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观,开朗,活跃……认识我的人可能都会这么说吧。的确,我对一切都抱有积极的态度,这样的性格来自于书本。我爱书,为了看一本好书,我可以一夜不睡。在书的诱惑下,我就是这模样。书也附赠了我另一种性格:多愁善感。我曾为李煜伤怀,亦曾为陶渊明、屈原可惜……在寂寞的天空下,我时常会对着天空发呆,想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比如: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我的存在对这个世界有什么意义?我到底是谁?也许对于我这样一个十六岁的学生来说,说这些有点“故作老成”,但确确实实,我脑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想法。毋庸置疑,虽然这种常怀忧思的性格有时也会使我感伤,但我依然对书充满了感激!
人生如一张白纸,成长中的点点滴滴都会在上面留下永难拭去的痕迹。但是,不论白纸上沾染了多少斑斑点点,我们依旧要走下去。毕竟,只有经历过,才会无憾人生。
——题记
仿佛,从我降临到尘世的那一刻起,上天就注定了我异于常人的命运。因此,我的成长必定比一般的人要坎坷得多。至少,在亲情上,我所得的,寥寥无几。
刚出生那会儿,父亲的笑容在见到我的一瞬,凝固了,只因——我是女孩。当初,我还不懂。直到后来,母亲不经意的一句话——“你呀,唉,都是你那父亲,固执得要命,从小到大,都没对你笑过。可是,谁让你是个姑娘呢?”一刹那,我突然明白了父亲每次见到我时的那种神情:冷漠,又带着些疏离。甚至有一次,当我见到邻居抱着儿子转圈儿,满心羡慕,要求不苟言笑的父亲也抱一抱我时,他蹙起眉头,不带感情的话语响起:“去,叫你妈抱,身上玩得这么脏!”那种表情,我至今难忘——深深厌恶。作为一个父亲,不仅不愿与自己的孩子亲近,竟然还对我感到厌恶——父亲,让我尝到了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种滋味——苦涩。
不久,父母就去了遥远的西安,我,则是留在了姥姥家。姥姥待我极好,但对我的要求也是异常地高。她总会在我入睡前,用一种近乎飘渺的声音自语:“丫头,你不要怪我对你严,你要努力,让你那不负责任的父亲看看,他不屑一顾的女儿的本事!”我在朦胧中点了点头,心中默默立誓——“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们另眼相看!”姥姥,使我品尝到了成长道路上的另一种滋味——坚强!
上了初中后,我寄住在了阿姨家中。阿姨是妈妈的妹妹,她不忍姥姥年纪大了还要照顾我,也不忍我一人独自生活,于是就将我接到她家。由于父亲的原因,我很早熟,我懂得如何不让心中的情感流露出来。所以,当冬天来临,我做作业直到深夜,脚已冻得失去知觉,阿姨半夜醒来,问我是否感觉冷时,我笑着说“不冷”,我不愿让她担心。她看着我,欲言又止,离开了。不一会儿,阿姨又回来了,手中多了个热水袋:“冬天,早点睡!”待她走后,我关上门,无力地靠在门上,冰冷的泪水无声地滑落……阿姨,实在不知道如何感谢你。每天凌晨你早早起床为我洗衣煮粥;我不止一次看到你洗衣后使劲搓着冻红的双手——母亲待我都不曾这般体贴入微……阿姨让我感受到了我那从不曾有过的深切的母爱。成长的第三种滋味——温暖,瞬间弥漫心扉。
阿姨曾对我说:“欣儿,你恨你父母么?我希望你别恨他们,虽然他们对你不是太关心,但带着恨意生活,很累。”她的一番话,问倒了我。我恨他们吗?也许,起初是有的吧?那天父亲回来给我买衣服时,问:“你生活很累吧?我和你母亲对你……”我看了他一眼,狠下心说了一句:“当然累!我知道,因为我是个女孩!”他惊诧了一下,尔后对我的挖苦无奈地摇了摇头。也许我早就明白,自己的成长之路无限艰辛,命里注定我活得比别人累,但这有什么关系呢?我从不怨天,也不恨命,我甚至感恩我的存在,至少我是健全的人。父亲对我的种种,就让它们过去吧!我为自己而活!
