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是如何开花的?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的种种“不孝之举”令人吃惊:
  某日,母亲生病卧床,放学回家的儿子得知要自己下楼买快餐吃时,竟对着病床上的母亲大发脾气。
  一名四年级的男生,明知下岗的父亲仅仅依靠修理自行车获得微薄的收入,花钱仍然大手大脚。当疲惫的父亲要他帮忙取一条毛巾时,他竟以“正在做作业”为由懒得动手。
  为什么“不孝之举”屡见不鲜?究其根源,父母们难辞其咎。一方面,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出生后就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长辈们宠爱有加,一味地让他们享受,接受长辈们的袒护,忽略对孩子感恩之心的培养。另一方面,一些父母对自己的长辈不尊重、不孝敬,甚至逃避赡养义务、虐待及遗弃老人的做法,也扭曲了孩子的心灵。一个生活在不以孝敬为美德的家庭里的孩子,是无法自觉养成孝敬之心的。
  家庭是塑造孩子心灵最重要的场所,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那么父母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怀有一颗孝敬之心呢?
  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从事着怎样的工作,更不知道父母的钱是何等地来之不易。不了解便不理解,也就谈不上孝敬。正确的做法是,有意识地把孩子带到父母的工作现场,让其亲身感受父母工作的艰辛,以至自然而然地心生敬意。如有可能,还可以让孩子适当地参与父母的劳动,以加深其体会。
  让孩子从小事做起。细节最能表达孝心。《新三字经》里的“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指的是汉朝时期因孝敬父母而闻名的孩子黄香。黄香9岁丧母后,非常孝敬父亲。每到冬夜,他就先睡进父亲的被窝,用自己的体温焐热,再请父亲睡下。因此,对孝心的培养也应从细微处入手,让孩子为父母倒一杯水、给父母捶一次背、给疲惫的父母欣赏一段音乐、有好吃的东西请父母先尝尝……让孩子从点滴小事做起往往更可行,只要持之以恒,孩子定能养成孝敬的习惯。
  让孩子获得表达孝心的机会。父母不要因为担心孩子劳累、做不好或学习分心而不给他们表达的机会。孩子表达孝心需要实践,如果一直缺乏实践的机会,纵有满腔孝心也无从表现,久而久之,那颗孝心便会被掩藏乃至泯灭了。只有让孩子多参与家庭事务,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才能培养出孩子的孝心。
  让孩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受到熏陶。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亲。如果说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节假日就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让孩子感受孝敬父母时的幸福感。孩子一旦表达了孝心,父母就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欣慰和满足。这样孩子就会觉得孝心的表达非常值得,非常幸福。孩子若能怀着满腔幸福感一次次地表达孝心,那么,离这一传统美德的最终养成,就为期不远了。
其他文献
“快过来,好好坐着,别乱动!”  “这位先生,不好意思,我们换个位置行吗?”  “这位先生,对不起,孩子又想坐回这儿了……不如,我们再换回来?”  带小胖坐地铁,他一会儿绕着地铁车厢中间的扶杆来回走动,一会儿趴在车窗上四处张望,就连车厢里的地铁线路显示图和广播都能让他兴奋不已,不停地问来问去,手舞足蹈,有时就会给其他乘客带来不便。  我一般都不跟小胖讲大道理,因为不但不管用,相反还会使他闹情绪,场
