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领导上下沟通的艺术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位名人说过,领导者的工作有60%是用在各方面的沟通上。沟通是一个优秀团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也是领导者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对于中层领导来说,沟通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中层干部职务不高,权力不大,管人不多,但面对的领导多,直接处理的具体事情多。因此,只有沟通好与上级和下级的关系,才能得到上上下下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为所在部门完成工作目标、创先争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与上级领导沟通的艺术
  中层干部要想与上级领导相处和谐、愉快,取得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关心和支持,就必须充分掌握与上级的沟通艺术。
  与上级交往要适度,切忌恭维与盲从。下级尊重领导,维护领导权威是基本的组织原则,希望得到下重是领导者的普遍心理,不等于恭维,正常的上下级关系是建立在尊重领导、支持工作和维护威信上;服从而不盲从。下级服从上级是领导者实现领导的基本条件,是上下导的基本条件;是上下级关系的基本原则。即使领导的决策、做法有错误或个人对领导有不同意见,下级也应该服从上级,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向领导者阐明问的严重性或在实际行动上有保留、修正和变通。
  做事情要顾全大局,考虑整体与全面。苏轼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所处的位置不同,往往看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不相同。因此,上下级之间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常常会在对问题的看法与处理上产生矛盾。但作为中层领导,决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不去考虑与之相联系的整体工作,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顾全大局,做好工作,并让领导满意。只有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看成是整体工作的一部分,才能比较好地化解与上级领导在看问题和处理问题上的矛盾,才会有协作意识,才会出色地完成任务。
  创造性地执行上级领导的指示,不要消极被动地对待工作。有人认为,下级就是听吆喝的,上级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其他与己无关。这种人上班就等待命令,如果领导没有给他安排什么事,那他就会坐着喝茶、看报、聊天、打哈欠,这是种消极、被动对待工作的表现,往往导致工作停滞不前。由于上级领导所制定的工作方针、计划、要求一般都是比较笼统的,因此下级必须在领会这些方针、计划、要求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也是下级工作水平、能力的主要体现。
  与下级职工的沟通艺术
  要营造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沟通好与下级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上级对下级沟通工作要遵循公正、平等、民主、信任的原则。
  应正确对待与“亲者”、“疏者”的关系。所谓“亲者”是指与领导观点相近,接触较多者;“疏者”是指反对自己或有不同意见者。成功的领导者应以一种超然的、不受感情羁绊的方式来对待与下属之间的关系。领导者要与下属打成一片,赤诚相见,对下属不分亲疏,爱护团结,一视同仁。因此,对待“亲者”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要正确对待“疏者”。领导应该看到,“疏者”往往是自己避免犯”和使自己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要客观、公正地对待“疏者”,应有将’疏者”当作治疗自己各种弱点、缺点的药的气魄。
  处事要以尊重为前提。虽然,上下级所处的位置不相同,但是,从人的权利角度来说,二者是平等的。因此,上级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应该以尊重为原则,特别是要尊重下属的人格尊严,以礼相待,同时也要尊重下级的进取精神。尊重往往可以维护下级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下属对团队更具有归属感,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团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对下属之间的纠纷要公平、公正处理,即一碗水端平。单位同志之间,天天相处在一起,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纠纷,这些矛盾和纠纷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往往影响工作,甚至会带来严重后果。领导者要沟通好这些关系,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彼此退让方式。就是迫使矛盾的双方各自退让一步,达成彼此可以接受的协议,这是解决双方冲突非常常见的万法。二是等待时机方式。这是指解决冲突的条件还不成熟,需要维持现状,等待时机再予解决。如果采取强加于人的做法,常常会使矛盾激化,隔阂加深,损害感情,产生不良后果。三是迂回前进方式。这是说在特定条件下,对一些无原则的纠纷采取含糊的处理办法,或者对某种冲突的解决可作出一些必要的退让和妥协。
其他文献
过去三十多年,飘洋过海去留学,成为亿万中国家庭的梦想,然而最近几年,中国家庭开始从新审视这项曾经引以为豪的行为。在激流勇进的留学三十年中,国际化人才培养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新现象,留学生教育质量发生严重“两极分化”;留学移民“高烧难退”,留学人才影响力渐显;教育转型重塑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格局,由“单点突破”走向“四面开花”和互联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开始深度融合。这些新特点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国际化人才教育
近年来的大学新任校长就职演说,相比过去少了套话、官话,多了不少“干货”,也因此成为社会舆论观察大学校长办学理念的窗口。过去几年中,多位大学新任校长因在就职演说中明确表态不再申请新课题,不申报成果奖项而广受赞誉,因为其中传递出校长职业化的重要信息——新任校长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着更加清晰的定位。这也是所有新任校长就职演说的一个基调,即做“职业化校长”。  校长的重要职责就是管好一所学校,营造良好的教
摘 要:辅导员素质高低对学生能否成才影响巨大。本文以问卷数据为依托探讨目前上海民办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指出:上海民办高校辅导员以年轻人为主,有很强的进取心,但管理学生方式方法上有待改进,对工作少有归属感等。社会、民办高校上级主管部门和举办者以及辅导员自身等必须多方联动方能改变现状,最终为学生成才服务。  关键词:学生成才;民办高校辅导员;素质  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辅导员群
我一向主张家长给孩子留下充分的成长空间,尊重孩子的心理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毫无原则地放任娇惯。有的家长跟我说:“我并非一定要让孩子达到我的什么期望。但孩子养成了难以容忍的坏毛病,比如沉溺于网络、手机中不能自拔。不强制不行!”  孩子陷于网络、手机而不能自拔的,是我的学生中最普遍的现象。这些东西对有些孩子来说,如同毒瘾一样戒不了,最终严重影响到学业,乃至高中毕业呆在家里无所事事。甚至有些学霸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