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战略分析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j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的保留与传承面临着不小的阻碍。一方面,农村既有文化与飞速发展的城市文化之间的隔阂越发明显,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发展的滞缓给文化创新发展的脚步带来了阻碍。本文将分析目前乡村文化发展受阻的主要原因,并试图探索出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战略发展方向。
  关键词:寻村文化;传承与创新;战略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85-01
  一、乡村文化发展面临的窘境
  (一)舆论对乡村文化的误解。目前国人对于乡村文化的理解局限于乡村风水和占卜等方面,诚然,乡村文化中只有这些方面,而通过互联网和传媒传递出的往往是一些负面的片面的讯息,例如经常可以看到报道称某某乡镇利用巫术进行癌症治疗,这是乡村文化发展遗留的部分,而这部分糟粕内容并不能代表中国乡村文化的整体面貌,许多优秀的乡村文化被掩埋在负面的传媒报道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大一部分是以乡村文化为依托的,其中包罗万象,舆论对于乡村文化的误解实质上是对中国乡村文化的了解不足,也是乡村文化发展滞缓所带来的后果。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乡村文化不被重视的后果很可能就是珍贵传统文化的流失,这也是乡村文化发展缓慢的原因。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发展道路中,乡村文化暴露出的问题往往成为舆论诟病的矛头,也就造成了大众对于乡村文化的片面理解,从而阻碍了乡村文化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
  (二)城市化娱乐方式的冲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乡村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城市化的娱乐方式和娱乐硬件设备也进入乡村,看电视上网改变了原有的农村娱乐方式,加速了农村文化流失的进程。新流行新时尚的发展也降低了农村人民对于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乡村人是发展乡村文化的主体,而主体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的变化,进一步的加速了传统文化娱乐方式的瓦解,这是现代发展所带来的果实,同时也是新型娱乐方式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说,这样的趋势是时代成功所带来的,但如何在现代娱乐方式和传统文化交流中找到契合点成为目前乡村文化发展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发展乡村文化并不是拒绝现代文化和现代娱乐,若能将两者有机结合,寻求新的文化创新,将必然为农村新文化产业带来一股新风尚。总体上看,目前城市化娱乐方式对于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带来了一定冲击,使得乡村文化的关注度被降低,从而减少了乡村文化创新的活力。
  (三)文化产业的发展缓慢。值得肯定的是,部分农村开展的“农家乐”模式借助旅游发展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发扬了一些极具农村特色的文化活动,让城市里的人可以在闲暇时光,体验农村文化特色,但从整体上看,农村的文化产业依然局限于小规模的生产方式,产量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管理。近年来的农村文化产业也开始不断沾染商业气息,致使背离了开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初衷。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更长远的计划和更开阔的视野,更要抓住农村特色,使之走入融合创新的新轨道。
  二、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乡村文化传承。乡村文化的传承相比于乡村文化的创新显得更为重要,没有传承何谈创新,基础是传承,只有打好根基,才能更好的发展新活力的乡村文化。农村文化传承应当有三点注重点。第一、政府要大力开展和配合乡村文化宣传工作,乡村文化发展时常会走入商业化的模式,政府要做好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不断加强对乡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和鼓励支持,增强乡村文化地位,开展更多更好更吸引人的乡村文化交流活动。第二、在传承过程中要警惕照搬照抄,传承实质是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并不是直接将文化原封不动的传播就是文化传承,文化的发展也需要跟随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随之改变。一些不符合时代文明要求的糟粕文化要坚决的抵制,不能为了哗众取宠引人注目而刻意宣扬糟粕文化,这是对乡村文化的抹黑,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第三,要注重农村文化组织的建设和乡村文化的保存。很多乡村文化的没落在一定程度上是缺“人”,缺少传播者,也缺少继承者,优秀的乡村文化在不断更替的发展中逐渐丧失特色,从而沦为被人一带而过的“过时文化”。应当建立起机制完善,人员充足的乡村文化组织,在组织的带领下,在组织的配合下,不断开展更多更好的乡村文化活动,同时,乡村文化组织也起到了带头兵的作用,发挥领导者的角色,审查乡村文化,指引乡村文化发展方向。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相当一部分的乡村文化流失是因为文化遗址和物质文化的破坏所造成的,很多极具乡村特色的建筑和文化场地在日益发展的经济中逐渐消亡,保护实际是就是传承的重要部分。
