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7-000-02
摘要通过对我校网场地条件、教师状况、不同类型教师特点、学生学习网球的目的及需求的分析,提出在新的形势下,应对网球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充分利用改善的教学条件,提高我校网球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校网球教学网球场地教师
近两年来,由于学校的发展和领导的重视,我校网球教学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即将新建标准网球场,教学基础设施将有较大改善,学校还招聘了一名网球专业教师,可以开展更专业、更实用的教学,为推广网球运动,提高网球教学水平提供了可能性。
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确实提高我校网球教学水平,推动网球运动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意在从场地和教师两方面入手,对我校网球教学情况进行一些分析,并针对新的形势提出几点新的想法。
一、 场地方面
过去我校只有两块水泥球场,场地数与学生数之比约为1:4000,远远超出国家教育部关于网球场地1:1000的配备要求,而且这两块场地标准低,还兼足球场,不适合进行网球比赛,也不能长期固定地提供给学生课余时间练习。
我校过去几年网球教学的开展并不尽如人意,选修网球课的学生不多;教学内容不系统,更难言全面;学生课余时间练习少,不能将课堂上学到的仅有的技术加以练习和巩固;对学生的考核也走过场。另一方面,学校也没有举办过网球比赛,学生对网球的兴趣并不浓厚。造成这种情况,学校网球场地不够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今年增加的几块网球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场地的问题,相应地,在教学上可以进行以下的调整:
(一) 增加网球选修课的学生数和课时数,只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来学习网球,才能带动其他学生对网球感兴趣,营造整个学校的网球气氛,从而较好地开展这项运动。只有一定的课时数作保证,教师才能较为系统和全面地教授网球技术,学生也才有可能领会和掌握这些技术。
(二) 课余时间组织网球比赛,经常举办一些学校内部及校际的网球赛,对增强学校网球运动的氛围,提高网球普及率,破除对网球运动的神秘感,“将网球比赛从电视上请到生活中”也大有好处。同时,通过比赛,还操练了技术,提高了实战运用各项技术的水平。
(三) 课余向学生有管理地开放网球场地,网球是一项对技术要求较高的运动,对于学习网球的同学,在课时较少、上课时人数多的情况下,主要是依靠在课后的练习和实战来巩固和提高技术,这需要有一定设施和场地作保证。
二、 教师方面
与多数高校一样,我校以前没有专业的网球教师,上网球课的教师由其他项目抽调而来,上课前进行短期的培训和进修,或者自身平时进行过一些练习,专业基础并不扎实;今年新招聘了一位专业的网球教室,大大提高了我校网球教学的水平。
专业网球教师与我校原有的网球教师在教学风格及观念上是不同的,一般地,专业网球教师网球理论知识丰富,运动水平较高,示范动作优美、到位,且实战经验多,易于指导学生将单项技术运用于实际训练和比赛中,因而,在这类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从课堂上学到较为标准的网球技术动作,获得较多网球理论上的知识,有利于网球运动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今后开展网球运动。但这类教师往往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不够透彻,教学中偏爱有运动特长、体育运动能力突出的学生,而对体质一般,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则缺乏热情,容易挫伤这部分同学的学习兴趣,另外,这类教师的教学经验比起原有的教师稍有不足,在教学及课堂的组织和控制上有所欠缺,容易造成学生上课时“放羊”的情况。
如前所述,我校原有的网球教师基本非网球专业毕业,这类教师对网球技术的掌握不够全面,对网球运动的理解也不够深刻,示范动作不标准,在进行诸如发球和高压球的教学时,显得较为吃力;但是,这类教师教学经验较丰富,教学组织和课堂控制能力强,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而且大多敬业精神比较强,教学方法和手段多,与学生的交流充分,因此,课堂气氛会比较活跃,一般学生在这类教师的指导下容易培养对于网球运动的兴趣,掌握网球的基本知识。
据调查,不同学生学习网球的目的也是不相同的,最典型的有两类,第一类是希望通过网球的学习和训练,掌握网球运动的技术,将这项运动作为终身体育的一个项目;第二类是认为网球运动时尚、高雅,希望通过学习,了解网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网球技术,将这项运动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的手段。目的不同决定了学习的需求的不同,第一类的学生需要教师教授、示范网球的各种技术和动作,并指导他们进行正确的训练;而第二类学生则更需要首先培养对网球更浓厚的兴趣,需要了解网球的基本知识,包括网球的历史、规则、战术以及如何欣赏网球,对他们而言,打好网球当然好,但能够看懂网球,能够谈论网球也很不错。
根据两类教师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对教学方式进行以下调整,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 采用分班学习的方式,如可以将选修网球的学生分为提高班和基础班,运动能力强,希望提高网球技术的学生可选择提高班,提高班的课时数会比较多,由新来的专业网球教师授课,教学内容可偏重于网球技术、动作的教学和实战的训练。而第二类的学生可以選择基础班,由原有的教师执教,同时,教学内容作一定的调整,更加强调网球基础知识的教学,引入快乐网球,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设经典网球赛事欣赏课,可以教授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短式网球等。这样,能够满足两类学生的不同需求。
(二) 逐步组建校、系网球队,由专业网球教师进行指导,参加校际及市内举行的网球比赛,举办校内比赛,普及网球运动并为学校争光。
(三) 改变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尤其是对基础班学生的考核,要改变过去那种对单项技术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对学生学习效果作评价的方式,改变为对学生网球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网球的理解、兴趣的增强等进行考核。
(四) 两类教师之间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以求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亚莉等.将快乐网球引入高校网球课堂[M].
[2] 刘泳.高校网球选修课中不同类型教师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30卷第9期:1251-1252.
[3] 李逸涛.广东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的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J].科技信息.2009(20):214-215.
