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 重叙亲情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mei2007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爱的湘湘:
  一天放学回家,你递给我语文卷子,特意让我看了龙应台的那篇《目送》。你说:“妈妈,我现在明白了咱们那次去长安大戏院看《四郎探母》,你为什么会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以后我支持你每年春节回湖南陪外公外婆过年。”听到刚满十四岁的你说出这么懂事的话,瞬间我的眼睛模糊了……
  转眼,又快过春节了,每年这时候妈妈的心情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个中滋味是爸爸和你很难理解的。
  我的童年是在湖南乡下过的,过年的时候很热闹也很隆重。进入腊月,家家户户从扫房到买年货,孩子大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大年三十,你外公提着祭祀用品带我们去祭祖,外婆会在大门口支上八仙桌、摆上各种祭品恭请各位神仙光顾;除夕晚上一定要准备很多饭菜留到“来年”,初一早上吃“余粮”讨个好彩头;新年这天不能扫地、晒衣服、生气、吵架、挨骂,要说吉利话……我最留恋的是邻居之间互相串门拜年:吃过早饭,心急的孩子们早早地去给长辈们拜年,每到一家都有鞭炮迎接,桌上摆满各种瓜果点心,小孩子还能收到红包哩。大人们忙完家里的活计也陆陆续续加入到拜年的队伍中,村子里这种祥和欢乐的氛围会从初一持续到十五。
  女儿,现在的妈妈,在北京生活的年头比在家乡湖南还要多两年。北京是座文化氛围很浓的大城市,在这里我成就了自己的理想,还认识了土生土长的你爸爸,并有了可爱、乖巧的女儿——你。
  这几年在北京,从腊月开始,我们打扫房间、换窗帘和沙发罩、挂彩灯、逛庙会,备好丰富多样的瓜果点心迎接新年。但是由于住楼房,街坊四邻不是那么熟悉和亲密,爸爸家亲戚又很少,“老舍”小说里讲到老北京人过年的各种习俗和老规矩在咱们家基本没有出现过。放假七天,我们的大部分时间跟别的假期一样,看电视、玩电脑、玩手机,感觉很是冷清,完全没有我小时候过年的味道。
  几年前,为了让你体会家乡过年的热闹氛围,我们冒着严寒、长途跋涉带你回湖南过年。那一年,我和外婆带着你去走亲戚,小小年纪的你每天跟着村里小伙伴快乐地互相串门,跟着舞龙的队伍能串半个村。假期结束,你还舍不得回北京呢。
  现在,时光流转,我们的年龄都在增长。步入青春期的你越来越喜欢自己的朋友圈子,不像小时候那样喜欢参与大人的生活,对那些老传统和老规矩更是非常不屑。而年近四十的我却越来越想念故乡的传统习俗,渴望能在传统节日里陪陪年纪越来越大的父母,甚至奢望年少的你不仅仅口头支持而是亲自跟我一起回去看看外公外婆。
  你外公外婆平时生活很节俭,却会在春节前早早就准备很多年货,因为孩子们都要回去。平时家里冷清,只有春节这几天大家才能聚集起来热闹一下,所以春节成了外公外婆一年之中最盼望的节日。
  女儿,今年春节我们一起回老家吧!妈妈真的好希望,假期里你能暂时放下各种智能电子产品,从你的朋友圈子分出一点时间给身边的亲人,咱们祖孙三代热热闹闹一起度过春节假期,让外公外婆在他们最看重的节日里享受天伦之乐。
  爱你的妈妈
其他文献
试剑石谱  1  我在欣赏石头  不是筑墙把我围住的那种  不是谁动过手脚的那种  我在欣赏的石头  站在这个星球的山巅  它需要古松香樟三角梅  他们来衬托它尘世的高度  我两手空空  接近于巅峰但依然很低  它用混元之气来承载着我  用阳光来和我攀谈诗艺  松针落下了千年云烟  在这巨大的扇面上一对仙鹤  他们在零度写作  他们用草木筑巢  这空中的家园  使整个下午真实不虚  如果从我们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