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小学英语课堂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教学活动。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必须是以最少的时间投入以及师生的有效付出,来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效;预习;情境;合作
高效课堂是时下课堂教学的主流,那么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呢?本文立足当前教育现状,依据相关理论及实践经验,探讨了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有效预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课前预习能为高效课堂铺桥搭路。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各种有声学习工具随手可得,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力不断提升,所以英语学科的预习不再是单纯地看看课文、抄抄单词了。如在进行“购物”单元教学时,询问物品价格是课时的重难点,涉及数字,货币单位等,围绕这些可以设计具体的预习要求:1.旧知复习。默写所学数词;2.新词预习。指导学生利用有声学习工具跟读,找出数词的规律,设法记忆生词;3.句型预习。在新词预习及图画提示下了解对话内容,模仿朗读,并试着背诵课文;4.拓展预习。小朋友一定有过购物的经验,有哪些常用的句子,请试着用英语写下来。
有了这些框架,学生们的预习就更有的放矢了。通过一系列的复习旧知和预习新知的预学,大部分学生在课前已基本解决简单的生词,课堂上教师只须引导学生总结整数词的拼写规律,对难词的用法进行讲解,跳出以生词的机械拼读打发第一课时的传统教学模式,腾出更多的时间解决句型难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新知运用和语言实践。所以,有效的课前预习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创设情境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
“Tell me, I forget; Show me ,I remember;Involve me, I understand.”可见如果新时代的教师仍然沉迷于“满堂灌”教学,只能使教与学渐行渐远。只有让同学们浸泡在一定的语境当中,积极参与各项课堂活动,学生才能学有所得。情境教学把刻板的教与学融化在多彩的真情实景中,在活跃的氛围中激发学习热情,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找到有效学习的捷径。
又如在进行“问路”单元学习时,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动画过程,生动直观地呈现对话;接着,对课件进行消音处理,开展时下深受孩子们欢迎的“趣配音”活动。这样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课文的主角,在身临其境中既解决了知识点又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了锻炼。这也为下一步的创设情境,自编对话做好铺垫。教师分别在教室的不同方位贴上城市里一些极受孩子欢迎的店名,如Xinhua Bookshop, ABL. Restaurant, Movie Theater等,让学生分小组用空课桌或椅子来表示街道进行问路的练习。它需要学生把所学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编出合理的交际对话。实践证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亲身体验,领悟知识,能进一步提高他们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实现课堂高效。
三、合作学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小组合作学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因为目前我们仍然是四五十人的大班额教学,教师的精力与关注度毕竟是有限的,而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动手实践,在互助互学中能高效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其合作形式主要有:
1.合作学习词汇。词汇是英语学习必须掌握的一项最基本的要素。但由于课时紧,班额大,教师难以细化到每一个学生的发音准确与否。这时,教师就可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先逐一检查小组长的发音;然后由小组长在限定时间内组织小组成员学习与正音;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词汇竞赛。这样,通过以生带生的形式,既能扩大课堂活动的参与面,提升优生的学习成就感及组织力,又能减轻学困生的心理负担。而且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为了小组的集体荣誉,组长及组员们对组内唯一的学困生总会帮扶到位,最后实现全面提高学习效率。在这过程中,组员之间相互正音、相互考核,小组内热火朝天地背单词成为课堂常态。
2.合作表演对话。在课文教学时,如果只有教师喋喋不休地讲解,学生会感到乏味。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它能够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大大提高个人学习热情和小组合作效果。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自从角色扮演走进课堂,学生们从过去机械地学,无趣地读转变为积极演练,争先恐后地要展示他们的演练成果。实现这一喜人变化,学习小组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包括組内齐读正音与角色分工;接着是演练阶段。由于角色的分配是自主选择或集体商量的结果,所以容易引起情感共鸣。一旦角色确定,各人课后总会积极上网络学习平台反复跟读,想方设法背好台词,过去羞于开口的学困生捂住耳朵努力背词的情景屡见不鲜。学生们都盼望着每周一次的表演课。在课前十分钟老师到位时,不少小组已经在教室内、阳台上围圈开始了自主演练;最后是展示阶段,也是小组各施其法的时候。他们会为了让故事扮演更具场景性而自带各种道具。此外,还可以选用抽签、小组PK等形式决定上台小组,使展示更富挑战性。
3.合作归纳知识。在语法教学方面,分学生小组归纳及教师总结两步走。如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教学。首先,简单教授课本上出现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音和义;接着,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并小组讨论归纳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变化规律;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big—bigger--biggest, expensive—more expensive---most expensive, good—better—best,完善学生的归纳;最后,出示几组比较特殊的词,让学生们根据规律进行变化。对于师生共同归纳出的知识点,学生们印象更深,记忆更牢,运用也更好。
4.合作英文写作。写作是英语学习中难度最大的一关,导致很多同学搔头弄耳。在写作教学时,如果恰当运用小组合作,情况会另见一般。在仿写My last summer holiday时,安排以下小组任务:(1)自主思考。先让学生独立读题,考虑时态并列出合适的短语。(2)以说促写。小组内分享看法,鼓励优生按Who, When, Where, What进行组内提问题。(3)教师点拨。教师强调时态,提示连词和感叹句的使用。(4)独立写作。(5)组内互改。五个步骤下来,描述各自精彩暑假的短文层出不穷,拼写及语法错误也会大大减少,连从没交过作文本的学困生也能写出三到五个简单句,合作学习的力量实在让人惊喜。
构建高效课堂是英语课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有效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投入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合作学习,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这是新课改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师生共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8)
