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教学评价新视角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jaminz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已经明确指出:构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同时还需要建设促使老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评价体系,以及推动课程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当前,有关健美操的教学评价相对单一,主要体现在教学结果和预定目标是否一致层面。缺乏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过程的评价等。本文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切入点,对构建健美操多元化评价体系进行分析,从而为该方面的教学提供更为科学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健美操 教学评价 机制思路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b)-0113-02
  健美操涉及到舞蹈、音乐和体操等诸多要素,凭借着自身的独特魅力,受到高校诸多学生的青睐。也正是如此,它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体育的重要构成。健美操属于新兴学科,有关它的评价体系还存有相应的缺陷,比如将考试和评价进行等同,只注重结果性评价等。这些评价模式很难发挥其激励、监督和诊断功能。这让不少学生沦为失败者,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会被严重挫伤。戴家干认为:提升教育质量,革新考试的关键就在于考试和评价体系的重构。从之前单一性考试评价创新成多元化评价体系,这不仅是当前考试改革的关键性问题,更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所在。科学、全面的多元化智能理论,为科学教育评价体系的重构提供了动力,通过多元化评价体系,可以促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并能让评价和培养目标形成紧密的关系。同时它也能为健美操课程的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凭据,这些都促使它成为近些年体育学者的研究热点。
  1 我国健美操教学评价的现状
  1.1 考核与培养目标脱节
  当前,健美操培养目标为:让学生拥有一定的专项技术和理论水平,并具有一定的教学和训练能力,同时还需要让学生具备健美操组织活动能力和裁判能力,让学生拥有一定的健美操科研能力。当前,针对健美操的考核而言,其主要内容为:技术动作的完成度以及基本理论知识。这显然和健美操教学的培养目标存在着不一致现象。健美操教训沦为了训练课,考试也成了秀场和竞技选拔。老师在教学中只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注重其动作技术的训练,而对他们的理论知识、教学能力、指导大众健身、裁判能力、组织比赛能力等的培养给予了选择性忽视。
  1.2 考核缺乏实效性
  当前,健美操教学内容都是一些既定的动作技术和套路,以及相应的身体运动等。目前学习体育专业的学生,接下来大多会成为中小学的体育老师,或者担任健身教练工作。如果健美操教育仅仅以运动技术作为核心教育内容,那么必然会脱离社会这些人才的需求,很难让学生成为中小学体育老师之后拥有足够的综合素养,也很难为社会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更不能满足社会对健美操人才的需求。
  2 构建多元化的健美操教学评价体系
  2.1 健美操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基于多元化智能理论的评价体系,十分注重评价主体和视角的多元性,比如除了师评之外,还有学生的互评和自评等,这些都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第一,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评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会相应的自评方法,并激励他们在学习中进行科学的应用,这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二,组织学生展开互评。这需要老师构建一个宽松的评价环境,让学生相互关注并给予互评。在此模式下,相关的评价主体关系具有平等性,他们主要是结合同学的动作准确性、表现力等方面展开评价和交流,让他们能够看到别人的优势和不足,进而自我反思,从而促使获得进步。第三,老师要科学公正的评价每位学生,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自身的进步性,这样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热情,进而实现更多的进步。
  2.2 健美操教学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基于学生多智能教育为最终目的进行多元化评价,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第一,基础动作的评价。这主要涉及到基本造型、难度和步伐等元素内容。这些隶属于数学逻辑智能领域,借助于分析学生对一些基础动作的领悟和掌握情况给予公平公正的评测。第二,基于身体运动和语言智能领域的套路考核。健美操十分注重动作的力度、表现力和准确性。这些都需要通过套路来进行衡量,因此需要评测学生套路的完成情况,进而评价他们健美操的表演水平。第三,评测学生的身体素养。学生的柔韧性、力量和体能等诸多元素都有相应的差异,身体素质佳的学生,往往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而身体素质欠佳的学生,即使付出很多努力,取得的成绩也相对有限。如果在测评中,不能将学生个体身体素养的差异纳入进来,那么测评的公平性就会相对缺失。因此首先要评测学生的身体素养,然后在分析他们的学习过程和体能等相关因素的进步情况,进而衡量学生的运动能力。第四,评测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涉及到的内容包括:课堂领悟力、参与积极性、创编新动作等能力。学生在学习健美操时,不仅要提升自身的运动技能,还需要注重相互合作,进而实现优劣互补,共同进步。
  2.3 健美操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传统以结果论成败的评价模式,更多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检验,很难通过这些成绩衡量出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就不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性、人际交往能力等相关综合性素质进行有效的评价,同时也很难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在促进健美操教学方面也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因此,就需要引入创新的评价模式,其中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体系就能够很好的适应健美操教育的多元评价需求。然而,目前很多新型的评价模式,并不能够得到老师的重视,和教学的改革具有明显的脱节效应。为此,老师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学生的优点,然后再结合相对科学的评价方法,进而构建一个基于过程和结果、定量和定性、正是课堂和非正式课堂的综合性评价体系。课程终结性评价能够基于期末或者等级考试来进行,它能够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老师的教学效果,是一种典型的定量评价模式。而基于过程的形成评价,它可以通过描述、等级评分等方式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和努力程度,同时还能够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水平,出勤率以及健美操技术的领悟力等。不仅能够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还能够衡量学习的学习态度和策略等。此外,为了更好的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还可以构建学生成长档案,这样就能够通过档案记录学生和学习过程有关的相关内容,如学生的自我评估、学习新的、学习方法的优化、学习计划的贯彻执行等。通过这些记录就能够更好了解学生的进步轨迹和方式,进而获得他们在健美操领域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也能够彻底规避结果式评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实际上,形成评价模式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构建学习档案,这能够有效解决课堂观察的时间局限性问题,能够更加全面界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能够针对性的展开教学,从而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在高校体育健美操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使用传统评价体系的现象,这很难公平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体系,则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高度的关注,这种基于过程和结果一体化的评价体系,无疑能够有效提升评价的合理性和公平性,而且对提升健美操教学效果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科学应用多元智能评级体系,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坚持评价内容、方式和主体的多元化,才能够更好的让评价体系指导相应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易兴霞.构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多元评价体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145-146.