在成长的路上,我也许磕磕绊绊,但我无悔。如今,我懂得:命运并非薄待了我,它让我比常人早一步品尝到了人生的磨难。我的人生也许不完美,但绝无欠缺;我的成长也许坎坷,但绝不空白!成长的滋味远不止以上三种,再多我也一一接受;人生目标,远不止心中那一个,再美我也始终如一。就让我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品味,不带消极色彩地去领悟那种种滋味吧!
(指导教师:陈建英)
写作感言
我是这样写《成长的滋味》的
我从小是在外婆家长大的,父母常年在外,对我的关怀甚少,因而外婆对我的影响很大。她一向严厉,说过:“人呢,要自爱,一切靠自己。”我明白。
后来父母离婚了,一切在平静中了结。不过还好,妈妈有个好妹妹——我的阿姨。她在我上初中时将我接到她家,尽心地照顾我。对她,我只有感激。
我曾对父母的离异有过怨恨。不过,我没有叛逆,只是选择冷眼旁观,他们与我交谈的时候,我也只是默不作声,从未出言嘲讽。拜他们所赐,我将一切看得很开。在同学老师面前,我永远是最开朗的。我有什么理由因为家庭生活的缘故来影响友情和师生情谊呢?
至于现在,那恨与怨早就烟消云散了吧!它们终究是敌不过骨肉亲情,敌不过血浓于水。也许在写下这篇文章的那一刻,我就舍弃了精神包袱,找到了一个宣泄口,倾吐了这十几年来心中的秘密,此刻,我生如夏花!
老师眼中
冯欣性格十分开朗,父母离异的阴影在她身上基本看不出来。她曾经说过这是大人的事,我不会就此而消沉。她对人很坦诚,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好朋友这次考试超过了她,她会说:“别得意,下次我要超过你。”好朋友语文不如她,她会积极传授自己学语文的方法。
作为班干部的她,是老师的好帮手,老师交给她的任务,她总是尽心尽力地去做。在学习上,她十分努力,她好学上进的精神总是感染着班里其他的同学。
感情丰富、能说会道的她,喜欢阅读,又十分勤奋,她应该天生就是学语文的料。(陈建英)
人生如一张白纸,成长中的点点滴滴都会在上面留下永难拭去的痕迹。但是,不论白纸上沾染了多少斑斑点点,我们依旧要走下去。毕竟,只有经历过,才会无憾人生。
——题记
仿佛,从我降临到尘世的那一刻起,上天就注定了我异于常人的命运。因此,我的成长必定比一般的人要坎坷得多。至少,在亲情上,我所得的,寥寥无几。
刚出生那会儿,父亲的笑容在见到我的一瞬,凝固了,只因——我是女孩。当初,我还不懂。直到后来,母亲不经意的一句话——“你呀,唉,都是你那父亲,固执得要命,从小到大,都没对你笑过。可是,谁让你是个姑娘呢?”一刹那,我突然明白了父亲每次见到我时的那种神情:冷漠,又带着些疏离。甚至有一次,当我见到邻居抱着儿子转圈儿,满心羡慕,要求不苟言笑的父亲也抱一抱我时,他蹙起眉头,不带感情的话语响起:“去,叫你妈抱,身上玩得这么脏!”那种表情,我至今难忘——深深厌恶。作为一个父亲,不仅不愿与自己的孩子亲近,竟然还对我感到厌恶——父亲,让我尝到了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种滋味——苦涩。
不久,父母就去了遥远的西安,我,则是留在了姥姥家。姥姥待我极好,但对我的要求也是异常地高。她总会在我入睡前,用一种近乎飘渺的声音自语:“丫头,你不要怪我对你严,你要努力,让你那不负责任的父亲看看,他不屑一顾的女儿的本事!”我在朦胧中点了点头,心中默默立誓——“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们另眼相看!”姥姥,使我品尝到了成长道路上的另一种滋味——坚强!
