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人老得快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喜欢看西方小说,通俗小说更是看得津津有味,从中品出不一样的生活模式。
  有一部法国小说叫《莎拉的钥匙》——有同名电影兴许更出名——说的是一位女记者,不畏艰险,探究“二战”期间法国政府如何把纳粹小孩送进集中营的故事。故事自有其微言大义,让我感兴趣的是女记者身份的设置:45岁,有孕在身。丈夫不想要这个孩子,她却坚持要生下来——哪怕代价是失去婚姻。探究即将到终点的时候,她遇到了当年受害者的家属,两人一见钟情,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即将来到世界上的孩子和被残酷剥夺了的孩子,形成鲜明对照,但让我三观“哇”一下被刷新的是:我之前从未在文学作品中见过这么高龄的女主角,并且状态是“恋爱中”。这个年纪不都是美人迟暮了吗?在人生舞台上,不应该饰演德高望重的大姐或者睿智的女修道院长吗?当然更可能是永怀情伤的变态中年女,被伤害被遗弃,对年轻貌美的女主角怀着深深嫉恨之情……
  另一部让我惊骇的小说是《龙文身的女孩》。也有同名电影,而且是两部。电影是大工业制作,一切有碍观瞻的东西皆被清除得干干净净,但原著就重口味太多了:男主角米克尔是世俗社会里的大英雄——但他有一位已婚的情人。而且那位情人婚姻幸福,丈夫完全接受她的外遇,也容忍这位“小三”的存在。米克尔在岛上遇到45岁的西西里亚——还是45岁,于是便有一段缠绵艳遇。书中多次说道:“米克尔一生喜欢比自己年长的女性,随着他自己的年纪越来越大,对方的年纪也随之水涨船高……”
  什么?45岁还值得爱,还可爱?难道不是皮肤松弛、头发斑白、眼睛下面全是遮不掉的蝴蝶斑吗?在以“年轻就是美”的中国读者眼中,简直不可思议。
  45岁的中国女人在做什么?
  我家对面有一座老年大学,我妈在里面学太极拳。有一天,她拿着招生简章对我说:“你也去报名吧。”我大吃一惊:“我离老还有些年吧?”我妈说:“可以的,40岁以上、好多内退的女人都在学呢。”我拗不过我妈,也是贪图学费便宜,去了一趟——大开眼界:有很多看着很优雅的女士,脸如桃花,装扮得体。当我问及年纪时,她们答:“老了,快50了。”我立时深受刺激。
  转了一圈,还是下不了报名的决心:40岁就该修身养性,退到城市生活的边缘,不能去泡吧、旅游、赚钱包括恋爱吗?看看老年大学的课目设置:舞蹈、音乐、宠物护理、养花、围棋、书法……都是有益身心的活动,但透着那么仙风道骨,那么退隐江湖。唯一跟钱沾边的课程是:炒股。我最后一狠心,走了。
  这件事让我省思,让我观察周围的人们。当然在职场第一线厮杀的中年女人多的是,但也有很多四五十岁就慢慢地进入半退休、退休阶段,回家帮小孩带小孩去了……
  很多年前我在一本书里看到了一个观点,解释了“女性更年期的来由”。书中说道:“其他哺乳类动物都没有更年期,会一直保持生育力至死方休,只有人类有一个很明显的女性更年期,丧失生育机能的女性还会活很长时间。”给出的解释是:人类的婴儿生来弱小,抚养困难,年轻女性难以独力抚养婴儿长大,需要年长有过生育经验的女性的帮助——而后者如果自己还有生育力,则做不到这么舍己为人。个体牺牲自己,成全大的物种。这个说法我很难认同,但我也承认它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这就是我看到的我们身边的现实。
  升级为外婆的女人们,责无旁贷,肩负起育孙大任:不能再上班了——赚的钱还不够月子中心和月嫂的;不能再过清闲生活了——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哪里还有这闲情逸致;必须顺应女儿或者媳妇的教育理念——她是丫鬟佩钥匙,当家做不得主。如果孩子在外地,现在又不流行把孩子送回老家,毫无疑问,她过去。如果丈夫还在上班,那就两地分居——夫妻情谊在这时要服从大局。
  当然了,未必完全如此。有些外婆或奶奶只出钱不出力;有些够自私,硬是撒手不管;也有些儿女够硬气,自己撑下来……但不管怎么样,长辈替儿女辈带小孩,是常态。
  中国始终是发展中国家,就业市场竞争极其激烈。尤其对产育期女性来说更加如此,无论育儿专家如何说:“做3年全职母亲,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但什么岗位会空置3年,给你重返的机会?许多女性开始以为是暂别职场,后来却不得不发出“我们回不去了”的悲呼。如果她想力争上进,或者仅仅是想不掉队,她的家人——尤其是母亲,义不容辞得帮助她。为此,她们得让自己迅速老去,不追求名利双收,不渴慕男欢女爱,自己作为人、作为女人的部分急速缩小到近乎零,唯有如此,才能全心全意实现“大后盾”这一人生角色。而老人在某种意义上,不再是人。
  多少明星歌手在访谈中说过:“我怀念我的姥姥/奶奶,她从小把我带大……”这背后的无限心酸,还年轻的他们,不懂。■
  (摘自《羊城晚报》) (责编 苏郎)
其他文献
每每听到别人甜甜蜜蜜地说起老公,小暖的眼里便流露出艳羡的目光,心里却恨恨地埋怨起自己的男人。别人的老公是那么善解人意,只有自己的男人,从来不知道她心里想的是什么。  春天,街上一片姹紫嫣红,那一个个薄衣短袖的女子,像一朵朵火烧云。男人情不自禁地赞叹,瞅瞅他眼窝里射出来的色光,便知道在浮想联翩了。但这些联想却跟她没有关系。男人把钱包捂得紧紧的,连一句温暖的话也没有。她真想马上飞进商场,褪下老气横秋的
在阿富汗喀布尔,5岁的阿富汗小男孩扬穆尔塔扎在网络上走红:他身穿用塑料袋自制的梅西阿根廷10号球衣,站在荒凉土地上的身影让人心生怜悯。如今,穆尔塔扎的夢想成真了——梅西将亲笔签名阿根廷10号战袍,送给了穆尔塔扎!
