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致颅内出血术后护理

来源 :家庭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183-(2011)04-0051-02
  【摘要】外伤性颅内出血指因颅脑损伤引起的颅内出血,颅脑外伤已成为继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之后的第四位高死亡率的病症。笔者对本院一段时间内所在医院外科收治了53例外伤性颅内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护理经验进行探讨,改善护理措施以达到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的目的。
  【关键词】外伤致颅内出血;护理外伤性颅内出血指因颅脑损伤引起的颅内出血,血液积聚在颅腔的一定部位,形成占位性病变,颅腔的容积固定,四周又为坚硬的颅骨,致使颅内压不断升高。颅脑外伤起病突然、病情危急、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已成为继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之后的第四位高死亡率的病症[1]。并且其严重伤害中枢神经系统,生存患者的高致残率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2]。为提高提高颅内出血患者的生存率,降低致残率和提高生存质量,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细心、耐心、全面的护理,使患者早日脱离病痛的折磨,恢复健康的身体。现将在我院治疗的53例外伤致颅内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外科收治了53例外伤性颅内出血患者。入院时,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频繁呕吐、失语、躁动不安或昏睡等。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67岁。硬膜外血肿12例,硬膜下血肿18例,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23例。血肿量50ml以下38例,50ml以上10例,最大血肿量100ml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分别采用了微创颅内出血手术、大骨瓣开颅手术等为患者清除血肿,抢救成功46例,占86.79%,死亡7例,占13.21%。
  2护理措施
  2.1生命体征监控:颅内出血患者手术结束后回到病房,护理人员应立即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观察患者的精神、意识等情况。每20~30min测量一次生命体征,并进行详细的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常反映出病情的变化。当发现患者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呼吸减慢且不规则,则有可能脑干功能衰竭;血压上升、脉搏呼吸变慢,往往预示着颅内压增高或脑疝早期;当患者出现持续高热、寒战、体温达到39℃~40℃,则多为脑水肿或持续颅内出血,需立即报告主治医师,使用冰块、冰毯等物理降温物品,同时使用降压药进行治疗,降低颅内压力,减轻脑水肿[3]。正常瞳孔直径在2~5.5mm范围内,大小对称,光反应敏感。观察患者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的敏感深度,当瞳孔放大时常意味着脑疝的发生,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防止病情加重。
  2.2体位和身体护理:保持正确体位是颅内出血患者护理的关键之一。床头抬高15°~30°将头部连同背上部一并垫起,有利于脑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预防脑疝的发生。保持头部与躯体在同一轴线上,头偏向一侧,有利于呼吸道通畅,便于口腔内分泌物自然流出。定时擦拭患者身体,保持患者身体清洁。勤翻身,每2h翻身一次。勤按摩,按摩骨隆突出部位,或在该出防止垫气圈。保持床铺的干净、整洁、无渣屑,避免皮肤连续受压时间过长,预防褥疮发生。
  2.3口腔及呼吸道护理:观察口腔色泽、湿润深度,有无口疮、溃疡等。护理人员每日使用生理盐水、1%~4%碳酸氢钠或者口疮灵等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当出现感染时,应及时进行治疗。保持吸氧装置通畅、清洁,当神志清醒的病人鼓励病人咳嗽,指导病人有效排痰方法,如痰液排出不畅时,给病人拍背,使痰液松动,易于排出。当患者出现痰液粘稠,不易吸出时,给予雾化吸入。严重时进行吸痰处理,并联合使用抗生素治疗。
  2.4眼部护理:对头面部受到创伤的患者应特别注意眼部的护理,当出现结膜充血、出血、肿胀时,应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者眼膏进行处理,并覆盖盐水纱布,预防角膜感染而引起结膜炎。眼睑闭合不全时,为防止角膜感觉减退,角膜暴露易干燥坏死,可用眼药水点滴或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无菌生理盐水湿纱布或凡士林纱布覆盖眼睑。
  2.5泌尿系统护理:血肿排除术后短时间内患者通常无法下床排尿,为减轻患者的痛苦,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此时临床上常采用无菌导尿术留置导尿管导尿。放置导尿管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每次放尿不超过1000ml,以免一次放尿过多致膀胱内压力骤降,大量血液滞留于腹腔血管内,引起血压突然下降产生虚脱。另外,膀胱突然减压,可引起膀胱粘膜急剧充血、水肿,发生血尿,增加病人痛苦。一般开放2~3天,然后定时放尿,每2~3h放1次,每天3次,以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尿管3天更换1次,尿袋每天更换1次。给与患者抗生素,每日还应使用消毒药水清洗外生殖器,定时冲洗膀胱,预防感染。
  2.6饮食护理:颅内出血后患者机体处于高代谢及耗能状态,蛋白质加速分解,因此,饮食护理是对恢复脑细胞功能、颅内血肿吸收,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神志清醒患者应鼓励进食,以增加抵抗力。先以流质软食物为主,并缓慢进食,待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原则上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减少盐和脂肪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嘱咐病人大便时勿用力,变换体位时动作应缓慢。对于昏迷患者则留置鼻胃管,食物由牛奶、鸡蛋、谷物、豆类、肉类、蔬菜、油脂和食盐等,混合制成半液体状态,用注射器在5~10min内缓慢注入,每次200~400ml,每日4~6次,2次之间补充水分或果汁。食物温度保持在30℃左右,灌注营养液时,应使患者头抬高30°,并检查有无胃潴留[4]。
  2.7心理护理:外伤致颅内出血患者术后由于暂时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活动能力往往会产生焦虑、悲观、绝望的情绪。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做到细心、耐心,使患者保持较为舒适的住院环境,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重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从而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康复。
  
  参考文献
  [1]龚惠芬.颅脑外伤急诊抢救与护理[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22(3):93~94
  [2]李昊.颅脑外伤及颅内出血[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8,3(6):73~76
  [3]武桂敏,姚爱红.颅脑外伤颅内出血38例临床观察与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4):140~141
  [4]杨春英,谭晓华.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护理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1):61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分析小儿脑瘫患者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我接受治疗的小儿脑瘫患儿40例,采用随机偶数奇数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眼睑闭合不全患者防治暴露性角膜结膜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在神经外科住院的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40眼)和对照组38例(40眼),对照组按常规
用自编大学生生育责任意识问卷调查409名全日制大学生,结果如下:大学生生育责任意识整体发展水平中等且不均衡;大学生生育责任意识与家庭来源、年级、是否单亲和父母职业间差异
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在《我的父亲母亲》中首次将笔触伸向了她的父母亲。《我的父亲母亲》重点描述了一战和家庭悲剧对个人和家庭产生的影响。通过创造性的叙事重新安排
目的探究PICC导管在肿瘤大剂量化疗中的应用以及护理策略情况,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肿瘤患者9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98例均采用PIC
论齐桓公创霸的阶段性及其特点宣兆琦关于齐桓公创霸的阶段性及其特点,王志民认为:“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创霸中原时期,从鲁庄公九年至十九年(前685年—前675年,齐桓公元年——十一年)。二
目的:通过团体辅导来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方法团体心理辅导。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干预,控制组不进行干预。结果团体辅导
介绍了某金矿氰化尾矿的摇床重选精矿的物质组成研究和多种提金工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不利于金的直接氰化浸出的原因是硫化物包裹金占有率高 ,浸出的有害杂质As、Cu、Bi、
苏青的写作,以个体的经验和遭遇,表达了都市女性的人生态度及生活方式。她以纯粹的女性视角和自觉的女性立场,表现出她身为女性对自身命运的思索和追问。她散文的日常化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