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会计制度和准则的日趋完善以及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新问题的出现,对施工企业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文从三大方面详细分析了新形势下施工企业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新形势;会计人员;素质;能力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1)08-63-02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激烈,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企业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客观上管理难度大,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之部分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低,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出现了“资产不实、成本不实、盈亏不实”的“三不”现象,提供的信息不能满足企业决策的需要。
施工企业财会人员的品德及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财会工作质量,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因此,研究和改善施工企业财会队伍质量建设是强化经济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那么,在新形势下,施工企业会计人员应具备哪些素质,才为企业领导出谋划策、当好企业的管家呢?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财务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与社会事业越发展,财务工作越重要,作为“反映、监督与控制”财务运行的主体,会计人员责任重大,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在知识经济时代显的尤为重要,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主要包括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依法办事、参与管理、强化服务、提高技能和服务社会。其中诚实守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根本和核心。正如朱 基总理所要求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帐”。会计职业道德是社会对会计人员在意识形态上的一种要求,是一种心灵上的约束,会计人员要把它转化为内在信念和内在品质,加强职业道德的自律性并在会计行为中真正体现出来。
二、扎实的专业素质
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知识,这些知识给会计人员以正确的思维方法,使之能比较好的把握经济形势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1、必须熟练掌握会计及相关专业知识,会计人员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便是会计账簿和报表,企业的一切活动和经营情况都在会计账目中有所体现。
2、必须具备一定的政策水平,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应当关注宏观政策,把握重大会计政策出台的背景、意义、原则和理念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必须具备与会计工作密切相关的财政、税收、金融、证券、法律、外语、计算机等知识。
3、作为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只掌握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全面了解本行业生产特点和流程,要熟悉工程造价的审核、预决算书的编制及审核、建筑材料的审价标准和工程完工程度的测算方法,这样才能对成本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只有具备了这些专业知识,才能从较高的视角上把握财会工作的运行规律,才能根据客观环境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三、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1、要有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各种层出不穷的新知识,学习能力成为一项基本能力。要广泛涉猎,大量阅读,这是知识更新的重要途径,只有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跟上知识更新的节奏,才能与时代潮流同步。与此同时,会计人员更应具有创新能力,我国会计改革在不断深入,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会计人员要有危机感、紧迫感,树立发展开放意识,以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和新的理财环境,这样才能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2、要有较强的财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会计人员的一项基本功,在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不是获取信息的能力,而是对信息的整理分析能力及快速做出反应的能力。会计人员要从较高的视角上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把握财务工作的运行规律。在分析的同时,还应善于整理、综合、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3、要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从一定角度讲,企业与工商、税务、银行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财务、会计方面的关系。会计人员是否具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亲和能力、一定的公关能力、快速的沟通能力都直接关系其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
4、要有预测和决策能力。会计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和监控,及时准确地预测经济前景,提出各种经济备选方案,拟定各项经济计划,从而使会计的事后反映变为事前的预测分析,切实起到当家理财的作用,成为决策参谋助手,使会计人员的效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5、要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这种适用性包括心理调控能力的适应和专业工作能力的适应。会计工作本身对内要和本单位上至领导下至普通员工进行广泛的工作交往,对外要和税务、银行等相关部门进行业务联系,企业业务的发展,财会政策的变更都对会计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都要求会计人员具备控制情绪的能力,克服困难的意志,接人待物的宽容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
6、具备新的工作手段的运用能力。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在会计工作中的广泛运用,会计工作的条件和手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会计管理软件层出不穷,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信息革命带来的是会计工作手段的不断创新,从“会计电算化”到“网络财务”,代表了会计工作手段的发展方向。会计专业人才则必须具备新的会计工作手段的运用能力。
7、要有防范风险的能力。会计人员对宏观风险的认识与防范,对微观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成为会计专业人才的重要职能。会计控制职能包括风险控制,财政部新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明确要求各单位针对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会计专业人才只有具有风险管理控制能力,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上运筹帷幄,有效地维护国家、单位的经济利益和资产安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法例和观点不断与国际趋同,会计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施工企业会计人员应该通过多种学习途径,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成为精通会计业务、通晓会计基本理论,熟悉国际会计商务惯例,了解世界主要会计模式,并懂外语和计算机的国际型、复合型会计人才,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形势,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舒淑萍.知识经济时代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几条途径[J].财政监督,2005,(06).
[2]王丽霞.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8,(10).
[3]虞晓峰.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J].安徽水利财会,2009,(02).
