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其首要任务就是传道。而传道,通俗地说也就是育人,传播做人的道理。而育人的前提就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人性化。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班主任,其围绕学生的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就是人性化。
一、关心、热爱、尊重学生
1.关心、热爱、尊重学生是当好一名合格班主任最重要的,也是各项工作中最有成效的方法之一,这也是班主任必备的素质,是班主任一切工作的基础,对学生是否充满关心,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得失。因为师爱而构成阳光春风般的教育环境,它让学生经常而真实感受到温暖、热爱、同情、关心和理解,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调动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的健康成长,初中学生涉世未深,极易受外界影响,尚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作为班主任更要给他们百般的关爱,不但在学习上,更要在生活上和道德成长道路上给予充分关注和细致入微的关爱。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它是解决一切难题的润滑剂,也只有出自对学生真正的关爱,学生才能把我们看作真正的,值得信赖的朋友,才能把真心交予我们,作为一名班主任,如果从各个方面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自尊,就能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力,使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意念支配下不断向上进步。
2.重学生就是从内心把学生作为具有同等人格的人来对待,重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意见。尊重学生的表现之一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改变居高临下的态度,杜绝言语伤害和随意性惩罚。但是,爱学生绝非放纵、溺爱,对学生的错应当一视同仁,不能迁就,更不能降低标准,放松要求,放弃教育,而是有针对性、科学性、艺术性地加强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的矫正,即爱心要有度,既做严师,亦作慈父。处理问题时,只要你是善意的、真诚的,学生一般都能理解并积极配合,我个人认为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是解决各种思想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
二、用博大的胸怀宽容学生,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
“严师出高徒”,这话固然不错,许多家长和学生也因为有一位严格要求的老师而感到庆幸。但我个人认为,严格要求学生要掌握尺度,并非越严越好。班主任工作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基本任务的。在伴随学生人生发展的过程中,班主任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因而,在班主任工作中,必须淡化教育者的角色痕迹,与学生平等对话。严中有爱,做到师生之间的相互接纳。在批评教育学生过程中,要严而有度。人的承受力是有限度的,过分严格会让班主任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细心、冷静和理智。对于学生来说,过分的严格会毁掉一个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没有成就感,没有成功的喜悦。所以班主任只有与学生建立宽松和谐的朋友式师生关系,真正地尊重、理解、支持欣赏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多一份谅解和宽容,多一份爱心、信心和希望,少一份厌烦、叹息和失望,同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学生呢?其次给他们认识错误的时间和改正错误的机会,用满腔热情和真诚去感染学生,启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学生才能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三、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转化学生,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
1.班风建设是管理好班级的核心内容,它必须是长期、艰苦、细致地贯穿于整个教学工作中,尤其是刚上七年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不同的班级,同时也把各种不良习惯带到了班上,如何使这些性格各异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认为适时地开好主题班会和个别交流是管理好班级的有利法宝。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问题,精心设计班会主题,并让大家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在行为习惯上,给学生明确目标,让学生明辨是非。
2.每一个孩子都是带着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每个学生的求知心情几乎都是相同的,即渴望充实自己。但是最后还是出现了逃学、厌学,还有所谓的双差生现象。很大部分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抓住他们的心,在他们心中那希望之火还没有燃烧起来时就被残忍地熄灭了。所以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还有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如何转化差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着手:
(1)用一颗火热的心来感动、融化那颗封闭的、沮丧的、冰冷的心。那些长期被老师和同学嗤笑,被分数名次压得抬不起头来的学生,他们已习惯将自己紧闭起来。如果班主任不求方法,只一味地说教是打不开他们的心锁的,而要真诚的捧出一颗无私的爱心,走进他们的心灵。平时尽可能多地参与他们的活动,让自己融入学生中,让他们对自己没有陌生感、距离感,觉得老师是自己一位知心的朋友。
(2)在一次次的失败面前,他们很容易被打入深深的低谷,彻底熄灭了他们曾经还存有的一丝希望。我们要做的另外一件事就是设法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甘甜,让他们找回自信,重燃希望之火花。这就要求班主任工作要细致,多观察多了解自己的学生,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3)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有懒散,缺乏毅力,不能持之以恒的特点。面对困难,他们的信心随时都会散失。因此作为班主任,千万不能失去信心,用自己不灭的信心与期望随时准备给他们鼓励打气,我们要时刻留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同时后进生的转化也需要多方努力,我们要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包括任课老师和家长,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另外来自于同学的关注与赞美对他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因此要在班上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气氛,让同学用爱心来帮助他们,当他们有进步时,能给予热情的鼓励,让他们能随时感受到集体的关爱和温暖。
总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就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用心去构建,以我们的爱心换取学生的真心。
参考文献:
[1]傅庭芳.班主任絮语[J].湖南教育,1990.