  [2] 张伟.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0):74-76.
  [3] 王佳麗.健美操教学评价新视角——多元智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7):982-984.
其他文献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武汉体育学院乒乓球硕士研究生为个案,深入了解乒乓球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改善乒乓球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乒乓球 硕士研究生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3(a)-0122-02  研究生教育对于落实科教兴国、实现
摘 要:警察这个职业非常特殊,并且其对于从业人员的身体素质也有着很高的要求。警校作为主要的警察培养基地,在体育教学方面更得加强重视。本文主要针对警校当前体育教学的情况以及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对其中体育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警校 体育教学 学生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5(a)-0044-02 
摘 要:康乐县是一个民少数族地区,教育相对比较落后,尤其体育教学不太受重视。在阳光体育的背景下,康乐县的体育课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体育的走班选课也在阳光体育的背景下诞生了。通过走班制的教学,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尝试走班制的运用,能够极大缓解因体能差异造成的教学阻力,推动教学改革发展。  关键词:高中体育 走班制 课程选择 科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以沈北新区东北秧歌爱好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沈北新区东北秧歌开展现状,通过分析沈北新区东北秧歌的现状及影响沈北新区东北秧歌发展的因素,针对发现的问题,探索沈北新区东北秧歌发展路线,促进沈北新区东北秧歌的进一步推广,找到沈北新区东北秧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沈北新区东北秧歌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依据,并为进一步促进沈北新区东北秧歌的发展提供可行
摘 要:本文通过对参加“浙江省幼儿体育体适能培训”的幼儿体育教师的问卷调查和对幼儿园园长的访谈,探索幼儿体育师资队伍现状,旨在为幼儿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幼儿体质健康水平提升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1)随着浙江幼儿体育的快速发展,浙江幼儿体育教师需求巨大,尤其是男幼儿体育教师。(2)现有幼儿体育教育教师的收入、专业背景等不容乐观。(3)体育教育专业院校应加大探索幼儿教育方向人才培养,同时学前教育专业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大学生肥胖率的上升以及耐力素质的下降,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城市马拉松热潮席卷全国,使高校学生能够走出校园参加各地马拉松赛事。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在华南师范大学的院校环境中,利用学校自身的地理位置、组织条件、宣传途径和后勤保障,并结合城市马拉松的特点,打造出属于华师的校园马拉松,从而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传承华师艰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立德树人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公民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巩固学校教育渠道的基础,将道德教育工作渗透到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并将其融入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体育德育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德、智、体、美和劳全面发展,成为一个有理想、文化
摘 要:本文拟对运动按摩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以供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目前,运动按摩课教学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运动按摩的专业书籍少,选择教材的范围窄;课程设置不合理;授课学生人数多,专业教师少;教学场地和器材设备缺乏;教学形式和考核形式单一等。针对这些不足,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受到了较好的效果。如选择适合于课程的教材、优化课程内容设置、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器材、改进教学模式、改革考核制度。  关键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民办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研究认为其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及课程选排不科学等困境;建议加大体育教学改革力度;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选课机制;改革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实行以赛代考的考核方式等措施优化其教学模式,提升其教学效果,为我国民办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提供一些可行性建
摘 要:高师大学生是未来各级各类教师的主要来源,肩负着人类文化知识传递及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体质健康状况影响高师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甚至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民族的兴旺发达息息相关。本文采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天水师范学院2015级学生近三年的体质健康变化进行动态分析。旨在了解高師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趋势,为增强高师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