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为家庭教育纠偏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xi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号召重新唤醒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教育的全部不只是学校教育,“家校社”合作共育模式成为现代学校制度的主要特征和必备条件。学校为家长做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长育儿能力水平,更是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功能。为了让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中不出现偏离,学校可以试试“三字经”。
  “懂”——懂规律。家庭教育指导中,学校一定要组织家长们系统地学习“0-18”岁孩子的生长规律、认知发展规律、人格发展规律,在尊重科学,遵循规律,掌握规律前提下发生的教育行为。例如:很多家长经常制止0-3岁的孩子用嘴去舔、吮、咬物品,用手到处去触摸物体,殊不知这就是婴幼儿发展自己的大脑的重要方式。有些家长不了解“7-12”岁是培养孩子勤奋感的最佳时期,家长应经常对之进行肯定,让其形成积极的情绪,那么孩子就会愿意学习,更愿意努力地学。如果家长过多苛责、不满,孩子心里就会埋下自卑的种子。因此,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懂规律是家长进行正确家庭教育行为的原则与底线。
  “知”——知手法。很多学校在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中经常会灌输这样的一些“心法”。比如:家长要平等地对待孩子,要尊重孩子,要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等。可在具体实践中,家长们往往被“熊孩子”们打败。
  比如:给孩子安全感。在具体操作中,学校要明确地告诉家长两个策略。一是“回应”策略——就是不论什么时候,家长要对孩子的任何需求给予回应,且是积极的回应,切忌充耳不闻、漠视;二是“拥抱”策略——很多时候家长只需要对孩子情绪的安抚,不需要过多的言语评说,只要张开怀抱拥抱他、抚摸他、告訴他,父母在这儿,爱他,不用害怕、担心。还要尊重孩子。另外,学校要告知家长运用“家庭共治”策略——在家庭中大大小小的事让孩子参与讨论、决定;“人人平等策略”——家庭中所有规则、纪律都是约束每一个人的,不仅仅是约束孩子。要让孩子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学校就要让家长学会“三步法。”第一步:孩子在家长视线范围内写作业,确保孩子集中注意力。第二步:家长陪伴孩子写作业时,自己也在进行同样性质的事情,如看书、记笔记、学习等,而不是看电视、玩手机,要以身作则。第三步:和孩子商量好每次作业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如上厕所、文具、工具书、草稿纸等,确保孩子在作业时间内不被干扰。“知手法”可以增强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的自信心,减少焦虑急躁。
  “明”——明界限。学校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中,不能只告诉家长家庭教育如何重要,而是要经常和家长厘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同功能和责任,避免家庭教育的缺位、越位。学校教育给不了孩子那种至亲血缘关系的爱,家庭教育就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接纳与喜爱;学校教育主要是传递文化知识和为孩子将来社会化打基础,而对于良好的人格塑造、习惯养成、情绪调控,家长要重视言传身教、以身示范。学校教育不可能具备更强的个性化和针对性,那么家庭教育就要针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秉性、特点来寻求属于自己孩子的更具有独特性的方法,助力孩子成长。
  总之,学校在今后的家庭教育指导中要不断加强研究,积极探索实践,以最大化提高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效果。
  (作者单位:襄阳市大庆路小学教育集团)
其他文献
“这样做我们老师轻松多了”  学校毕业生在小升初的学业水平检测中一向表现优异。自然,我们六年级教师也有很强的自豪感,对已经成熟的一套做法和经验很执着,不太愿意尝试改变。  “学会改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6年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生存)的基础上,2003年提出的第五个“学会”。“学会改变”成为当今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也应该成为教师发展的核心素养。  于是,我
期刊
有专家认为,未来学校只存在两种关系,即教师和学生互为学习者和指导者;有学者认为,未来学校教师具有多种角色,包括陪伴者、支持者、观察者、共同学习者……无论怎样,其核心就是作为独特个体的“人”,即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老师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服务、帮助和必要的引领。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未来学校研究的重中之重。  师生关系难道只是教师和学生自己的事?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学校作为
期刊
儿童是可爱、美好、纯洁和充满希望的,一看到“儿童”这个词,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去关爱、呵护、帮助他们。  很多教育工作者满怀热情地想走进儿童的世界,走进儿童的心灵。而大多数时候,儿童在门内,我们在门外;儿童在花季里,我们在花季外;儿童在故事中,我们在故事外。所以,我一直在向往和努力走近儿童,但我不幻想走进儿童世界,我对儿童世界永远保持着向往、敬畏和尊重。  我一直坚信:“好玩”是儿童的第一天性。
期刊
下午走出办公室,我才发现天已放晴。天际的晚霞,放学的路队,运动场四周樟树新芽的金黄,717班“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这让我们觉得:在这个校园,放学也是一道风景。  这个三月,一直不见阳光,春雨如此地丰盛,校园中李树的花还是开了,校园西门处早樱的花也开了,香樟树更是满树的新芽。  也许是久雨天晴的原因,今天放学的时候,同学们的兴致特别高,与往常相比,放学的路队更整齐,诵读古诗词的声音更
期刊
我看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有一天,上帝让人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蜗牛已经很努力地向前爬行,但人还是嫌它慢,拉它、催它、吓唬它、甚至踢它,仍然快不了。人向上帝抱怨,为什么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人实在没有办法,只得任由蜗牛慢慢向前爬。忽然间,人闻到一阵沁人心脾的花香,才发现,原来路边有一座美丽的花园,为什么以前没有看到?  我们有时会抱怨学生成长太慢,对一些调皮的、不听话的学生,我们批评、责备甚至吼他,却
期刊
2010年11月,我参加了2010年“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初中化学骨干教师研修班的学习。回到岗位之后,结合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反思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我思考得最多的问题便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做教师。  首先应该是心中有爱。我的儿子可以说是在我的朋友圈中完成了从幼儿园到初中的教育。当我高高兴兴地把他送到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时,面对陌生的校园,面对我完全陌生的氛围,我慌了,变得非常的无助、无奈。回到
期刊
职业教育美术公共课程校本化改革是当前研究的重点,要立足于学生主体,关注和服务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成长,加强对职业教育美术校本内容的开发,从美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