(作者简介:赖顺发(1974.12-),男,中学一级教师,江西省于都八中。)
一、关心、热爱、尊重学生
1.关心、热爱、尊重学生是当好一名合格班主任最重要的,也是各项工作中最有成效的方法之一,这也是班主任必备的素质,是班主任一切工作的基础,对学生是否充满关心,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得失。因为师爱而构成阳光春风般的教育环境,它让学生经常而真实感受到温暖、热爱、同情、关心和理解,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调动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的健康成长,初中学生涉世未深,极易受外界影响,尚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作为班主任更要给他们百般的关爱,不但在学习上,更要在生活上和道德成长道路上给予充分关注和细致入微的关爱。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它是解决一切难题的润滑剂,也只有出自对学生真正的关爱,学生才能把我们看作真正的,值得信赖的朋友,才能把真心交予我们,作为一名班主任,如果从各个方面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自尊,就能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力,使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意念支配下不断向上进步。
2.重学生就是从内心把学生作为具有同等人格的人来对待,重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意见。尊重学生的表现之一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改变居高临下的态度,杜绝言语伤害和随意性惩罚。但是,爱学生绝非放纵、溺爱,对学生的错应当一视同仁,不能迁就,更不能降低标准,放松要求,放弃教育,而是有针对性、科学性、艺术性地加强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的矫正,即爱心要有度,既做严师,亦作慈父。处理问题时,只要你是善意的、真诚的,学生一般都能理解并积极配合,我个人认为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是解决各种思想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
二、用博大的胸怀宽容学生,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
“严师出高徒”,这话固然不错,许多家长和学生也因为有一位严格要求的老师而感到庆幸。但我个人认为,严格要求学生要掌握尺度,并非越严越好。班主任工作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基本任务的。在伴随学生人生发展的过程中,班主任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因而,在班主任工作中,必须淡化教育者的角色痕迹,与学生平等对话。严中有爱,做到师生之间的相互接纳。在批评教育学生过程中,要严而有度。人的承受力是有限度的,过分严格会让班主任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细心、冷静和理智。对于学生来说,过分的严格会毁掉一个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没有成就感,没有成功的喜悦。所以班主任只有与学生建立宽松和谐的朋友式师生关系,真正地尊重、理解、支持欣赏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多一份谅解和宽容,多一份爱心、信心和希望,少一份厌烦、叹息和失望,同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学生呢?其次给他们认识错误的时间和改正错误的机会,用满腔热情和真诚去感染学生,启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学生才能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三、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转化学生,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
1.班风建设是管理好班级的核心内容,它必须是长期、艰苦、细致地贯穿于整个教学工作中,尤其是刚上七年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不同的班级,同时也把各种不良习惯带到了班上,如何使这些性格各异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认为适时地开好主题班会和个别交流是管理好班级的有利法宝。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问题,精心设计班会主题,并让大家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在行为习惯上,给学生明确目标,让学生明辨是非。
2.每一个孩子都是带着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每个学生的求知心情几乎都是相同的,即渴望充实自己。但是最后还是出现了逃学、厌学,还有所谓的双差生现象。很大部分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抓住他们的心,在他们心中那希望之火还没有燃烧起来时就被残忍地熄灭了。所以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还有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如何转化差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着手:
(1)用一颗火热的心来感动、融化那颗封闭的、沮丧的、冰冷的心。那些长期被老师和同学嗤笑,被分数名次压得抬不起头来的学生,他们已习惯将自己紧闭起来。如果班主任不求方法,只一味地说教是打不开他们的心锁的,而要真诚的捧出一颗无私的爱心,走进他们的心灵。平时尽可能多地参与他们的活动,让自己融入学生中,让他们对自己没有陌生感、距离感,觉得老师是自己一位知心的朋友。
(2)在一次次的失败面前,他们很容易被打入深深的低谷,彻底熄灭了他们曾经还存有的一丝希望。我们要做的另外一件事就是设法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甘甜,让他们找回自信,重燃希望之火花。这就要求班主任工作要细致,多观察多了解自己的学生,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3)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有懒散,缺乏毅力,不能持之以恒的特点。面对困难,他们的信心随时都会散失。因此作为班主任,千万不能失去信心,用自己不灭的信心与期望随时准备给他们鼓励打气,我们要时刻留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同时后进生的转化也需要多方努力,我们要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包括任课老师和家长,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另外来自于同学的关注与赞美对他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因此要在班上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气氛,让同学用爱心来帮助他们,当他们有进步时,能给予热情的鼓励,让他们能随时感受到集体的关爱和温暖。
总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就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用心去构建,以我们的爱心换取学生的真心。
参考文献:
[1]傅庭芳.班主任絮语[J].湖南教育,1990.
(作者简介:赖顺发(1974.12-),男,中学一级教师,江西省于都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