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CX0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课程是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实施,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变更自己的教学方法来促进教学质量的完善,以便于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多媒体;合作;情境;学生
  小学是学生思想认知初步启蒙与发展的关键阶段,只有在这个时期将他们的数学基础巩固好,才能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完善他们的数学知识结构,基于此,笔者分别从“情境导入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这三方面切入,针对如何构建小学数学课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希望能为提升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水平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一、 情境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可以通过创制情境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感知数学的奥妙与神奇,从而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创造良好的开端。
  例如,教师在讲授“数的世界”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可从情境设置的方式导入教学,让学生分别扮演消费者与商铺的售货员,其中商铺的货架上分别摆放着10只香蕉、30颗糖果、5袋瓜子以及20包方便面等商品,同时售货员的扮演者主要向前来购买的消费者说明商品的价格与数量。消费者前来咨询:你们这有多少香蕉呀?香蕉的价格是多少呀?售货员亲切地回答:“目前店面上只有10只香蕉,后面的冷库里还有许多,其中香蕉的单价是5.8元。”而消费者又问:“那么一袋瓜子是多少钱呀?”售货员回答:“瓜子的单价是6元。”消费者经过片刻的思量后回应:“那我来一斤香蕉,两袋瓜子。”这时售货员将这些商品计算完价格后交给消费者。教师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来展开教学,充分活跃了班级的氛围,使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最大化的激发,这时教师可展开提问:“刚才所述的数字里,有哪些是整数,有哪些是小数?”有的学生回答:“香蕉的个数10、泡面的个数20都是整数,香蕉的价格5.8是小数。”然后继续提问:“那如果我购买4袋瓜子,需要花费多少钱?”学生便通过整数乘积的算法得出6×4=24。由此可以看出,教师通过设置情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数学的世界”,有利于他们了解自然数与整数的内在联系。
  二、 融入多媒体教学,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信息技术不仅全面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也全面融入教学实践中。简单来说,当前的课堂教学已经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帮助。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积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引导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例如,教师在讲授“图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具有小动物图案的地毯图片,其中这小动物的图案是由30块一平方米的小正方形组成的,让学生从大屏幕上初步了解与这个地毯有关的知识,然后教师可展开提问:“大家认真思考一下,这个小动物的图案面积是多少呀?”有的学生回答:“30×1=30,图案总面积是30。”也有的學生回答:“1 1 1…… 1=30,让30个1相加,最后的答案便是图案的面积。”教师可以对此进行点评:“这两位学生的最后答案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其中一个是最简便的方法,另一个是相对繁琐的方法,大家以后要积极学习简单的方法,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与经历。”再者,教师可通过大屏幕播放一段视频,上面显示着其他计算图案面积的方法,有的利用拼接法,将30个小正方形组成一个6×5的长方形,然后通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得出最后的答案;也有的利用分割法,将这小动物图案划分为5×5的正方形与5×1的长方形,然后计算乘积和便可得出30的结果;也有的利用地毯的大面积减去空白地方的图案面积,最后根据减法计算得出最后的数。由此可以看出,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法让学生看到了有关图形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有利于积极拓展他们的学习思路,开阔他们的文化视野。
  三、 展开小组合作教学法,营造有趣高效的课堂氛围
  小组合作,顾名思义,教师通过划分小组的形式将班级学生安排到不同的组合,让他们在小组内部进行合作学习,高效学习,从而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以便于尽早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在讲授“分数的再认识”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将两盒数量不同的粉笔盒放置在讲台上,其中一盒的粉笔数量是16只,另一盒的数量是8支。然后根据班级人数可将学生划分为六个小组,使每个小组都有五个人,同时进行提问:“请大家分别从这两个粉笔盒中获取粉笔的一半,请问这两个一半是一样的吗?”这时学生便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有的小组成员会进行实验,分别从粉笔盒中各自取一半,突然发现其中一盒的一半只有4只粉笔,另一粉笔盒的一半只有8只粉笔,然后让小组其他成员总结答案并回答:“虽然都是取出一半,但其中一盒的一半是4,另一个粉笔盒的一半是8。”然后教师便可以从课本内容出发,告知学生:“之所以都取一半但得出的数量不同,正是由于参照物的不同,从数学知识上讲,就是单位一不同,所以‘一半’在不同的单位一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再者,教师可继续深入展开对“单位一”的教学实践,分别拿出两本大小不一的课本,同时展开提问:“请问这两本课本厚度的三分之一是一样的吗?”这时小组成员便可以展开合作交流,两个学生负责进行动手实验,两个学生负责计算三分之一的厚度,余下的学生负责总结答案并回答。经过5分钟讨论后,有的小组回答:“不一样,因为单位一不同。”也有的小组回答:“一样,根据实验,发现差不了多少。”教师便可以根据两个不同的答案展开对比点评,同时告知“单位一在分数中的重要意义。”由此可以看出,教师通过展开小组合作,不但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有利于营造有趣的班级环境。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构建高效课堂,应当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完善教学的步骤,改进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璞.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5(09).
  [2]林克清.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亚太教育,2015(08).
  [3]杨杰.初中数学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才智,2014(23).
  作者简介:
  程乐杰,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孔庄乡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在语文教学课堂中不断加强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们写作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主要途径。在传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作文的评改一直是教师们的教学任务,指出学生们在作文写作上的不足之处,进而督促学生们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改正。但是,抑制了学生们语文思维的发展和提高,教师们可以引导学生们参与到作文评改的过程中,让学生们从其中不断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和作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组织,让学生参与到多样化的“读”的活动中来,能够让语文教育成果更加丰富,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文章基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读”的艺术。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一、 引言  教育理论的丰富以及教学手段的多元化,让高中语文教学的因素越来越多。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视“读”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多種朗读方式理解
摘 要: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之中,教学需要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学习。具体来说,教学需要从学生的接受特点出发,将课程的讲授富有生活化、趣味化,使学生更加利于接受;在教学中需要创造与学生语言交流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为学生组织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使更多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掌握了这几项要点,学生就能够更加喜爱语文学习,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摘 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改革。在初中人教版的教材要求中要进行素质教育,为此,人文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使得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良好的提高,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重视课堂教学过程渗透人文素养,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
摘 要:今年正月初五晚上正要睡觉时,突然收到我班学生刘子墨妈妈发来的一条短信,阅后让我欣慰不已。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诗  语文知识的积累,不仅仅是课文中认得和学懂生字生词,更主要的是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和联想,以及课外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教学时,我在“诵诗育人,从小抓起”中做了些有益探索和大胆尝试,取得了很好效果,我班几名尖子同学分别被国家、省、市三级“汉字读写大赛”选中参赛并获奖,作为教师,我为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以“函数的极值与最值”为例,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引入了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展示了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提高了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数学模型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授课对象是高职一年级学生。目前,由于高職院校的招生生源越来越多样化,高职学生的数学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对于学生而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极强的作用,而教师对于学生的考察不再仅仅局限于数学技能的掌握更要着重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综合学习能力  一、 引言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
摘 要:高中数学需要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解答题目。笔者认为高中生需要完善自身各方面的素质能力,不应该再按照小学、初中的那套思想来解答题目。而这就进一步要求教師应该针对高中生需要具备的解题思路展开思考、分析,这样不仅可以给予广大教师一定的教学思考,而且还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想;数学归纳法;参数法;待定系数法
摘 要:在倡导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随着提高,小学生在6年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诸多的能力与习惯,本文介绍了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通过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锻炼和积淀数学核心素养。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从思想上进行“软着陆”,也需要从行为上进行“硬加工”,需要指导也需要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养成教育常识,最终还需要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好习惯,教师不仅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