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中国珍稀濒危物种保险机制的思考

来源 :林业资源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dd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我国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我国动植物保护方面以往45年所发表文献的计量学分析,结合现有野生动物保险的实践经验和我国濒危物种保护面临的主要风险,首次提出在我国探索并建立珍稀濒危动物保险机制的观点,并对建立该保险的必要性以及实施和推广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和讨论,提出了建立濒危物种保险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其他文献
1992年起,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开始实行目标管理,这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管理方法的改革,也是工作认识和理念上的突破。成灾率作为目标管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一方面反映实际成灾面积大小,另一方面体现防治减灾质量和成效。结合目标管理工作实践,对成灾率指标进行研究分析,针对不足提出调整计算方法、合理设定指标值、修订统计标准、规范统计方法等四方面对策建议。
为摸清掌握海南苏铁(Cycas hainanensis C.J.Chen)植物资源在海南的分布规律及种群发展动态,通过56个实测点与62个样方对海南岛野生海南苏铁开展全面调查,对该省天然海南苏铁的自然种群地理分布、种群特征和种群分布格局及影响种群环境因子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苏铁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市、保亭县和琼中县等中南部山区市县和昌江县的东南部山区;2)集中分布于400~800m的中低海拔半阳坡、半阴坡和40%~60%中等偏高郁闭度的热带雨林中,地势平坦,常生于林下或林缘灌丛中及沟谷旁;3)海南苏铁
为给半干旱黄土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土壤养分的科学依据,对甘肃省陇中黄土丘陵区不同流域(龙滩、安家坡、窎沟)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农田、撂荒地、草地、林地)的土壤养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方差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含量在3个流域间除全钾外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差异均显著(P<0.05);在农田和撂荒地的不同坡向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林地的不同植被类型间也均不显著(P>0.05),但在草地的不同植被类型间差异显著(P<0.05)。变异分析表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