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院校系部教学管理目标考核体系为学院教学管理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使教学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
【关键词】系部教学管理目标考核体系 科学化 规范化 制度化
一、职业院校系部管理责任目标考核的重要性
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能否得到保障,系部的教学组织、实施、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必须加强系部教学管理的目标考核,充分调动系部的积极性,发挥其内在潜力。
系部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基层单位,担负着各教学环节的组织安排及各项教学任务的实施,管理和考核等任务;承担着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工作;负责本系部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研室建设,对教师培训进修、教学水平、教学纪律、教学态度等方面的管理。
因此,加强系部教学管理,实施责任目标考核是职业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二、教学管理目标考核的形式
1、教学督导制度
由学校抽调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教学督导组,对主管教学副院长负责,以抽查听课、参与教学检查的形式,检查教师教学质量。
2、教学检查制度
对各系部执行教学文件、落实学校规章制度情况进行检查;由教务处提出教学检查意见,对教学各环节进行检查,结束后给出反馈意见,交教务处备案。这是目前各院校进行教学管理考核与评价的主要形式之一。
3、听课评教制度
由有关领导、教学管理部门、系部主任及相关教师成听课小组,进行听课、评课,开展公开课、教学观摩等活动。
4、学生评教制度
由教务处组织,采用问卷调查、学生座谈、给教师打分等,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业务水平、教学方法、教育手段、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
三、职业院校考核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的考核尚未形成规范和制度
(1)主要表现在主观性强,人为因素过多,定量分析不足,定性结论过多,存在偶然性和片面性。
(2)缺乏专业化的、健全的组织机构,以及科学可行的、有着自身特色的考核评价体系,学院各个总门没有发挥出考核监督的作用。
2、考核和评价观念落后
(1)评价多,监控少,缺乏监控意识。目前,各院校都有相应的评价手段,但缺少有效的监控措施。往往导致收集评价信息的难度加大,分析处理周期变长,难以形成制度化、经常化的评价体系。
(2)对考核和评价工作重视不够,只求其有,不求其质。评价数据缺乏科学的处理,评价方式单一,考核和评价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反映理论教学的指标多,实践教学的指标少,不能体现出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
四、系部教学管理目标考核的实施办法
1、常设机构考核与评价和相关部门考核与评价相结合
学院教学督导室、教务处,各系部督导室,这是实行教学管理目标考核的主要方面。
相关职能部门考核与评价包括:学院各职能部门,在期末和年终考核时对系部教学质量进行测评打分。
2、集中考核与评价和日常考核与评价相结合
(1)集中考核与评价主要包括:第一,开学前期各项准备工作情况检查。第二,期中教学检查。以监控和评价教学过程的组织情况、教学计划和教学环节的实施情况等。第三,期末和年终考核。
(2)日常考核与评价主要包括:教务处及系部对系部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教学纪律等日常工作和质量进行的不定期考核和评价。以上两种方式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考核与评价,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并责成有关系部及时解决,确保教学质量和正常的教学秩序。
3、定性考核与评价和定量考核与评价相结合
为了体现考核与评价的可比性,学院每学期组织必要的理论统考和技能测试,实行定量考核。通过对考试成绩的分析,充分反映出各系部教学质量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校外考核与评价和校内考核与评价相结合
校内考核与评价包括以上内容。校外考核与评价包括:由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统考,检查,评估;各系部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各专业的新生报考和入学报到率等。以此测评各系部的专业设置,专业教学质量,学生能力,水平等是否符合培养目标和要求,从而达到对系部教学管理目标考核的目的。
5、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
自我评价是指各系部对本部门教学质量进行的评价。互评是指各部门之间相互评价,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以测评对方的工作态度,工作效果等。
五、提高职业院校系部教学管理目标考核体系的认识
