仿写。如学了《日月潭》这篇写景文章,可让学生仿照课文的3、4自然段写家乡一处美丽的地方。学生们仿照着不同的时间段如清晨、中午、傍晚或晴天、下雨天来写出景色的特点。
4. 利用插图,指导观察,相机说一说
低年级教材中都配备了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课文插图。这些插图也是学生进行随文练笔的好素材。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设计小练笔。如:《燕子专列》一课中,课文对插图的内容只写了一句:小贝蒂用那冻僵的双手捧着小燕子,嘴里不停地说:“别怕,别怕,我给你温暖。”但小贝蒂跪在地上的动作、脸上的表情等都可以从图上看到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具体。
二、落实指导,规范语言,提高写话质量
“语言规范”是第一学段的写话教学的保低要求,也是较高要求。所谓保低要求,是指学生写出的话要通顺、明白,能够表达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所谓较高要求,是指能够比较自觉地避免使用不规范的方言土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注意使用有关的标点符号,提高其书面语言的质量。如何落实写话训练的语言规范呢?
1. 提供句式。低年级学生毕竟积累的语言较少,不知道怎样表达才是比较合理和规范的。这时我们教师就必须提供一些句式,帮助学生来表达。例如写到一个热闹的场面时,可提供“有的……有的……还有的……”;写到对天气变化的描述时,可引导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等句式。
2. 提供词汇。有了一定的句式,没有丰富的词汇,学生的写话还是干巴巴的。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阅读中积累的词语,如写《有趣的小动物》笔者提供了句式,学生还是不能说得生动形象。于是笔者引导他们从颜色,形状、叫声等方面抓住特点运用准确的词语把动物的有趣特点说形象、具体。
3. 教会观察。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很好的一种写话方式,但如何观察图画,则需要老师的指导。在不断的练笔中强化:按一定顺序去观察,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突出的重点到全面等。
4. 及时具体评价。教师要善于放大学生写话的优点,既要注意对学生写话的整体评价,更要注意局部的评价,结合低年段的要求,如语句通顺、用词准确、书写认真、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等,抓住学生写话中闪光点,大加赞扬,增强写话信心。学生完成写话后,及时批改,同时把写得好的片段、句子,甚至运用得好的词语在全班交流,一方面让大家学习,同时也提高学生写话的积极性。
三、积累先行,日记辅助,培养良好的写话习惯
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熹有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还有俗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都告诉我们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积累越多,写作的根基才越雄厚。
1. 建立积累本,丰富学生写话素材
正如上文提到孩子的习作要有材料,这些材料来源于课本、来源于生活,笔者引导学生建立了阅读积累本,从一开始简单地摘抄文章中的好词佳句,到分门别类地积累精妙细致的描写,如积累对人物生气时的描写、积累描写春天的词句……不仅扩大了孩子的阅读量,更提高了学生的积累意识。为了保持学生的积累热情,笔者会定期检查,定期在班级展开积累竞赛,比如“成语接龙”“佳句找村庄”“读书标兵”等游戏、竞赛,借助自己的积累本可以在游戏中闯过关卡尝到胜利的滋味,孩子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2. 日记辅助,培养学生的写话习惯
新课标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里说的“自由表达”,指的是学生的写话格式及内容,一概不做规定,学生在思想、写作内容上,完全是自由的。因此,在课余时间,笔者选择了写日记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它形式自由,可为学生写作表达提供宽松的表达空间。
实践证明:学生发展既是自主的,也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没有指导的学习往往是盲目不清的、曲折低效的。低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低年级的语文教师要扎扎实实地教拼音,教笔画,教识字,教写字,任何一個环节都不能马虎。写话也是如此,如果低年级不打下扎实的基础,到了高年级学生会觉得困难重重,老师也会无从下手。其实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说话写话能力,只要老师给予方法,加以指导,学生就能顺利地走上写话之路,不再惧怕“作文”这座高山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敏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