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月追星长征人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我是江西南昌人,祖父是当地著名的中医,他留给后辈的祖训是“宁存千卷书,不置万亩田”。父亲谢哲孙精通金融会计学,在江西银行界颇有声望,他给我们的教导是“读万卷诗书,学一技之长”。母亲郑寿微淳朴善良相夫教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可以说,我生活在一个生活比较优裕的书香门第家庭。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我们家庭的宁静,在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日子里,我们也像千百万中国人一样四处流浪、艰辛备尝,最后总算在当时国民政府的陪都重庆安顿下来。此时家道中落,所以我在重庆青木关中学读书的费用全是借的钱。1942年,我报考的西南联大、中央大学都来了录取通知书,但苦于囊中羞涩,只好选读了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现台湾中正理工大学的前身),因为那个学校各项费用全免,而且师资力量雄厚,设施先进,生活条件也很好。学制五年,我是造兵系(武器制造)第九期的。
  
  2
  
  
  1946年我大学毕业,1947年初被分到沈阳兵工厂,当时叫90兵工厂。那个厂子很大,原来是张作霖的兵工厂,后来日本人又加以扩建,设立了几个分厂。苏联红军进入东北以后,厂子里的大部分机械设备、精密检测仪器都被他们给拆走了,但一些拆不动的笨重机器:水压机、锻压机床、吊车和变压器等还是留了下来,当时那些设备在我们看来还是很先进的。总厂厂长是陈修和少将,他是陈毅元帅的叔辈兄弟,人很好。我被分配2分厂(解放后改为724厂),主要从事60迫击炮弹和120迫击炮弹的生产。此时解放军已经逼近沈阳,局面很乱,工厂也停产了,我们都住在陈修和的别墅里,他对我们讲:“我能走你们跟我走,我走不了你们也走不了,我哥哥是共产党的高级将领,你们就听我的吧。”1948年沈阳就解放了。由于我们都戴着国民党徽的技术军官帽子,所以被解放军押到一个师部里,不过对我们也还客气。这时何长工同志(时任东北重工业局局长)通过胡伦同志找到了我们,胡伦同志说:“你们都是技术兵,没打过仗,愿意留下参加革命的,我们很欢迎,不愿意的发给路费回家。”何长工是个很爱惜人才的领导干部,对我们很好。后来我回原厂当技术员,按团级干部待遇。当时正实行供给制,我们吃中灶,八人一桌四菜一汤,比原来吃得好多了,工人是大灶(大锅饭)。那时有两件事我记得很清楚,挺有意思的,说给大家听听。
  
  3
  
  一次在某处仓库里,我发现了许多印着英文的箱子,看守仓库的解放军不知道是什么,我仔细一看,原来是美军的军用野战口粮(援蒋物资)。我找了一辆大卡车,就拉了回去。口粮分早中晚三种,荤素搭配,挺好吃的,早餐盒里还有香烟,足见二战时美军的后勤供应就很不错了。
  何长工同志是东北局的高级干部,他有一辆小汽车,是原东北剿总副司令官卫立煌的专车,美国造的,很漂亮,而且还是无极变速的,这在当时是极少见的。可没有人会开,因为车上标识都是英文。我在大学英文很好,一看就明白了,于是就成了何长工的专职司机,每天也和他一起吃小灶,鸡鸭鱼肉特好。开了15天,何长工笑着说:“你还是回工厂当技术员吧,我可用不起你这个团级驾驶员。”
  
  4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以后,从前线反聩回来的地面作战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打击美军坦克。因为当时我军坦克很少,反坦克武器主要依靠炸药包、手雷。志愿军反坦克伤亡很大,平均击毁一辆坦克要付出伤亡一个班战士的代价。美军坦克经常成三五辆队列、互相交叉掩护以防我军迫近袭击(把炸药包塞到履带处)。所以前线迫切需要一种能在较远距离上打击坦克的武器。这时原国民党兵工总署火箭科技正(总工程师)徐兰如由南京分配到我们这里。徐兰如先生曾留学美国,对固体火箭喷气理论有很深的造诣,他还从美国带回一册“喷气原理”的杂志,我把它借来原文抄了一遍,这对于我日后从事火箭技术工作帮助是很大的。
  
