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患者64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t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近2年老年心律失常患者64例,静脉注射或口服胺碘酮后观察心律失常的控制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应用胺碘酮能明显改善老年患者心律失常,治疗的显效率为71.87%,有效率为15.62%,总有效率为87.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胺碘酮;老年人;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0-0131-01由于老年患者脏器功能减退,尤其是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其他多种疾病,故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明显的增高。胺碘酮是常用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我科近年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其抗心律失常效果明显,副反应小,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心律失常患者64例。,其中男53例,女11例,年龄56~82岁,平均73.5岁。其中心房颤动2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8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2例;室上性早搏14例,室性早搏8例。上述原发病中主要诊断为冠心病2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18例,2型糖尿病19例,,脑梗死6例。其中多数患者同时合并有多种复合疾病,所选病例中剔除了缓慢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及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严重肺部疾病、肝功能障碍、严重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障碍、碘过敏等禁忌病症。
  1.2治疗方法:对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静脉推注和静脉点滴胺碘酮注治疗28例,首次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10 min内注入,20 min后无效时重复应用,仍无效予以0.5~1 mg/min静脉点滴,维持24~48 h,24 h总量<1200 mg。对于不需要紧急处理的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口服法治疗36例,胺碘酮200 mg,3次/d,持续5~7 d,改为200 mg,2次/d,持续5~7 d,再用200 mg,1次/d,或根据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及个体差异200 mg隔日1次,或200 mg服用5 d,停用2 d,维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根据心律失常发作与否及药物的副反应程度,短期调整剂量以维持疗效,用药持续时间依据个体疗效制定。
  1.3疗效判定:①显效:房颤转为窦性心律,心室率<100次/min,房颤完全不发作或偶有发作;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消失或减少>90%,早搏<100次/24 h,临床症状消失;②有效:房颤未转为窦性心律,心室率下降>20次/min,或持续性房颤转为阵发性房颤,偶有短时间心动过速发作(数秒至数分钟),但能自行终止;其他各类心律失常早搏数量减少>50%,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改善;③无效:房颤心室率未下降,用药前后各类心律失常未纠正,或早搏数量虽然减少,但治疗后早搏减少<50%或仍>5次/min,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
  2结果
  64例患者治疗后显效46例(71.88%),有效10例(15.62%),总有效例(87.5%);无效8例(12.5%)。无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抑制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减慢心房、房室结和房室旁路传导,延长心房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延长旁路前向和逆向有效不应期的作用,同时具有交感神经调节作用,无负性肌力作用。因此,在临床应用中,胺碘酮作为一种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多种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疗效。近年来, 胺碘酮被广泛应用于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优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1]。
  胺碘酮长期应用最常见的毒副作用是甲状腺功能异常,停药后可以恢复正常;胺碘酮肺毒性发生率不高但相对严重,对长期服用者,应至少每6個月检查1次甲状腺功能和进行胸透或胸片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甲功异常和肺间质病变以及时停药[2]。另一常见副反应是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根据血压监测调整输液速度,可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心脏毒性的发生应引起重视,尤其是胺碘酮延长QT间期,用药后QT间期延长23%以内为正常的药理反应,心率不小于60次/min相对是比较安全的,用药中QT间期≥0.50s需停药,以免发生尖端扭转性室速。本组治疗中严格掌握用药方法、适应证、禁忌证,在心电、血压监测下应用胺碘酮治疗各类心律失常,未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及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疗效满意,无不良反应发生。
  目前国内外尚没有统一胺碘酮的使用剂量,胺碘酮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和疾病等调节,进行个体化治疗[3]。本组资料显示成人静脉胺碘酮负荷量30 min内不超过300 mg为宜,一般24 h内总量不超过1200 mg,可取得满意疗效。
  总之,由于老年患者脏器功能减退,故在治疗方面,选择对老年患者既有效又相对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尤为重要,胺碘酮在控制老年人心律失常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小, 同时胺碘酮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更适用于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等.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4,18(6):401
  [2]段宗明,张超英,田晓莉,等.静脉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5,11(1):29-31
  [3]杜新平.老龄与房颤的关系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4,31(5):26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分析和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为防治下呼吸道感染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45例的痰液分泌物中共分离到病原菌6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45株,占75.0%,其中前5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氏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10株,占16.7%,真菌5株,占8.3%。治疗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0-0126-01新上岗护士因缺乏临床经验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对基础护理内涵的足够知识,护理职业道德观念也不强。然而,随着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的持续及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医院需要大量既具有高等教育学历,又有临床、教学、管理、科研等能力的护理人才[1]。我科针对这一临床需求,对低年资护士采用制
期刊
就算你是舒淇那种被王晶扼腕长叹“当初让她脱简直是毁了她”的人间奇女子,要是没有伟大艺术作品——电影(管它三级还是三十级)的依托,你依然只能随着刺鼻却不隽永的荷尔蒙味道烟消云散。但以上言论并不妨碍“一脱成名”成为从路人变身明星的捷径之一:在艺术世界已经扭曲的那一部分,专业程度很多时候等同于裸露程度。一群胡子拉碴的男人站在“纯艺术的高度”赞扬画面上白花花的肉体“很专业”,与七姑八婆站在纯寒暄的立场上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