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心房颤动(房颤)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和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增多而升高。房颤的发生发展与心房结构重构和电重构有关,但其潜在的机制尚不
【机 构】
:
天津市心血管病离子与分子机能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房颤动(房颤)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和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增多而升高。房颤的发生发展与心房结构重构和电重构有关,但其潜在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线粒体是心脏的能量工厂,在肌质网、肌丝和T管周围形成复杂的网络系统,在细胞能量代谢、信号转导、氧化还原状态的控制以及细胞凋亡方面有重要作用。线粒体功能障碍会影响细胞膜离子通道及转运体的能量供应,导致心律失常发生。最近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障碍与房颤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将探讨线粒体功能障碍与房颤的关系。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可修调低功耗基准电压源。为适应低功耗集成电路应用,该设计采用共源共栅结构代替传统的放大器结构,使基准电压源的功耗大大降低;为克服由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工艺
以邻溴苯胺和1-叔丁基氧羰基-氮杂环丁烷-3-甲酸为原料,经酸胺缩合反应、加保护基、α-芳基化、脱保护基四步反应,以总收率50.5%合成螺吲哚结构1-叔丁基氧羰基-2'-氧-螺-[氮杂
采用两步法制备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PP/MMT,考察了工艺配方和制备条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步法制备工艺对PP/MMT的力学性能有明显提高,最佳工艺配方:蒙脱土
目的:探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治疗。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不同烧伤程度并发生休克的522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给患者按照补液公式进行补液:第一个24h
利用超声剥离法将块体g-C 3N 4剥离成少层g-C 3N 4,之后与TiO 2进行复合并将所得产物进行二次高温煅烧,得到一种界面间距更小,光生电子传递速率高,光催化性能强的TiO 2/g-C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