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重建中对乳腺癌辅助治疗因素的考虑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wj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在乳房切除后选择乳房重建,目前研究表明[1],辅助治疗对于乳房重建影响最大的是放疗,其次为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相对影响小.1 放疗对于重建的影响Kronowitz和Robb[1]在2009年曾经回顾近20年的乳腺癌放疗和乳房重建认为:(1)无论重建是在放疗前还是在放疗后,假体植入的效果都不如自体脂肪移植;(2)无论患者选择假体植入方式、自体脂肪移植方式还是在少数情况下两者兼具,都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放射靶区使得乳腺淋巴区接受足够剂量的照射;

其他文献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低免疫原性,能够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增加调节性T细胞比例、抑制抗原呈递细胞分化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例数逐年上升.成功的手术、围手术期良好的康复以及护理是获得良好的术后效果的关键.本文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基本知识、围手术期
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ory T cell Treg)在控制对自身抗原的外周免疫耐受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其数量低,对T细胞受体(T cell recpter TCR)刺激的无反应性和增殖无能的表型,限制了这一强大的致免疫耐受群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输注治疗中的应用,能否有效地在体外扩增CD4+CD25+Treg,是CD4+CD25+Treg能否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关键.本文
Notch信号及相关传导体系在进化上是保守的信号转导系统,本文阐述了Notch信号及相关的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旁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位(mTOR)信号传导体系对造血干细胞、白血病干细胞以及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及分化的调控作用。
目的 探讨DNA酶Ⅰ(DNaseⅠ)基因多态性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维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 选取新疆阿克苏地区维族健康体检者148例,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通过高
系统论述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特点、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其相关的护理,心理护理.
膜联蛋白Ⅱ作为钙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超家族的一员,大部分以异源四聚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参与钙相关的一系列生物活动.膜联蛋白Ⅱ具有显著的促纤溶作用,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都伴有膜联蛋白Ⅱ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