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无铅PTC的研制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ji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NBT作为居里温度移动剂制备了高温无铅PTC。研究了NBT掺杂比例对无铅高温PTC阻温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BT有效提高了PTC的居里温度,NBT比铅的移动效果大大提高,样品性能较好,但是掺杂比例超过0.5%后,PTC半导化困难。无氧环境以及较低的烧成温度有助于改善其半导化程度。
其他文献
我国的民间吉祥题材源远流长。早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有“吉利、康祥”、“羊”(祥)、“鹿”(乐)、“龙”等文字。在汉代的青铜镜上出现“大乐贵富”、“千秋万岁”、“
紫砂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紫砂文化和茶文化一起融入人们的生活,并与之息息相关,历史上各时期的人文精神也借此得以体现。历代文人关于紫砂的吟咏也不绝于史料记载,“小石冷泉
城市和谐文化建设是广东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战场,它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性选择。突出城市文化的岭南特色,强化城市文化的人文内涵,通过内
摘要:新工科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如何融入专业知识,合理选择案例教学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重点。该文从单片机C语言编程作为切入点,优化课程案例教学,提高學生的动手能力和编程思想,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良好的支撑。  关键词:新工科;程序设计;单片机;C语言编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5-0158-02  1
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故有“方匪一式,圆不一相”之称谓.这是自古至今无数艺人毕智穷工、苦苦探寻、不断实践的成果积累。紫砂壶艺的根深深地扎在民间.却又能在高雅的艺术殿堂里
紫砂作为一门传承数百年的民间艺术,与时代文化融合不断发展,这是它的艺术生命力之所在。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当代各种艺术思潮不断"冲击"着现代紫砂陶艺的发展,而传统紫砂艺术
论述了虚拟设计在陶瓷设计中具有的优势:真实性、交互性、积极性,从适用范围、制作成本、工艺创新等方面分析了虚拟设计的作用及特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化应用,"互联网+教育"的教学实践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新的网络媒介在为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技术便利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产生心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