【关键词】高效;预习;情境;合作
高效课堂是时下课堂教学的主流,那么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呢?本文立足当前教育现状,依据相关理论及实践经验,探讨了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有效预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课前预习能为高效课堂铺桥搭路。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各种有声学习工具随手可得,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力不断提升,所以英语学科的预习不再是单纯地看看课文、抄抄单词了。如在进行“购物”单元教学时,询问物品价格是课时的重难点,涉及数字,货币单位等,围绕这些可以设计具体的预习要求:1.旧知复习。默写所学数词;2.新词预习。指导学生利用有声学习工具跟读,找出数词的规律,设法记忆生词;3.句型预习。在新词预习及图画提示下了解对话内容,模仿朗读,并试着背诵课文;4.拓展预习。小朋友一定有过购物的经验,有哪些常用的句子,请试着用英语写下来。
有了这些框架,学生们的预习就更有的放矢了。通过一系列的复习旧知和预习新知的预学,大部分学生在课前已基本解决简单的生词,课堂上教师只须引导学生总结整数词的拼写规律,对难词的用法进行讲解,跳出以生词的机械拼读打发第一课时的传统教学模式,腾出更多的时间解决句型难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新知运用和语言实践。所以,有效的课前预习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创设情境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
“Tell me, I forget; Show me ,I remember;Involve me, I understand.”可见如果新时代的教师仍然沉迷于“满堂灌”教学,只能使教与学渐行渐远。只有让同学们浸泡在一定的语境当中,积极参与各项课堂活动,学生才能学有所得。情境教学把刻板的教与学融化在多彩的真情实景中,在活跃的氛围中激发学习热情,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找到有效学习的捷径。
又如在进行“问路”单元学习时,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动画过程,生动直观地呈现对话;接着,对课件进行消音处理,开展时下深受孩子们欢迎的“趣配音”活动。这样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课文的主角,在身临其境中既解决了知识点又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了锻炼。这也为下一步的创设情境,自编对话做好铺垫。教师分别在教室的不同方位贴上城市里一些极受孩子欢迎的店名,如Xinhua Bookshop, ABL. Restaurant, Movie Theater等,让学生分小组用空课桌或椅子来表示街道进行问路的练习。它需要学生把所学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编出合理的交际对话。实践证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亲身体验,领悟知识,能进一步提高他们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实现课堂高效。
三、合作学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小组合作学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因为目前我们仍然是四五十人的大班额教学,教师的精力与关注度毕竟是有限的,而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动手实践,在互助互学中能高效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其合作形式主要有:
1.合作学习词汇。词汇是英语学习必须掌握的一项最基本的要素。但由于课时紧,班额大,教师难以细化到每一个学生的发音准确与否。这时,教师就可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先逐一检查小组长的发音;然后由小组长在限定时间内组织小组成员学习与正音;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词汇竞赛。这样,通过以生带生的形式,既能扩大课堂活动的参与面,提升优生的学习成就感及组织力,又能减轻学困生的心理负担。而且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为了小组的集体荣誉,组长及组员们对组内唯一的学困生总会帮扶到位,最后实现全面提高学习效率。在这过程中,组员之间相互正音、相互考核,小组内热火朝天地背单词成为课堂常态。
2.合作表演对话。在课文教学时,如果只有教师喋喋不休地讲解,学生会感到乏味。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它能够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大大提高个人学习热情和小组合作效果。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自从角色扮演走进课堂,学生们从过去机械地学,无趣地读转变为积极演练,争先恐后地要展示他们的演练成果。实现这一喜人变化,学习小组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包括組内齐读正音与角色分工;接着是演练阶段。由于角色的分配是自主选择或集体商量的结果,所以容易引起情感共鸣。一旦角色确定,各人课后总会积极上网络学习平台反复跟读,想方设法背好台词,过去羞于开口的学困生捂住耳朵努力背词的情景屡见不鲜。学生们都盼望着每周一次的表演课。在课前十分钟老师到位时,不少小组已经在教室内、阳台上围圈开始了自主演练;最后是展示阶段,也是小组各施其法的时候。他们会为了让故事扮演更具场景性而自带各种道具。此外,还可以选用抽签、小组PK等形式决定上台小组,使展示更富挑战性。
3.合作归纳知识。在语法教学方面,分学生小组归纳及教师总结两步走。如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教学。首先,简单教授课本上出现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音和义;接着,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并小组讨论归纳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变化规律;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big—bigger--biggest, expensive—more expensive---most expensive, good—better—best,完善学生的归纳;最后,出示几组比较特殊的词,让学生们根据规律进行变化。对于师生共同归纳出的知识点,学生们印象更深,记忆更牢,运用也更好。
4.合作英文写作。写作是英语学习中难度最大的一关,导致很多同学搔头弄耳。在写作教学时,如果恰当运用小组合作,情况会另见一般。在仿写My last summer holiday时,安排以下小组任务:(1)自主思考。先让学生独立读题,考虑时态并列出合适的短语。(2)以说促写。小组内分享看法,鼓励优生按Who, When, Where, What进行组内提问题。(3)教师点拨。教师强调时态,提示连词和感叹句的使用。(4)独立写作。(5)组内互改。五个步骤下来,描述各自精彩暑假的短文层出不穷,拼写及语法错误也会大大减少,连从没交过作文本的学困生也能写出三到五个简单句,合作学习的力量实在让人惊喜。
构建高效课堂是英语课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有效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投入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合作学习,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这是新课改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师生共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