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去县城,我总要买些东西回家,虽然城里商铺林立,但我对超市情有独钟:一是因为超市的商品明码标价,可以避免打讨价还价的口水仗,掩饰自己“谈判”方面的弱智。另外是出于思维的定势,觉得买超市的东西是正品行货,免受假冒伪劣商品的戕害。可美中不足的是,我最怕那里导购员糖衣炮弹的袭击。一踏入超市的大门,犹如唐僧进入了女人国,着装统一的导购员便蜂拥而来,展开微笑服务:“先生,买洗发水还是沐浴液,买牙膏还是驱蚊剂……”接着就是拽着你的衣角,穿梭在她为你设计的货柜前。喋喋不休地介绍她的商品,尽管你对那些商品索然无趣,任你怎么推脱,她还是有生意不成誓不罢休之刚愎。无形中耗掉了自己选购的时间。导购员的胡搅蛮缠让逆反心理陡然而生,对她的热情“服务”反生抵触,本在推销之列确有心仪之物,也只好忍痛割爱,偏不就范,力排众荐,另选它物或径直走开。心想这些导购员咋就成了促销员?。
超市的遭遇不得不让人想到眼下的教学,我们与促销员的行为有异曲同工之处。课堂上学生不主动获取,讨论不积极、厌学,课堂失去生机与活力。这就是教师角色错位所致。如今的高效课堂认为:课堂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出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短的时间,经过相关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来解决别的问题。”可见,“教”要服从“学”,以学定教。超市是自选商场,顾客是上帝,顾客拥有绝对的选择自由,导购员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不能变成促销员,说某种商品是如何的优良,如何的可靠。推销自己的商品,这样往往让顾客遭受蛊惑从而心生怨恨,适得其反,让销售大打折扣。我们的课堂也正是如此,在课堂,学生就是上帝,他们的主体地位应该充分地体现出来。但很多教师还在扮演促销员的角色,为了体现师道尊严,在讲台上说得不厌其烦,口若悬河,唾沫横飞。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老是一厢情愿地给学生讲得细致透彻,把学生当成一个可移动的生物硬盘,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知识和情感都拷贝给他们,完成自己的“营销”任务。教学中的越俎代庖,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课堂只有让学生以自己的思维与兴趣进行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学生才能成为探求知识的主人,学生学习的动力就被彻底解放,课堂就真正成了学生释放生命光彩的大舞台,让生命狂欢,让激情飞扬,让学生体验了探求知识的幸福感。
教师在课堂里要适当地“引”与“隐”,摒弃填鸭式与讲授式,结合校情与学情,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尝试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能把学生当成简单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看成是实现教师个人目的的道具。鞋穿在脚上,合不合适,只有穿鞋的人才知道。黑格尔说得好:“没有人能替别人思考,正如没有人替别人饮食一样。”唯有如此,老师才能成为偶尔拢拢羊群的悠然牧者,不再是拉着粗大纤绳,弓着腰,弯着背艰难跋涉的纤夫。
蒙台梭利也认为:“成人的任务是保证孩子的天性得以自然成长,而不是强制他们或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发展。孩子的知识不是通过教育得到的,而是通过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汲取的经验得来的。”所以,我们要找准自己的角色,本着“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的高效课堂理念,在新课堂的海洋里扬起风帆,破浪前行。
(作者单位:湖南省新晃县中寨小学)
超市的遭遇不得不让人想到眼下的教学,我们与促销员的行为有异曲同工之处。课堂上学生不主动获取,讨论不积极、厌学,课堂失去生机与活力。这就是教师角色错位所致。如今的高效课堂认为:课堂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出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短的时间,经过相关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来解决别的问题。”可见,“教”要服从“学”,以学定教。超市是自选商场,顾客是上帝,顾客拥有绝对的选择自由,导购员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不能变成促销员,说某种商品是如何的优良,如何的可靠。推销自己的商品,这样往往让顾客遭受蛊惑从而心生怨恨,适得其反,让销售大打折扣。我们的课堂也正是如此,在课堂,学生就是上帝,他们的主体地位应该充分地体现出来。但很多教师还在扮演促销员的角色,为了体现师道尊严,在讲台上说得不厌其烦,口若悬河,唾沫横飞。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老是一厢情愿地给学生讲得细致透彻,把学生当成一个可移动的生物硬盘,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知识和情感都拷贝给他们,完成自己的“营销”任务。教学中的越俎代庖,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课堂只有让学生以自己的思维与兴趣进行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学生才能成为探求知识的主人,学生学习的动力就被彻底解放,课堂就真正成了学生释放生命光彩的大舞台,让生命狂欢,让激情飞扬,让学生体验了探求知识的幸福感。
教师在课堂里要适当地“引”与“隐”,摒弃填鸭式与讲授式,结合校情与学情,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尝试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能把学生当成简单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看成是实现教师个人目的的道具。鞋穿在脚上,合不合适,只有穿鞋的人才知道。黑格尔说得好:“没有人能替别人思考,正如没有人替别人饮食一样。”唯有如此,老师才能成为偶尔拢拢羊群的悠然牧者,不再是拉着粗大纤绳,弓着腰,弯着背艰难跋涉的纤夫。
蒙台梭利也认为:“成人的任务是保证孩子的天性得以自然成长,而不是强制他们或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发展。孩子的知识不是通过教育得到的,而是通过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汲取的经验得来的。”所以,我们要找准自己的角色,本着“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的高效课堂理念,在新课堂的海洋里扬起风帆,破浪前行。
(作者单位:湖南省新晃县中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