作者简介:
孙东潮,就职于太原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关键词:新形势;会计人员;素质;能力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1)08-63-02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激烈,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企业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客观上管理难度大,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之部分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低,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出现了“资产不实、成本不实、盈亏不实”的“三不”现象,提供的信息不能满足企业决策的需要。
施工企业财会人员的品德及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财会工作质量,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因此,研究和改善施工企业财会队伍质量建设是强化经济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那么,在新形势下,施工企业会计人员应具备哪些素质,才为企业领导出谋划策、当好企业的管家呢?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财务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与社会事业越发展,财务工作越重要,作为“反映、监督与控制”财务运行的主体,会计人员责任重大,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在知识经济时代显的尤为重要,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主要包括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依法办事、参与管理、强化服务、提高技能和服务社会。其中诚实守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根本和核心。正如朱 基总理所要求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帐”。会计职业道德是社会对会计人员在意识形态上的一种要求,是一种心灵上的约束,会计人员要把它转化为内在信念和内在品质,加强职业道德的自律性并在会计行为中真正体现出来。
二、扎实的专业素质
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知识,这些知识给会计人员以正确的思维方法,使之能比较好的把握经济形势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1、必须熟练掌握会计及相关专业知识,会计人员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便是会计账簿和报表,企业的一切活动和经营情况都在会计账目中有所体现。
2、必须具备一定的政策水平,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应当关注宏观政策,把握重大会计政策出台的背景、意义、原则和理念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必须具备与会计工作密切相关的财政、税收、金融、证券、法律、外语、计算机等知识。
3、作为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只掌握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全面了解本行业生产特点和流程,要熟悉工程造价的审核、预决算书的编制及审核、建筑材料的审价标准和工程完工程度的测算方法,这样才能对成本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只有具备了这些专业知识,才能从较高的视角上把握财会工作的运行规律,才能根据客观环境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三、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1、要有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各种层出不穷的新知识,学习能力成为一项基本能力。要广泛涉猎,大量阅读,这是知识更新的重要途径,只有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跟上知识更新的节奏,才能与时代潮流同步。与此同时,会计人员更应具有创新能力,我国会计改革在不断深入,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会计人员要有危机感、紧迫感,树立发展开放意识,以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和新的理财环境,这样才能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2、要有较强的财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会计人员的一项基本功,在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不是获取信息的能力,而是对信息的整理分析能力及快速做出反应的能力。会计人员要从较高的视角上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把握财务工作的运行规律。在分析的同时,还应善于整理、综合、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3、要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从一定角度讲,企业与工商、税务、银行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财务、会计方面的关系。会计人员是否具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亲和能力、一定的公关能力、快速的沟通能力都直接关系其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
4、要有预测和决策能力。会计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和监控,及时准确地预测经济前景,提出各种经济备选方案,拟定各项经济计划,从而使会计的事后反映变为事前的预测分析,切实起到当家理财的作用,成为决策参谋助手,使会计人员的效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5、要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这种适用性包括心理调控能力的适应和专业工作能力的适应。会计工作本身对内要和本单位上至领导下至普通员工进行广泛的工作交往,对外要和税务、银行等相关部门进行业务联系,企业业务的发展,财会政策的变更都对会计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都要求会计人员具备控制情绪的能力,克服困难的意志,接人待物的宽容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
6、具备新的工作手段的运用能力。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在会计工作中的广泛运用,会计工作的条件和手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会计管理软件层出不穷,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信息革命带来的是会计工作手段的不断创新,从“会计电算化”到“网络财务”,代表了会计工作手段的发展方向。会计专业人才则必须具备新的会计工作手段的运用能力。
7、要有防范风险的能力。会计人员对宏观风险的认识与防范,对微观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成为会计专业人才的重要职能。会计控制职能包括风险控制,财政部新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明确要求各单位针对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会计专业人才只有具有风险管理控制能力,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上运筹帷幄,有效地维护国家、单位的经济利益和资产安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法例和观点不断与国际趋同,会计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施工企业会计人员应该通过多种学习途径,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成为精通会计业务、通晓会计基本理论,熟悉国际会计商务惯例,了解世界主要会计模式,并懂外语和计算机的国际型、复合型会计人才,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形势,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舒淑萍.知识经济时代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几条途径[J].财政监督,2005,(06).
[2]王丽霞.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8,(10).
[3]虞晓峰.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J].安徽水利财会,2009,(02).
作者简介:
孙东潮,就职于太原市市政工程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