一男一女相亲后。  男:我请你看电影吧。  女:不熟悉的男人请我看电影,我不会随便答应,这对女人来说太吃亏。  男:那你请我呀,我不怕吃亏。
N月前,我们都被一则中国式相亲价目表刷屏,相亲鄙视链油然而生:男性直接以资产来排序,而女性则排序为:北京户口 貌美如花>貌美如花>容貌一般>女博士>。  前几天又看到一篇文章,说什么朋友圈也有鄙视链,让读者对号入座(以下排序由高到低):冷漠看戏呵呵哒;咖啡看书性冷淡;日常晒娃秀恩爱;自拍美颜九张图;晒包晒吃爱炫富;求赞求投票求转发;微商代购晒转账;谣言鸡汤震惊了。  这让我想到了一些朋友圈文化:“
打岔  某日,同事们聚在一起聊天,说起悬塔塔最近表现反常,会不会是名花有主?周总奇怪地说:“痛苦?我看悬塔塔最近面如满月,容光焕发,怎么会痛苦?”办公室安静了一秒钟之后,瞬间被笑声填满。这是神一样的打岔呀!  本命年  相主任在同事们面前“秀”他新买的红内衣。  芳庭:“男人家还穿红的。”  相主任:“今年是我的本命年!”  豆姐:“一头老‘羊’!”  相主任暴跳:“谁说我老了!人家是1991年的
来点“任性”   也许是从小成长环境的缘故,父母对我各方面的严格要求,使我养成了凡事求稳、按部就班的性格。比如说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也都习惯于先制定计划,再去实施。大家都夸我是一个踏实的人。但这在爱情中有些行不通,女朋友常常说我生活一板一眼,没有乐趣,可我觉得规划好一切并没有什么不妥啊。  天水 小刘   美国华盛顿州贝林汉基督教小学在非节假日和休息日时,突然宣布为孩子们放假一天,理由简单
曾经有一位3岁孩子的妈妈给我写信,信中说,丈夫经常打骂她,令她苦不堪言。可是现在有了孩子,为了不让孩子受苦,她只能一直忍下去,不敢吭声。  丈夫打骂她的行为,早在两人恋爱后不久就显现出来了。只是当时她考虑到,刚刚恋爱几个月就分手,同事和朋友不知道会怎样看待自己?因为怕影响不好,所以她一直忍气吞声,想过一阵子再看看。  可过了一阵子,等她见了家长,觉得男方的家长很通情达理,如果这时候离开他会让对方的
——不要再把“老了”挂嘴边  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和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联合研究发现,感觉自己比同龄人老的人,在进入老年阶段后,更有可能生病住院。  研究者从美国的3项研究中,选取分析了1万多名成年人健康调查数据,参与者年龄从24~102岁不等。在每个样本群中,研究者询问了每位参与者他们的主观年龄,填写调查问卷,评价自己的精神状态。在评估了年龄、性别、种族和教育程度等因素后,结果发现,感觉自己比实际年
朋友是一个特别有情趣的人。每次到她的办公室,我都有意外的发现。一个小枯树桩,她做成一个小摆件放在桌子上;一朵小花,她也能养得娇艳动人。  今天,我又惊喜地发现她的桌子上摆放着一张不大的硬纸板,白色的,上面画了彩虹的样子,一道道、一格格的。硬纸板旁边放着一个小纸盒,纸盒里放着五颜六色的迷你贴片。有些不同颜色的贴片已经被贴在无色的彩虹上了,彩虹渐渐有了雏形。  我呵呵笑:“你又开始做粘贴画了,还是抽象
我在公园和大爺下象棋,有点紧张。走了第一步后,大爷沉默了很久说:“你是新手吧?”  我说:“大爷,你怎么知道?”  大爷说:“我在这玩了几年,第一步走帅的真不多。”  我说:“不是应该让领导先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