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小说中的现实意义形成小说主题多元化思维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ong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说家在作品中往往深入地揭露社会问题、人性特点,给人们以重大的启示。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放开思维,合理想象,即使是异想天开也无可厚非;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深入挖掘小说中的现实意义,从而形成小说主题多元化思维的格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笔者以苏教版九年级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教与学为例,做出探讨。
  【关键词】坚守信用;现实意义;人性特点;多元思维
  《我的叔叔于勒》是世界著名作家莫泊桑先生的短篇经典小说,其情节简单,但内涵非常丰富,耐人寻味,充分体现了人性的特点。现将我的教学新思路和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简单呈现如下:
  教学新思路:课文教学分两课时分析。第一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阅读内容,借助语文工具书,解除生字词及其释义,查阅参考资料,初步整体感知全文,分析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于勒还是菲利普夫妇,及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第二课时,师生共同探讨,认真品味揣摩,深入挖掘小说对青少年学生的现实指导意义,让学生畅所欲言,最后进行总结归纳。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整理如下:
  学生甲:我个人认为“约瑟夫不应该给他叔叔于勒钱。”(大家听了都显得很惊讶)
  教 师:为什么呢?能给大家解释清楚吗?
  学生甲从容不迫,娓娓道来:于勒并不值得别人同情,尽管他狼狈不堪,这是由他自己一手造成的——文中写道:“他行为不正,糟蹋钱,把自己应得的那份遗产花得一干二净,还大大占用了父亲的那份”,后来“他被打发到美洲后,也曾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又成了乞丐一样穷困潦倒的水手。”
  教 师:那么,你从于勒的这段经历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学生甲:俗话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于勒的悲剧正是由他挥金如土的性格决定的。
  教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棒!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钱财,把钱呀都用在“刀刃上”,大力发扬勤俭节约的道德风尚。
  学生乙:我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了“人要坚守信用”的道理——于勒曾经写了两封信给他的哥哥菲利普,第一封信说他赚了点儿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第二封信写道:“我发了财,就会回来”,从船长的话中我推论于勒在美洲确实发了财,但他并没有遵守诺言。
  教 师:这正如《论语》中说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要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学生丙:我从文中悟出了一个与“钱财”密切相关的道理,不知有没有人愿意了解其中的秘密?(学生翘首以待)
  教 师:还会对同学使用“欲擒故纵”法,别再卖关子了吧。
  学生丙:家长经常教导我们钱要省着用,但是我发现“钱财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
  教 师:虽然有点儿离经背道的嫌疑,很有新意,请继续。
  学生丙:菲利普一家十年来生活没有发生改变,大家想过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家样样都要节省,如: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
  学生丁: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不接受邀请是节省的表现,正说明菲利普一家会过日子。
  学生丙(滑稽地):非也非也。请吃饭是结交朋友的方式之一,有一首歌唱得好,“朋友多了路好走”,而菲利普一家呢,交际圈太狭窄,除了他们的兄弟于勒外,哪有什么朋友?难怪没有出路。
  教 师:说得很有道理,社会交际能力非常重要,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家卡耐基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成功15%靠他的专业知识,85%依靠他的交际能力。”搞好交际确实非常重要,是改变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生戊(困惑不解):既叫我们节省,又叫我们去搞交际,这不是有点儿矛盾吗?
  学生丙(继续补充):这“省”字是“少”加上“目”,本意是少了一只眼目,过分的节省可以理解为“缺少眼光的行为”;节约不同于节省;赚字是“贝”字加上“兼”,“贝”古代就是钱财,“兼”是翻倍、加倍的意思,在“倍道兼行”、“日夜兼程”等词语中也是这种意思;合起来“赚”字就是“使钱财倍增”;文中写于勒也曾经“赚”了点儿钱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说:“钱财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同学掌声雷动)
  教 师:真是独到的见解,非常精辟!还有哪位要表达自己的看法?