上了初中后,我寄住在了阿姨家中。阿姨是妈妈的妹妹,她不忍姥姥年纪大了还要照顾我,也不忍我一人独自生活,于是就将我接到她家。由于父亲的原因,我很早熟,我懂得如何不让心中的情感流露出来。所以,当冬天来临,我做作业直到深夜,脚已冻得失去知觉,阿姨半夜醒来,问我是否感觉冷时,我笑着说“不冷”,我不愿让她担心。她看着我,欲言又止,离开了。不一会儿,阿姨又回来了,手中多了个热水袋:“冬天,早点睡!”待她走后,我关上门,无力地靠在门上,冰冷的泪水无声地滑落……阿姨,实在不知道如何感谢你。每天凌晨你早早起床为我洗衣煮粥;我不止一次看到你洗衣后使劲搓着冻红的双手——母亲待我都不曾这般体贴入微……阿姨让我感受到了我那从不曾有过的深切的母爱。成长的第三种滋味——温暖,瞬间弥漫心扉。
阿姨曾对我说:“欣儿,你恨你父母么?我希望你别恨他们,虽然他们对你不是太关心,但带着恨意生活,很累。”她的一番话,问倒了我。我恨他们吗?也许,起初是有的吧?那天父亲回来给我买衣服时,问:“你生活很累吧?我和你母亲对你……”我看了他一眼,狠下心说了一句:“当然累!我知道,因为我是个女孩!”他惊诧了一下,尔后对我的挖苦无奈地摇了摇头。也许我早就明白,自己的成长之路无限艰辛,命里注定我活得比别人累,但这有什么关系呢?我从不怨天,也不恨命,我甚至感恩我的存在,至少我是健全的人。父亲对我的种种,就让它们过去吧!我为自己而活!
在成长的路上,我也许磕磕绊绊,但我无悔。如今,我懂得:命运并非薄待了我,它让我比常人早一步品尝到了人生的磨难。我的人生也许不完美,但绝无欠缺;我的成长也许坎坷,但绝不空白!成长的滋味远不止以上三种,再多我也一一接受;人生目标,远不止心中那一个,再美我也始终如一。就让我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品味,不带消极色彩地去领悟那种种滋味吧!
(指导教师:陈建英)
写作感言
我是这样写《成长的滋味》的
我从小是在外婆家长大的,父母常年在外,对我的关怀甚少,因而外婆对我的影响很大。她一向严厉,说过:“人呢,要自爱,一切靠自己。”我明白。
后来父母离婚了,一切在平静中了结。不过还好,妈妈有个好妹妹——我的阿姨。她在我上初中时将我接到她家,尽心地照顾我。对她,我只有感激。
我曾对父母的离异有过怨恨。不过,我没有叛逆,只是选择冷眼旁观,他们与我交谈的时候,我也只是默不作声,从未出言嘲讽。拜他们所赐,我将一切看得很开。在同学老师面前,我永远是最开朗的。我有什么理由因为家庭生活的缘故来影响友情和师生情谊呢?
至于现在,那恨与怨早就烟消云散了吧!它们终究是敌不过骨肉亲情,敌不过血浓于水。也许在写下这篇文章的那一刻,我就舍弃了精神包袱,找到了一个宣泄口,倾吐了这十几年来心中的秘密,此刻,我生如夏花!
老师眼中
冯欣性格十分开朗,父母离异的阴影在她身上基本看不出来。她曾经说过这是大人的事,我不会就此而消沉。她对人很坦诚,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好朋友这次考试超过了她,她会说:“别得意,下次我要超过你。”好朋友语文不如她,她会积极传授自己学语文的方法。
作为班干部的她,是老师的好帮手,老师交给她的任务,她总是尽心尽力地去做。在学习上,她十分努力,她好学上进的精神总是感染着班里其他的同学。
感情丰富、能说会道的她,喜欢阅读,又十分勤奋,她应该天生就是学语文的料。(陈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