摘要通过对我校网场地条件、教师状况、不同类型教师特点、学生学习网球的目的及需求的分析,提出在新的形势下,应对网球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充分利用改善的教学条件,提高我校网球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校网球教学网球场地教师
近两年来,由于学校的发展和领导的重视,我校网球教学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即将新建标准网球场,教学基础设施将有较大改善,学校还招聘了一名网球专业教师,可以开展更专业、更实用的教学,为推广网球运动,提高网球教学水平提供了可能性。
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确实提高我校网球教学水平,推动网球运动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意在从场地和教师两方面入手,对我校网球教学情况进行一些分析,并针对新的形势提出几点新的想法。
一、 场地方面
过去我校只有两块水泥球场,场地数与学生数之比约为1:4000,远远超出国家教育部关于网球场地1:1000的配备要求,而且这两块场地标准低,还兼足球场,不适合进行网球比赛,也不能长期固定地提供给学生课余时间练习。
我校过去几年网球教学的开展并不尽如人意,选修网球课的学生不多;教学内容不系统,更难言全面;学生课余时间练习少,不能将课堂上学到的仅有的技术加以练习和巩固;对学生的考核也走过场。另一方面,学校也没有举办过网球比赛,学生对网球的兴趣并不浓厚。造成这种情况,学校网球场地不够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今年增加的几块网球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场地的问题,相应地,在教学上可以进行以下的调整:
(一) 增加网球选修课的学生数和课时数,只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来学习网球,才能带动其他学生对网球感兴趣,营造整个学校的网球气氛,从而较好地开展这项运动。只有一定的课时数作保证,教师才能较为系统和全面地教授网球技术,学生也才有可能领会和掌握这些技术。
(二) 课余时间组织网球比赛,经常举办一些学校内部及校际的网球赛,对增强学校网球运动的氛围,提高网球普及率,破除对网球运动的神秘感,“将网球比赛从电视上请到生活中”也大有好处。同时,通过比赛,还操练了技术,提高了实战运用各项技术的水平。
(三) 课余向学生有管理地开放网球场地,网球是一项对技术要求较高的运动,对于学习网球的同学,在课时较少、上课时人数多的情况下,主要是依靠在课后的练习和实战来巩固和提高技术,这需要有一定设施和场地作保证。
二、 教师方面
与多数高校一样,我校以前没有专业的网球教师,上网球课的教师由其他项目抽调而来,上课前进行短期的培训和进修,或者自身平时进行过一些练习,专业基础并不扎实;今年新招聘了一位专业的网球教室,大大提高了我校网球教学的水平。
专业网球教师与我校原有的网球教师在教学风格及观念上是不同的,一般地,专业网球教师网球理论知识丰富,运动水平较高,示范动作优美、到位,且实战经验多,易于指导学生将单项技术运用于实际训练和比赛中,因而,在这类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从课堂上学到较为标准的网球技术动作,获得较多网球理论上的知识,有利于网球运动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今后开展网球运动。但这类教师往往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不够透彻,教学中偏爱有运动特长、体育运动能力突出的学生,而对体质一般,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则缺乏热情,容易挫伤这部分同学的学习兴趣,另外,这类教师的教学经验比起原有的教师稍有不足,在教学及课堂的组织和控制上有所欠缺,容易造成学生上课时“放羊”的情况。
如前所述,我校原有的网球教师基本非网球专业毕业,这类教师对网球技术的掌握不够全面,对网球运动的理解也不够深刻,示范动作不标准,在进行诸如发球和高压球的教学时,显得较为吃力;但是,这类教师教学经验较丰富,教学组织和课堂控制能力强,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而且大多敬业精神比较强,教学方法和手段多,与学生的交流充分,因此,课堂气氛会比较活跃,一般学生在这类教师的指导下容易培养对于网球运动的兴趣,掌握网球的基本知识。
据调查,不同学生学习网球的目的也是不相同的,最典型的有两类,第一类是希望通过网球的学习和训练,掌握网球运动的技术,将这项运动作为终身体育的一个项目;第二类是认为网球运动时尚、高雅,希望通过学习,了解网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网球技术,将这项运动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的手段。目的不同决定了学习的需求的不同,第一类的学生需要教师教授、示范网球的各种技术和动作,并指导他们进行正确的训练;而第二类学生则更需要首先培养对网球更浓厚的兴趣,需要了解网球的基本知识,包括网球的历史、规则、战术以及如何欣赏网球,对他们而言,打好网球当然好,但能够看懂网球,能够谈论网球也很不错。
根据两类教师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对教学方式进行以下调整,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 采用分班学习的方式,如可以将选修网球的学生分为提高班和基础班,运动能力强,希望提高网球技术的学生可选择提高班,提高班的课时数会比较多,由新来的专业网球教师授课,教学内容可偏重于网球技术、动作的教学和实战的训练。而第二类的学生可以選择基础班,由原有的教师执教,同时,教学内容作一定的调整,更加强调网球基础知识的教学,引入快乐网球,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设经典网球赛事欣赏课,可以教授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短式网球等。这样,能够满足两类学生的不同需求。
(二) 逐步组建校、系网球队,由专业网球教师进行指导,参加校际及市内举行的网球比赛,举办校内比赛,普及网球运动并为学校争光。
(三) 改变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尤其是对基础班学生的考核,要改变过去那种对单项技术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对学生学习效果作评价的方式,改变为对学生网球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网球的理解、兴趣的增强等进行考核。
(四) 两类教师之间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以求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亚莉等.将快乐网球引入高校网球课堂[M].
[2] 刘泳.高校网球选修课中不同类型教师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30卷第9期:1251-1252.
[3] 李逸涛.广东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的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J].科技信息.2009(20):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