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效果的优劣对学生今后语文素养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但长期以来识字策略选择的无序、混乱造成了低效识字的局面,一年级识字在策略的选择上应区别于二年级和其他年级,应该用更直观、更整体的方式呈现和识记汉字。
[关键词]整体识记;科学识字;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2-0092-02
【教材编排的整体性意图】
一年级部编本语文上下册教材要求学生认字共700个,教材编排从生活中的高频字开始学习,既关注了汉字的文化性,更关注了儿童的汉字学习规律和儿童的生活学习资源。笔者认为,部编本一年级教材无论是识字儿歌、课文、还是园地的识字加油站编排上,链接经典传统,链接儿童心理,链接社会生活,体现语文开放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课程性质。
众所周知,识字教学我们应该立足于音形义的学习,以一下部编本教材为例,我们可以看出整本教材在识字内容的选择及编排上,选择了音形义都相对整合的识字内容载体,更加遵循整体性原则。
早在孩子2-3岁时,就已经对色彩、线条、形状等敏感起来,到了6-7岁,视觉智能已经非常敏锐,看图识字这种方法,让文字与图像对照,孩子特别感兴趣,也记得特别牢。不过,一年级的看图识字和幼儿园的看图识字还是有区别的,幼儿园侧重于物与字的对照,而一年级强调的是字与图的整体融合。例如教学一下识字一《春夏秋冬》,我们需要用好这四幅图,让中国文化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的特有的文化意象,在孩子的心目中的想象更加丰盈。让每一个汉字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而是在孩子心中能存下图像化的记忆,正是我们一年级通过看图识字要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整体识记;科学识字;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2-0092-02
【教材编排的整体性意图】
一年级部编本语文上下册教材要求学生认字共700个,教材编排从生活中的高频字开始学习,既关注了汉字的文化性,更关注了儿童的汉字学习规律和儿童的生活学习资源。笔者认为,部编本一年级教材无论是识字儿歌、课文、还是园地的识字加油站编排上,链接经典传统,链接儿童心理,链接社会生活,体现语文开放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课程性质。
众所周知,识字教学我们应该立足于音形义的学习,以一下部编本教材为例,我们可以看出整本教材在识字内容的选择及编排上,选择了音形义都相对整合的识字内容载体,更加遵循整体性原则。
一、看图识字,字与图的整体融合
早在孩子2-3岁时,就已经对色彩、线条、形状等敏感起来,到了6-7岁,视觉智能已经非常敏锐,看图识字这种方法,让文字与图像对照,孩子特别感兴趣,也记得特别牢。不过,一年级的看图识字和幼儿园的看图识字还是有区别的,幼儿园侧重于物与字的对照,而一年级强调的是字与图的整体融合。例如教学一下识字一《春夏秋冬》,我们需要用好这四幅图,让中国文化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的特有的文化意象,在孩子的心目中的想象更加丰盈。让每一个汉字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而是在孩子心中能存下图像化的记忆,正是我们一年级通过看图识字要追求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