  (二)乡村文化创新。乡村文化的创新是建立在传承与保护的基础之上的,要鼓励乡村文化创新,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善乡村文化的生态环境,建立更多的乡村文化活动交流中心,加大资金投入,只有让乡村文化扎根于广袤的农村大地之上,才能生长出更多更好的农村文化新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农村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密切结合, 以及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资源,打造富有创意、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产业, 就具有了文化战略和经济战略两方面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增强了农村文化本身的特色,在不断的交流和融合过程中,迸发出新的活力,创造出新的农村有文化,只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才是农村文化不断发展的能量。文化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积累,任何功利性质的文化创新都是脆弱的,它经不住实践的考验,更经不住金钱的诱惑,这样的创新指挥迷失在文化冲击的漩涡之中,只有保存好、传承好、建设好乡村文化,才能激发出更多的文化创意。同时,我们必须重视的的乡村文化创新的投资,文化产业需要资金,也将回馈资金,建设需要金钱,文化建设同样如此,如何把钱花在关键点,成为了关注的重点,要将资金投入到最具本土特色的乡村文化之中,才能收获具有乡土气息和本地特色的新文化。乡村文化创新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更需要乡村人民树立文化创新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郑杭生.村民自治面临的社会焦点问题透析———对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示范县的追踪考察[M].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
  [2]郭晓君.中国农村文化建设论[M] .石家庄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3]聂华林,李莹华.中国西部农村文化建设概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作者简介:王婉婵,女,吉林农业大学,社会学硕士。指导教师:崔永军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旅游英语听说课程特点,将英语语言听说同旅游英语专业场景语境结合,在旅游英语听说教学中引入多模态话语分析。在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优势和旅游英语专业课程特点基础上,探索多模态话语分析在旅游英语听说中的场景应用,构建了多模态话语分析实施方案。结合实际教学场景分析了场景资源组合排列,实施多模态话语资源优化,旨在提高旅游英语听说的话语有效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
校园协警队志愿服务型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建设安全文明校园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成长目标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公益性学生组织。它是以自愿报名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 ,逻辑分析法对竞技体育规律进行了深入地阐述 ,提出安徽省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为“全运争金 ,奥运争光”,简称“双争战略”,以及全面实施“双争战略”的具体
对全民健身意义的认识、作用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提出政府应建立全民健身长效工作机制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awareness of the r
你理了财,财就一定理你吗?我认为不一定。如果乱理,或者盲目地理,那财产就有可能离你而去。 You make a fortune, money will certainly manage you? I think not necessari
语言和文化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没有文化的语言是苍白无力的,没有语言的文化是无法长久的.语言的传播离不开翻译,文化翻译作为一种翻译方法或作为一个翻译领域在学术界受到
由"互联网+"下电子化所带来的科学规范高效的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成绩与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笔者根据当前企事业单位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实际,
国际社会交流和互动的深入,使得所有的语言应用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其自身语言本体带有的特征受到多样化语言文化的对应影响,在我国,现代汉语的使用也因为西方文化和语言的加
开发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大有可为rn民族地区具备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集中表现为:①丰富多样性.我国民族地区纵跨多个纬度带,从陆上极高点到极低点各类地形兼备,江河湖泊众多,生
摘要:声乐演员在舞台表演过程中要重视自身的专业化演出,要保证自己的情感情绪能够得到深化。一场舞台表演最成功的部分就在于声乐演员完美的展现了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从根本上实现了作品对人实现艺术感染的目的。本文主要研究舞台表演中对声乐演员的情感表演,争取实现情感的提升,强化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声乐演员;舞台表演;情感养成  中图分类号: J6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