系部教学管理目标考核指标体系是为学院教学管理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使学院对教学管理更加可靠具体。加强了学院,各系部教学工作的管理,建立了科学的教学管理信息反馈系统,使教学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系部教学管理目标考核体系 科学化 规范化 制度化
一、职业院校系部管理责任目标考核的重要性
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能否得到保障,系部的教学组织、实施、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必须加强系部教学管理的目标考核,充分调动系部的积极性,发挥其内在潜力。
系部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基层单位,担负着各教学环节的组织安排及各项教学任务的实施,管理和考核等任务;承担着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工作;负责本系部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研室建设,对教师培训进修、教学水平、教学纪律、教学态度等方面的管理。
因此,加强系部教学管理,实施责任目标考核是职业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二、教学管理目标考核的形式
1、教学督导制度
由学校抽调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教学督导组,对主管教学副院长负责,以抽查听课、参与教学检查的形式,检查教师教学质量。
2、教学检查制度
对各系部执行教学文件、落实学校规章制度情况进行检查;由教务处提出教学检查意见,对教学各环节进行检查,结束后给出反馈意见,交教务处备案。这是目前各院校进行教学管理考核与评价的主要形式之一。
3、听课评教制度
由有关领导、教学管理部门、系部主任及相关教师成听课小组,进行听课、评课,开展公开课、教学观摩等活动。
4、学生评教制度
由教务处组织,采用问卷调查、学生座谈、给教师打分等,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业务水平、教学方法、教育手段、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
三、职业院校考核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的考核尚未形成规范和制度
(1)主要表现在主观性强,人为因素过多,定量分析不足,定性结论过多,存在偶然性和片面性。
(2)缺乏专业化的、健全的组织机构,以及科学可行的、有着自身特色的考核评价体系,学院各个总门没有发挥出考核监督的作用。
2、考核和评价观念落后
(1)评价多,监控少,缺乏监控意识。目前,各院校都有相应的评价手段,但缺少有效的监控措施。往往导致收集评价信息的难度加大,分析处理周期变长,难以形成制度化、经常化的评价体系。
(2)对考核和评价工作重视不够,只求其有,不求其质。评价数据缺乏科学的处理,评价方式单一,考核和评价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反映理论教学的指标多,实践教学的指标少,不能体现出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
四、系部教学管理目标考核的实施办法
1、常设机构考核与评价和相关部门考核与评价相结合
学院教学督导室、教务处,各系部督导室,这是实行教学管理目标考核的主要方面。
相关职能部门考核与评价包括:学院各职能部门,在期末和年终考核时对系部教学质量进行测评打分。
2、集中考核与评价和日常考核与评价相结合
(1)集中考核与评价主要包括:第一,开学前期各项准备工作情况检查。第二,期中教学检查。以监控和评价教学过程的组织情况、教学计划和教学环节的实施情况等。第三,期末和年终考核。
(2)日常考核与评价主要包括:教务处及系部对系部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教学纪律等日常工作和质量进行的不定期考核和评价。以上两种方式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考核与评价,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并责成有关系部及时解决,确保教学质量和正常的教学秩序。
3、定性考核与评价和定量考核与评价相结合
为了体现考核与评价的可比性,学院每学期组织必要的理论统考和技能测试,实行定量考核。通过对考试成绩的分析,充分反映出各系部教学质量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校外考核与评价和校内考核与评价相结合
校内考核与评价包括以上内容。校外考核与评价包括:由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统考,检查,评估;各系部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各专业的新生报考和入学报到率等。以此测评各系部的专业设置,专业教学质量,学生能力,水平等是否符合培养目标和要求,从而达到对系部教学管理目标考核的目的。
5、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
自我评价是指各系部对本部门教学质量进行的评价。互评是指各部门之间相互评价,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以测评对方的工作态度,工作效果等。
五、提高职业院校系部教学管理目标考核体系的认识
系部教学管理目标考核指标体系是为学院教学管理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使学院对教学管理更加可靠具体。加强了学院,各系部教学工作的管理,建立了科学的教学管理信息反馈系统,使教学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