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356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高中课堂教学已越来越不符合素质教学的要求,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对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作出了简要的分析,并针对其提出几点改进的建议.
  一、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化学教学信息量变大
  由于近几年高中教育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基础很差或者在初中阶段基本没怎么学的学生也都顺利进入高中,这对高中阶段的教学带了极大的考验,化学的教学面临的困难变大也是其中一部分.同时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愈高,新的知识领域不断出现,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各门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就越来越多,并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学观念陈旧,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原则,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学的支配者,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主导作用,虽然教师对知识的掌握性很强,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要点,但是,这同时也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题地位,“满堂灌输”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3.强调“知识与能力”目标的突破,忽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和实施
  当前的教育模式过于强调“知识与能力”目标的突破,例如,几乎所有的学生对一些化学符号,如,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个都当做口诀来背诵,并要求在草稿纸上不断的默写,还有一些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反复的习题训练,以为这些知识只需要多做几次题目就行,这种模式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与实施.
  4.课堂结构设计不合理,缺乏弹性
  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的教师大部分是用一套十分固定的教案来教育所有的学生,不管学生水平差异有多大,在一堂课内需要接受的知识十分确定.这种教学模式十分依赖教参课和课本内容,不能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来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从而使得课堂内容缺乏弹性.
  二、关于改善目前高中化学教学弊端的几点建议
  1.改变课堂学习方式
  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化学理论、基本概念等基础知识,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或者通过与其他学生相互之间的讨论学习可以很好的掌握.对于这些十分基础的知识教师可以简单提点即可,让学生在讨论合作和自学中去掌握.如果,讨论或自学过程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进行认真而详细的讲解,千万不能让教师在一个问题上讲的滔滔不绝,那样会让学生十分厌烦,而且散失学习的兴趣.有效地将学生的“接受性学习”改变为“吸收性学习”,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讨论,终身受益.
  2.提高教师教学技巧
  教师必须提高教学技巧、技能.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教师提出问题后要善于等待,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不要急于给出答案. 教师如果教学语言风趣、幽默,就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喜欢听,教学活动自然活跃、欢快,当然教学效果就佳.同时教师的肢体语言对学生的学习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恰当运用手势、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于教学活动,可以避免学生因长时间机械听课造成疲劳.
  3.精心设计问题,使课本与实际生活贴近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化学知识应用十分广泛,化学课堂设计的问题必须能体现新课程关注生活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和熟悉的生活现象来设计课堂的切入点,这样就能真正地将课本与丰富多彩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化学课堂中得到学习的乐趣.处于青少年阶段的高中生往往对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和好奇心十分强烈,这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极大的帮助,教师应该致力于保持和增进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好探究欲.例如,在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个章节的内容时,教师设计如下此类的问题用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古代,人们会把修建房屋时用的木立柱埋在土中的部分的表面用火烧得黒焦,这种做法有什么目的呢,这是运用了什么科学原理呢,利用的碳元素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呢?这个问题的设置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思考,还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突破.在古代人们就能够利用化学原理来服务自己,在现代的生活中就更应该好好学习化学知识,利用化学知识来改善我们的生活,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
  4.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大力提倡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方法技能,要使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基础的学习方法来获取广泛的信息,能够从化学学习中和日常生活现象提出问题,从而进行探究.例如,在“燃烧和灭火”一章节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电视上看到的消息与生活中的经验,收集社会发生火灾的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找出造成事故的原因,同时对预防措施有什么建议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调查,有利于提高学生收集事故事例的信息的热情.同时,要求学生会对不同类型的火灾进行分门别类,例如,多地百货大楼火灾、央视大楼的火灾、液化气等易燃物运输途中的火灾、烟花爆竹厂的爆炸火灾等.要求学生总结出一份报告,报告中需将火灾进行分类并归纳各类火灾的起因、危害、灭火以及预防措施.
  本文针对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作了详细的介绍,同时提出了几点改进的建议,在接下来的化学教学过程中,相信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改正上述弊端,做到上述几点建议并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去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去探索新的更好的教学方式,那么,素质教学的教育方针将会得到很好的落实.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