  由于战争的紧急需要,徐兰如率先研制成功135式多喷口旋转稳定火箭弹,效果良好,随即投入批量生产。紧接着我研制了241式单喷口尾翼稳定火箭弹,该弹吸取了缴获的美制90式火箭弹的优点,构造比135式更加简单,飞行稳定,准确性也有相应提高,垂直破甲达100毫米以上。1951年,我荣获“沈阳市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由于当时我国沿海许多岛屿尚未解放,为了登岛作战,必须有一种适合船载的火箭炮(因为线膛火炮后坐力太大,不能放在临时征招的普通民船上使用)。所以我主持设计了506式6管火箭排炮,这种火炮很轻便,可以拆开由人背或畜力驮运,发射徐兰如设计的488式火箭弹,射程达6 000米,火力很猛。在此基础上改进的火箭炮在朝鲜战场、解放一江山岛、越南的奠边府战役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以上火箭弹所采用的空心装药技术和固体推进喷气技术(推进剂由硝化棉压制而成),现在看起来算不了什么,但在当时是很先进的。
  原先我们厂生产大口径的炮弹,都是将TNT炸药熔化后浇铸到弹头内,但这种方法工艺复杂、成品率低,生产效率也低。在苏联专家米留申的协助下,我采用将TNT加温到80℃,成半融可塑状用螺杆旋转压入弹内的方法获得成功,大大提高了各项技术指标,每天三班生产可达2 400发。以后这种方法推广到全国许多兵工厂。2002年我回沈阳724厂参观,他们仍在使用这种方法。同时我又设计了车间水泥钢筋安全防护墙、轻型屋顶、喷水灭火及送排风系统等一整套相关防护安全设施,有力地保障了生产安全。
  
  5
  
  当时724厂在全国兵工系统内名气是蛮大的,因此国家和军队领导人都来过,现在回想起来挺有意思的。
  1951年毛主席访问苏联归来,到我厂视察,由厂长陪同。那天在车间里,我正躺在一门506火箭炮发射架的底部,调整“分电盘”(控制发射顺序的装置)一双脚还露在外面,厂长跟我很熟,可他居然没叫我一声出来见主席,后来我知道了抱怨厂长好几次。厂长说,他也是太紧张给忘了。那时,毛主席的形象在人民心目中实在是太高大了。
  
