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高效课堂刍议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er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下,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成为评价教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为课堂互动奠定坚实的基础。要认识到兴趣的重要性,不断革新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确保教学环节的完整,尤其要注意课后的巩固训练。只有重视每个环节,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老师;高效课堂
  一直以来,高中老师教学效率难以令人满意。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课堂模式陈旧,教师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多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扼杀。因此,新课标下,教师应该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虽然不是教学中最主要的环节,但预习这一教学环节是一次新的学习的开始。如何让学生真正的自主预习,这是老师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预习环节的学习,引导学生预习时要因人因内容而异,预习知识要指点到位。不同性格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在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时也要从不同的角度引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选取不同的预习方法。
  二、充分备课,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归纳,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
  学会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解决好每一个问题,才能真正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备课之前先看教参,我认为这种做法有些欠妥。教参提供给我们的只是教学中需要参考的内容,不能形成我们个性的、实用的教案,更不能把教参上的内容照搬下来就成了教案。应该静下心来,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地研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是个基本的道理。有人认为课文就那几句话、几个段落,要学什么内容,一看就明白,有什么可读的?其实不然,有好多问题自己还没有弄懂,更谈不上自己的感悟了,如一些重点词句的理解,课文的重难点,甚至疑点问题是怎样确定的?本课需要设计怎样的教学目标 ? 等等。历史课是知识性、人文性、思想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要教会别人,必须首先自己弄明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在备课和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的设计再精妙,没有学生的配合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备课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我们设计的教法是不是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种教法学法他们运用过吗?如果有问题在哪里?要充分的考虑进去。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设计,调整重点难点的设置,调整对学生的训练方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归纳,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三、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保证课堂高效的重要一环
  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的授课中,我发现如果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兴趣浓厚,自然产生求知欲,课堂效率就高。每个学生的心灵里,都有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关键在于老师怎样去点燃。每当在历史课上讲到有意思的历史典故时,平常不认真听课的学生也认真听课了,甚至还能够认真思索教师的问题并试着回答。这也让我意识到,应依据我校学生的特点,首先要让学生愿意听我的课,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入到学生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所以说,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比如,创设好的情境导入新课,可以起到很快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我在讲到“封建集权的不断加强”时引用学生看过的电视剧《汉武大帝》,让学生首先谈一下汉武帝的主要功绩,然后再引入新课,就很自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求历史知识奥秘的兴趣。当然,在讲到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时,教师也可以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入手,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当然,要恰到好处,以免冲淡了主题。
  四、转变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高效课堂得以实现的突破
  我们一直把学生放在客体的位置,强调接受学习。这是传统教学的特点。学生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很难有主动探索的机会,一堂课中死气沉沉的气氛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课堂效果的高效化恐怕很难!目前,实施素质教育人人皆知,但仍有不少的教师还在继续着“填鸭式”的教学,这显然不合时宜。其实,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引导者。即教师不再局限于向学生问问题,而是引导学生提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去发现问题并能学会解决问题。让学生动起来,让历史课活起来!教师从传统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在同一平台上互动研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这无疑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化,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积极化。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播放的影视图片来感受历史,通过学生自己查资料进行演讲、表演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活动中及时肯定学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事件的认知程度得到更大提升,虽然减少了教师滔滔不绝的精彩演讲,教学效果却出乎意料之外。
  五、及时训练是巩固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环节
  根据先进的教学理论,以及我们的实际经验,我们知道,当堂巩固所学知识尤为重要。训练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可以口答、笔答、自背、互背、检测等,也可利用多媒体以选择、填空的形式进行,但要保证训练的内容、质量、时间。题目考察的内容既要覆盖全部知识点,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训练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训练之后,教师要及时体察学情,反馈矫正,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当堂完成教学目标。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学生主体的调动。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并形成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踏踏实实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追求每一节课的高效,才能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历史,才可能走向高效课堂的彼岸。
其他文献
大学生在社会各阶层中感知形象的变化以及一些极端事件,警醒大学校园必须高度重视人格教育。本文在人格教育理论指导下,以大学生人格养成的生态语境为视域,以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大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地的中考物理命题出现了许多适应课程改革理念的新动态,一定程度地体现出对实验教学开展与否的关注,让真正做实验、真正掌握技能、真正运用知识的学生与那些靠题海战术死做题、靠死记硬背来取得高分的学生区分开来,下面以几例来说明做好物理实验对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性.
摘 要: 微分中值定理作为微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在高等数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导数应用的理论基础,对积分学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微分中值定理 教材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体会  引言  之前,我们引进了导数的概念,详细讨论了计算导数的方法.这样一来,类似于求已知曲线上点的切线问题已获完美解决.但如果想用导数这一工具分析、解决复杂一些的问题,那么,只知道怎样计算导数是远
【摘要】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是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裂缝的产生会对建筑物造成危害,还可能诱发其他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对建筑物的耐久性产生巨大的危害,因此,必须对此加以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笔者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工程建设:混凝土施工;裂缝防治;加固措施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是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裂缝的产生会对建筑物造成危害,
摘要:21世纪,我国市场经济进入新常态,为了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处于不利地位,我国对文化输出加大了关注度。从科学管理中发展出来的文化管理体系,是管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对我国目前的文化管理市场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文化管理 市场现状 浅析  一、对我国文化市场管理的相关概述  文化市场管理属于国家层面上的行政管理,是一种社会性的公共管理。文化市场管理,是指国家文化
新一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智能终端的普及改变了知识的分布和存储方式,革新了人的知识分享方式,催生了基于新媒介的微型学习。本文基于对新媒介的内涵与特征的理解,讨论新媒介给系
【摘要】进度控制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的进度安排,是有效、科学地进行建筑施工的保障。本文就此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内容以及原则,然后深入的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措施  一、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概述  所谓工程进度控制,指的是建设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按照审批过的工程进度计划,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工程的实际进度进行定期的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