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上,面对认知程度、技能水平有一定差异的学生,尊重和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使用不同的“锦囊妙计”来帮扶,显得尤为重要。《一起来滑草》是一节偏重工程实践的科学课,针对实验技能存在差异的学生,在尊重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我用三个“锦囊”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差异化教学。
本课以“滑草”这一真实情境引入,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掌握的实验技能,完成“改进和制作一个安全好用的滑草板”的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科学课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训练,不同学生对于不同实验技能的掌握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在课堂上帮助有差异的学生完成同一任务,是我面临的一个挑战。
一、课前调研,显露差异
为了了解学生在实践技能方面的差异,我在教学之前进行了充分调研。我采用问卷调查法、一对一实验操作法,对30名学生进行了前测,发现学生的实验技能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在实验设计方面存在问题;二是实验设计技能良好,但在实验材料选择方面存在问题;三是实验设计、材料选择技能良好,但对陌生工具的使用存在问题。
二、提供“锦囊”,有效帮扶
基于学生的差异,我设计了三种不同的“锦囊”,在学生需要时,提供给他们,给予一定的帮扶。课堂环节如下:
我布置完任务后,与学生进行谈话交流,提示学生若在设计实验、材料准备、工具使用等方面需要帮助时,可以到我这里领取相应的“锦囊”。随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设计方案,然后在材料区领取材料,完成改造滑草板的任务。
实验设计“锦囊”:
1.先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改进木板,制作好后进行实验。
2.每次下滑的高度要一致。
3.要让滑草板自然下落,不能用手推。
4.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到人坐在滑草板上真实的场景。
材料选择“锦囊”:
1.小明说:玻璃摸上去很光滑,说不定可以用来滑草。
2.小东说:上个暑假,我用纸板滑过沙。
3.小李说:我们用的包书皮也挺光滑的,而且可以直接贴在木板上。
4.小吕说:我的铅笔盒是铁做的,能从草上滑下来,不如在木块上加一个铁板?
5.小梅说:可以像小马拉车一样,在板子前面挂上重物,前端变重了,自然就滑下来啦。
工具使用“锦囊”:
1.胶枪使用示意图(可黏贴玻璃板、金属板)
按下扳机开始出胶
2.双面胶可用来黏贴较薄的材料。
3.剪刀可以帮助你进一步改进你所需要的材料。
4.砂纸可以帮助你打磨木块。
三、课后汇报,思维碰撞
学生在三个“锦囊”的帮扶下,都制作和改进了属于自己的滑草板。但即使有了“锦囊”的帮扶,学生设计制作的滑草板在功能、外观、精致程度上,仍存在差异。课后,我利用小组汇报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看中学,碰撞思维,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
四、反思与启示
有效开展前测是有效实施差异化教学的前提。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但對于本课所需的实验操作技能,显然是有差异的。课前调研、前测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更加有效地选择教学路径和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差异化教学的本质是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本课中,学生依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了不同的实验设计,在交流时我们发现,学生在实验设计的方法、材料的选择和工具的使用上,有不同的需求。我提供的“锦囊”,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不同的学生。
在汇报交流时,应当营造安全、和谐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全班同学进行思维碰撞,这样,有助于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本课以“滑草”这一真实情境引入,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掌握的实验技能,完成“改进和制作一个安全好用的滑草板”的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科学课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训练,不同学生对于不同实验技能的掌握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在课堂上帮助有差异的学生完成同一任务,是我面临的一个挑战。
一、课前调研,显露差异
为了了解学生在实践技能方面的差异,我在教学之前进行了充分调研。我采用问卷调查法、一对一实验操作法,对30名学生进行了前测,发现学生的实验技能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在实验设计方面存在问题;二是实验设计技能良好,但在实验材料选择方面存在问题;三是实验设计、材料选择技能良好,但对陌生工具的使用存在问题。
二、提供“锦囊”,有效帮扶
基于学生的差异,我设计了三种不同的“锦囊”,在学生需要时,提供给他们,给予一定的帮扶。课堂环节如下:
我布置完任务后,与学生进行谈话交流,提示学生若在设计实验、材料准备、工具使用等方面需要帮助时,可以到我这里领取相应的“锦囊”。随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设计方案,然后在材料区领取材料,完成改造滑草板的任务。
实验设计“锦囊”:
1.先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改进木板,制作好后进行实验。
2.每次下滑的高度要一致。
3.要让滑草板自然下落,不能用手推。
4.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到人坐在滑草板上真实的场景。
材料选择“锦囊”:
1.小明说:玻璃摸上去很光滑,说不定可以用来滑草。
2.小东说:上个暑假,我用纸板滑过沙。
3.小李说:我们用的包书皮也挺光滑的,而且可以直接贴在木板上。
4.小吕说:我的铅笔盒是铁做的,能从草上滑下来,不如在木块上加一个铁板?
5.小梅说:可以像小马拉车一样,在板子前面挂上重物,前端变重了,自然就滑下来啦。
工具使用“锦囊”:
1.胶枪使用示意图(可黏贴玻璃板、金属板)
按下扳机开始出胶
2.双面胶可用来黏贴较薄的材料。
3.剪刀可以帮助你进一步改进你所需要的材料。
4.砂纸可以帮助你打磨木块。
三、课后汇报,思维碰撞
学生在三个“锦囊”的帮扶下,都制作和改进了属于自己的滑草板。但即使有了“锦囊”的帮扶,学生设计制作的滑草板在功能、外观、精致程度上,仍存在差异。课后,我利用小组汇报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看中学,碰撞思维,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
四、反思与启示
有效开展前测是有效实施差异化教学的前提。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但對于本课所需的实验操作技能,显然是有差异的。课前调研、前测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更加有效地选择教学路径和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差异化教学的本质是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本课中,学生依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了不同的实验设计,在交流时我们发现,学生在实验设计的方法、材料的选择和工具的使用上,有不同的需求。我提供的“锦囊”,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不同的学生。
在汇报交流时,应当营造安全、和谐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全班同学进行思维碰撞,这样,有助于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