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中STEM理念下的家园劳动教育探索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sil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希望,要求小学校园当中的家园劳动教育要在STEM理念之下展开与进行,帮助小学生打好扎实的科技、技术、工程等等知识的基础,进一步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将校园当中的全部学生都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本文主要对小学教学当中STEM理念下的教学劳动教育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以做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学 STEM理念 家园劳动教育
  伴随着我国社会高速的发展和经济持续的增长,对于社会当中的人才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要求每一位人才都要具备极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能够在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小学教学当中的家园劳动教育是培养未来劳动人才的基础,其主要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能够让小学生进行生产劳动,其实是想让小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慢慢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劳动素养,进一步地提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能力。基于此,本文下面将对小学教学中的STEM理念下的家园劳动教育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1 STEM教育的含义分析
  改革开放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时间,我们国家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和突飞猛进”八个字来形容,尤其是在新时代大背景之下,互联网、生物技术等等高新技术应运而生,社会变革也从未停下发展的脚步,陈旧的劳动形态慢慢地消失了。所以在进行家园劳动教育展开的过程当中,学校一定要具备前瞻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与高速发展时代下所提出来的要求相符合、相一致。
  STEM教学理念主要是提倡跨学科的教育与整合,运用多形式、多样化的知识与内容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STEM教育理念,遵循趣味性、协作性等等原则。家园劳动教育将真实的生活场景作为了基础和依托,帮助学生应用学科交叉知识去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与其他的同学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在互相帮助当中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2 小学教學中STEM理念下的家园劳动教育内容
  2.1 课程目标的设置
  当老师在进行家园劳动教育目标设计的过程当中,首先老师需要对于学生日常的情况、特点、年龄等等各方面进行仔细地分析和研究,之后按照不同年龄来进行划分,并需要与学科内容相结合,将劳动时间作为学科理论教学的辅助与补充。
  在小学教学当中进行家园劳动教育,主要是以体验为主,例如:孵化与饲养一只小鸡、对于科学技术内容等等初步的了解等,以此来激发出学生对于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并帮助学生运用自己在课堂当中所学习到的知识,更好地解决自然现象和相关的问题,加深对于科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发现学习和社会生产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2.2 课程主要内容与实施
  小学生多以研究和学习的方式参与到了家园劳动教育过程当中来,活动的时间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限制,所以要尽量避免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完成相关的项目,并需要将大问题科学、合理地分为多个小问题,之后将其中最具特点和价值的问题筛选出来,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的进行研究,运用多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达到老师所设计的教育目的和目标。
  在家园劳动教育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因为小学生的学习经历、进度等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老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与安排,以满足学生的要求为其宗旨。
  2.3 课程评价
  对于评价指标来说,要运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二者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在相辅相成当中共同地完成评价,并从根本上防止出现先关注重点放在最终结果而不关注实际过程的问题,不与学生是否取得了解决问题的成功而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而是需要关注小学生是否与其他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与配合,是否从失败当中获得了相关的经验来进行相关的评价。
  对于评价的过程来说,需要运用自己评价、互相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自己评价的主要内容就是将反思作为了要点;互相评价主要是从小组当中各个学生的角度真实地反映出参加活动的热情和团队合作的实际情况。而他人评价主要是从老师的角度来对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价。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教学中STEM理念之下的家园劳动教育在展开的过程当中,不是要教会小学生某一项实际的技能,而是将STEM教育理念加入到家园劳动教育过程当中去,培养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的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另外,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还会不断的对于科学的概念加深理解和印象,帮助学生激发出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与热情,给小学生的内心深处种上一颗“奉献社会与祖国”的种子,并将学生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余清臣. 面向生态文明的技术教育创新:培育技术训化素养[J]. 南京社会科学,2019(01):141-148.
  [2] 安平. STEM教育融入高职机械设计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J].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9,13(01):61-64.
  [3] 林夕宝,余景波,周鹏.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探讨[J].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18(03):19-24.
其他文献
摘 要:探讨在《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科学安排思政教育内容,合理设计思政教育方法,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关键词:食品分析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做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
摘 要:目前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存在考核指标重科研轻教学、激励方式重物质轻精神、绩效工资分配缺乏弹性与激励性、绩效考核结果缺乏应用的问题,高校需要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全面改革与优化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探索构建“重实绩、重贡献”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高校教师 绩效考核 激励机制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
摘 要:互联网时代下,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对各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互联网时代下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特点进行总结,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高职英语开展信息化教学需要做的准备,并对互联网时代下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进行了设计,希望可以对同类型英语教学改革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英语 信息化教学 教学模式  在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被应用在课程改
摘 要:开展“双创”教育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而双创教育的开展就必须要与专业课相融合,围绕专业课开展双创教育,学生的创新思路和动力才会更为明确。学前教育作为高职院校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自身就具备双创教育天然优势,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就更应注重学前教育的双创教育。  关键词:高职 学前教育 双创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开张创新创业教育第一要点笔者认为应精准围绕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系统性引入创新创业理念;
摘 要:如今,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正在走向多元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可以通过计算机科学和技术轻松解决。随着更多的便利,计算机知识已经成为每个人工作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在中等职业学院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本文从分析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入手,着重研究如何有效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关键词:
摘 要:随着国家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小学美术学科的新教师规模迅速壮大,为了使新入职教师尽早适应教学、完成专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新教师的快速成长,我们积极探索出校本灵活培养和教师个人自主研修有机结合、形成合力,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入职 小学美术教师 专业发展 培养策略  近年来由于新学校的增加和学校的规模扩大,美术教师队伍迅速壮大,学校和教研组应重视探索积极的培养策略,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