  还有一次刘少奇同志要来厂观看TNT装药生产线,为了绝对保证安全,我们把TNT换成红糖,从外观质感上看,红糖和TNT还挺像的。少奇同志参观完以后,车间把一个装着红糖的“炮弹”送给了我,结果我吃了好几个月的红糖。
  1956年陈赓大将来我厂检查工作,厂里指派我陪同,由于我不认识陈赓,结果出了“岔子”。那天,陈赓在8名警卫的护卫下,来到我们车间门口。那些警卫个个人高马大、挎着驳壳枪,很威猛。可其中有人还叼着烟,我一看就急了,马上命令他们“缴械”,没收烟火,要知道这车间里都是炮弹,出了事那还了得!在车间里陈赓一面仔细地看,一面问我火箭弹的各项技术参数,我都以厂子有规定,保密不能讲来回答,一来二去,陈赓急了,“你对我还保密?找你们的厂长党委书记说话!”车间实验室里有一部电话,我打电话到厂部,这才知道是陈赓大将,可先前他们只讲是哈军工的人来检查。陈赓参观完车间之后,又询问了我关于发展火箭技术的问题。我说从目前情况来看,德国在二战时期发展的V-2火箭是一种不可抗拒的武器,陈赓很吃惊。我就把V-2的详细技术参数向他做了介绍,并建议我们也应该发展这样的武器。陈赓大将一直在认真听我讲,并让我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他的笔记本上。最后他说你到北京工作吧,我说不去(那时我的工资已是250元,当时猪肉才二三毛钱一斤。而且724厂的福利各方面都很好,当然,这些我没好意思和陈赓同志讲)。他一听我不愿去,有些生气,“训”了我有十几分钟,我也只好同意了。我问他到北京什么地方,干什么工作,他都说:“你不用管,到时候就知道了!”
其他文献
2006年7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成立40周年纪念日。第二炮兵是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同类部队在苏联/俄罗斯被称为“战略火箭军(兵)”,在美国类似于美国空军的“战略空军”。第二炮兵以地地战略导弹为主要装备,担负战略核反击任务,在《200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海军、空军三个军种和第二炮兵一个独立兵种组成”。这说明它与俄罗斯战略火箭兵、航天兵和空降兵类似,属于独立兵种
一度让整个世界捏了一把冷汗的土耳其击落苏-24事件,目前已经尘埃落定。至少,看上去是如此。今日世人对中东局势的关注焦点,已从俄罗斯和土耳其之间的剑拔弩张,转移到了沙特和伊朗之间因处决什叶派教士而引发的钩心斗角。由叙利亚内战引发的中东乱局,仿佛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然而,细心的观察家不会忘记,就在2015年12月29日,沙特和土耳其宣布两国之间成立了一个高级别的战略合作委员会,沙特通讯社援引沙特
2008年8月27日,是中国航空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50年前,我国自行设计、制造成功并大量装备部队的第一种飞机——初教-6飞机首飞成功。她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已从修理、仿制飞机发展到自行设计、制造飞机的新阶段。  初教-6是一种安装活塞式发动机的串列双座初级教练机,主要供空、海军航校训练新飞行员,用于各种飞行科目的初级训练。设计之初,它被称为初教-1,代号102号机,后被命名为“红专502
2006年度的新鲜语汇之中,有几个是需要有人指点一番才能明白的比如“二环十三邮”,比如“开博”……信息量越来越大的时候,人们明白的却似乎愈来愈少就军事装备领域2006深一脚、浅一脚的日子而言,多半亦是相同景致和平是争取来的,不是企盼来的永远信服强者,这个世界和我们的社会莫不如此。如果把发展与和平当作两个砝码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发展的份量大了,那么和平的地位也就上升了。回首2006年,依然是繁星闪耀
近代中国著名的爱国志士薛福成(1838~1894年)曾写过一篇《物性相制》的短文,淋漓尽致地描绘了生物界中的以弱胜强:“一蜈蚣,盘旋蚓穴上。蚓匿穴中,忽探首拔去蜈蚣一足。蜈蚣怒,欲入穴,而穴小不能容。正彷徨旋绕,蚓复乘间拔其足。阅一时许,则蜈蚣已无一足,身虽未死,而不能动,横卧于地,如僵蚕焉。蚓乃公然出穴,噬其腹而吸食之。”而今美国大兵在伊拉克的遭遇与此颇有些相似。隐匿在各种有利发射位置的反美武装
纳粹德国Me-163是世界上第一种参加实战的火箭动力飞机;世界上第一种投入战斗的无尾飞机:二战中飞行速度及爬升速度世界第一的战斗机。    前卫设计    一战后,德国以发展民用航空的名义成立了德国滑翔机研究所(DFS),在该所的掩护下从事各种飞行器的设计研究,其中亚历山大·里比施博士专注于无尾翼飞机的设计。1936年,德国航空部(RLM)订购了第一架里比施的无尾翼机,编号为DFS-39,准备搭配
对于士兵而言,在战场上吃到热气腾腾的饭菜将极大地鼓舞士气,增强战斗力。而未来高技术战争,作战节奏快、战役间隙短、部队机动频繁的特点越来越突出,炊事装备,如班排野战炊具、炊事车、主副食加工车等作业模式已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而且,战场的复杂情况容易导致参战人员精神极度紧张、食欲和消化机能减退、适应和反应能力下降。因此,如何在战场极端条件下保证参战官兵吃到热食已成为战场饮食保障的重要需求,自加热
2016年初,据俄罗斯国防部有关人士称,2015年俄罗斯空军演习数量增加了三分之一。但是,再多的演习也难以替代实战演练,而真实的战场,总会有意外和危险。2015年11月24日,一架俄罗斯苏-24战机被土耳其F-16战机击落,坠落在位于叙利亚西北部的拉卡基亚山区。最近在叙利亚战场大秀肌肉的俄罗斯,居然在土叙边境地区挨了土耳其一记闷棍。  在西方国家眼中,俄罗斯虽承袭了苏联军队的衣钵,但其纵横捭阖的北
C919,是我国自行研发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单通道干线客机,也是我国大飞机计划中的重要一环。2017年5月5日,万众瞩目的C919也终于展翅飞翔。  在注册号为B-001A的C919首架机腾空而起的那一刻,笔者和现场的所有人一样振臂欢呼,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与骄傲——因为,中国人自己研发生产的飞机产品序列中又迎来了全新的一个大伙伴,祖国的天空中又多了一款美丽的民用干线客机!  
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在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伴随着共和国的礼炮声,横空出世。70余载长空砺剑、风雨兼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捍卫了祖国领空的主权,为国家繁荣昌盛支撑起一片和平天空。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芳华。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深刻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人民空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发展,就没有如今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悍战力。  致敬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