  学生己:于勒一生是不幸的,但我认为菲利普一家则更不幸,我认为他们更值得人们去同情与深思。
  教 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菲利普一家则更不幸,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学生己:菲利普工作很努力,全家都很节省,结果一直都在贫困线上徘徊。当他们发现沦为乞丐、衣衫褴褛的于勒就在自己面前时,心情该是多么沉重!菲利普夫人几乎丧失理智而咆哮起来也是可以理解的,紫色的阴影正是他们沮丧心情的写照。
  教 师:这位同学谈得非常有道理。下面请大家分析、讨论造成菲利普一家如此悲剧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庚: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态度是随着于勒有没有钱而变化的,信奉“金钱至上”的理论使他们人性扭曲,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相认。态度决定一切,难怪如此悲惨。
  学生辛:“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天下”。但是菲利普一家一直墨守成规,我想不知改变这是造成他们贫穷的原因。
  学生壬:菲利普一家把实现各种计划的希望都寄托在于勒身上,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并付诸实践。
  教 师:对,我想这才是造成菲利普一家最根本的原因。世界著名的演講家德士特·耶格先生说过:“别把梦想建立在别人身上,只有自己才能兑现梦想。”
  课堂总结与归纳:一方面《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主题呈现出多元化格局:1.“金钱至上”使人性扭曲;2.“性格决定命运”;3.“钱财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4.“想大才能做大”;5.“别把梦想建立在别人身上,只有自己才能兑现梦想。”……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分析、思考问题、探索新思维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科学的金钱观、消费观。
  (编辑:刘婷婷)
其他文献
【摘要】“留”“憺”出自“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一句,取于《九歌》中的《山鬼》篇。笔者在分析之后得出“留”为“为……而留”“等待”之义,“憺”应理解为“怅”更佳。  【关键词】留;憺;灵修;山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留”“憺”出自“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一句,取于屈原《九歌》中的《山鬼》篇。现在通行的学生教材,如《古代汉语》《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均
【摘要】语文课堂应从学情分析出发,体现语文课堂的儿童味;从目标的制定出发,突显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提升语文课堂的生长味;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有滋有味。  【关键词】语文课堂;儿童味;语文味;生长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中,教师如何引领孩子挖掘文本的育人的价值,下面就我执教《小池塘》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滋味。  一、从学情分析出发,体现语文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实践中,必须紧密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因课定教”,同时还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生定教”。本文提出积极推进因生制宜的教学路子,尊重个性差异推开“因材施教”的教学路子,积极综合班级群体特点推开“因班制宜”的教学路子。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以学定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民素质教育的提出与深入贯彻,新课程教学改
【摘要】新时期,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初中语文教学就显得越来越重要。重视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消除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厌学情绪,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我们当前语文教师的责任。因此,新时期,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铭记自身责任,重视课堂,提高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课堂;平等;反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新时期,优质课堂教学应该从教材入手,
【摘要】中职学前专业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来支持。笔者结合中职学前教育的教学实践,以《学前专业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设置的研究》的课题为例,探讨中职学前专业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设置,在研究过程中注重解决实际教学操作性不强、教学和实际需求相脱节等问题,并取得了切实有效的进展。  【关键词】中职;学前专业;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
【摘要】教师要善于在不同的阅读阶段,根据不同的目标,指导学生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动起笔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提高学生理解感悟能力与表达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实践性”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语文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读、写、听、说等活动。笔者在本文所说的“动起笔来”是指“写”,不仅指写作,还包括阅读过程中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理念指出,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途径应该做到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注重所阅读文本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阅读能力在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要真正让微信“微阅读”成为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的一大途径,首先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地事先阅读。  【关键词】微信“微阅读”;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初中生语文阅读的能力如果仅仅通过课文范例的解读来
【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高中语文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积累少”或“零积累”现象,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具体的做法,以期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关键词】读;写;听;说;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给他儿子谈怎样学写诗时说的一句话:“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同理,要学好语文,不仅要在课堂上多下功夫,更重要的是在课外苦下功夫,
【摘要】作文是正常人的正常行为,作文教学要尊重写作主体个性,要让学生把作文当作自己的生活,充分地利用乡土资源,师生共构一个读书和生活交融的课堂。  【关键词】作文个性化;作文生活化;共构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是最具个性化的教学,成功的教学必须是融共性与个性于一体的教学。怎样回答农村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弄清他们到底最怕什么,希望得到怎样的帮助?农村小学语文教
【摘要】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是教育中的一部分,这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有极大地帮助,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爱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班主任,光有爱心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班级管理千头万绪,突发事件令人防不胜防,未成年人行为反复多变,班主任事务繁多。所以,在班级管理中要讲究情感的艺术,使班主任工作得到最大限度的轻松、愉快。我认为情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