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伦敦的假牙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ky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杰克·伦敦作为日俄战争的随军记者,曾单身奔赴朝鲜半岛,他仗着天生的冒险精神,跑去朝鲜北部一个外国人几乎从未涉足的偏僻村庄投宿。村里的官吏赶来他的住处,郑重其事地与他寒暄。想必您已疲倦,万分抱歉,但全体村民都说想一睹您的尊容,方便的话可否去广场,让众人见见您?
  杰克·伦敦惊异不已,又暗自高兴。当时在美国与欧洲,他的文名急速飙升,但没想到在朝鲜这个寒村里,自己的名字居然也广为人知。果然,村民们把广场挤得密不透风。了不起的人气嘛,杰克·伦敦心想。然而当他站到预备好的高坛上,官吏说道:实在抱歉,有劳您取下假牙给我们看看可以吗?原来众人想看的不是杰克·伦敦,而是他的假牙!于是他只得在村民的热烈掌声中,站在高坛上把假牙一会儿取下来一会儿装上去,足足展示了三十分钟。
  那时,杰克·伦敦打心底想:“不管人们如何拼尽力气死命追求,能在某一领域得到众人认可也极罕见。”他一面如此铭记,一面站在寒风呼啸的广场上,向村民们笑容可掬地展示假牙。
其他文献
摘要 纳博科夫的最后一部用俄语创作的长篇小说《天赋》以极具自传色彩的经历,刻画了一位侨民诗人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成长。本文论证了《天赋》所具有的“艺术家成长小说”的一般特征,并指出其个性特征。小说打破了这一传统中线性叙事结构,将人物、情节等都圈在艺术视角之内,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艺术家成长小说 弗·纳博科夫 自传 寻父  弗·纳博科夫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双语作家之一。《天赋》作为他的最
每逢早市6点、7点的时候,通常就是老年人相聚的时段,三五茶友搭台而坐,家常里短好不热闹。开壶茶,慢慢品,叫上一到两笼点心,或是一盅饭,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到了9点、10点,叔叔辈的人拿着刚买的报纸,叫壶好茶,看看报纸,遇见熟悉的茶客,谈论起今日的社会要闻。酒楼,算是小市民议事论政的平民大厅。  临近中午,附近上班族就出来觅食,居民区就以老师学生居多,商业区自然是以OL为多,散叫几笼点心,外加几个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