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线粒体脑肌病家系临床表型及遗传学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一个线粒体脑肌病家系临床表型的异质性并进行遗传学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一例以阵发性胸闷、心慌伴呼吸困难起病的线粒体脑肌病的先证者及其家系,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及基因学检查及已有的文献报道,分析其家系临床表型的异质性并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测序结果表明先证者及其女儿、外孙女线粒体基因组均存在chrM:3243A>G突变;该家系内临床症状差别较大,且与突变负荷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线粒体脑肌病患者临床表型异质性大,对于临床表型复杂,以阵发性胸闷、心慌伴呼吸困难起病的患者,应排除线粒体脑肌病、询问家族史,建议行肌肉活检及基因突变筛查,以提高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其他文献
目的:筛选与免疫相关的、稳定的肝癌预后标志物.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肝癌患者的相关数据,筛选出差异表达的肝癌免疫相关基因.通过对这些基因进行单因素
目的 比较两种消融方法治疗单纯性甲状腺囊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比较我院2014年8月~2017年3月超声引导下分别应用无水乙醇消融(无水乙醇组,n=30)或微波消融方法(微波消融组,n
用非水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insolublePVP)对标准氨基酸混合液和红色牡丹花朵样品的75%乙醇沸水浴浸提液进行脱色处理,结果表明,非水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不吸收氨基酸,氨基酸回收率为97.4%~100.6%.对样品浸提液的
目的 对哈尔滨市香坊区2 032名学龄儿童的患龋情况进行追踪普查,分析该地区龋病流行趋势.方法 在2015年9月开始,对2 032名7岁学龄儿童连续追踪三年,检查受检儿童乳恒牙患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