情境回放:不许哭    玩具店门口,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背对着爸爸嘤嘤哭着。爸爸想拉孩子走,孩子不肯,说就要买那个玩具。“再不走我丢你一个人在这儿了。”听爸爸这么一说,孩子急了,放声大哭起来,结果引来不少路人围观。“不许哭!不许哭!”爸爸脸上有些挂不住,可孩子不管,哭得更伤心了。“不许哭!你再哭一声试试,看我不打你。”爸爸放狠话了。孩子有些怕,想要听爸爸的话,止住哭声,无奈几次努力后,还是哭出了声。
背心裙  秋冻穿衣原则中的“背暖”,为的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的发生。当然,背暖也要适当,如果过热造成背部流汗,反而更易致病了。平时早起,给孩子搓搓背,也有利于把寒气驱除,是小儿保健推拿常见手法之一。  而既能保证背暖,又最能延续小妞儿们公主情结的,非背心裙莫属了。一件T恤或是衬衫,外加一件背心裙或吊带裙,正是小妞儿们秋日的最佳搭配。尤其是上幼儿园后,穿得多了怕流汗,穿得少了怕感冒,毕竟妈妈没法跟在
“妈妈,你知道有个叔叔闯进学校,射杀了20个孩子吗?”  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纽敦特大枪击案发生后的几天,加拿大8岁的摩根问他的妈妈雷斯丽·杜波伊斯。  杜波伊斯很吃惊,她之前一直尽可能不让儿子知道这件可怕的事情。当儿子在场的时候,她从不谈论校园枪击案之类的负面新闻,所以儿子肯定是从家庭以外的途径得知的。  “校长在广播里要求全体师生为遇难者默哀一分钟,同学们想知道为什么,老师就跟我们说了。”  原
还在为帮孩子选择合适的幼教光碟发愁么?担心孩子不喜欢影片内容或年龄段不符么?要选择最佳的视听教材,因龄施教、寓教于乐才是王道。本月为孩子推荐的套碟分为小宝宝(0~3)和大孩子(4~8)两个年龄段,方便家长根据自家孩子的实际需要,选择最合适的幼教光碟,领略一场愉快的视听体验——    0~3岁:  小小爱因斯坦  ——用世界的语言带孩子走近世界  这是一部专门为婴幼儿设计的DVD套碟,精心设计的画面
孩子做事太拖拉,说了一遍两遍三四遍还不听,有些妈妈只好怒吼咆哮。每到此时,孩子多半会哭泣着扑过来说:“妈妈,我下次再也不这样了……”但你懂的,下次、下下次,还是一样。  磨蹭这事是老生常谈,靠吼靠吓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它们给孩子带来的感受是“妈妈生气了”,而不是“我太慢了”。这样一味边骂边催,最终只会让孩子心灵受伤。  他的恐惧:家长会中,有个妈妈诉苦,说如果不靠吼来震慑,孩子根本不听,哪怕就是最
一个男孩跟着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了陷阱里,他拼命挣扎、呼喊,可父亲始终没有出现。男孩在恐惧和绝望中度过了一夜。黎明时分,他终于凭借手中的猎刀爬出陷阱,出来的那一刻,他发现父亲竟一直站在陷阱旁边。男孩痛恨父亲,说他太绝情。父亲却并不气恼,他耐着性子告诉孩子说,这一夜,自己一直守在陷阱旁,一步不敢离开,以防动物靠近陷阱。“孩子,见你被困着上不来,我也着急担忧,但我不能帮助你,我要你明白,在等不到任何救
荨麻疹(hives)是孩子的常见过敏症状之一,发病的时候,常常呈大面积且不规则分布全身,看上去蛮吓人的,不但孩子难受,家长也担心。我家女儿美好在科泉也遭遇过荨麻疹,经过咨询医生和居家护理,很快就康复了,所以我认为,家长冷静悉心的呵护,对孩子荨麻疹的痊愈十分重要。  切勿延误就医  美国医疗中心派发的护理小册子说,每个宝宝的情况都不一样,必须要密切观察,比如在孩子发疹的时候,看是发生在四肢躯干还是头
孩子刚入园,家长一方面要多加留意,一方面也要尽量淡化入园时与在家的不同,以便孩子身心上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衣服穿太多,捂出感冒来  秋季天气多变,家长担心孩子感冒,本着“宁可捂着也不冻着”的想法,给孩子穿得很厚。这很不可取——幼儿园游戏多,活动量大,孩子穿得多,容易出汗,汗湿的衣服贴在身上,更易受寒着凉,导致感冒。  另外,穿衣太多、穿脱不方便,也会在午睡时给孩子增加感冒的几率。  周末太特殊
孩子已经4、5岁了,也能听懂一些道理,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肯听大人的话,说了多少次也不改,让家长身心俱疲,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呢?  管得紧的孩子反而懒  琳琳妈全职在家照顾琳琳,但琳琳还是养成了很多坏习惯,道理说了一堆也不改。隔壁家的小天妈妈没怎么管孩子,但小天特别懂事听话,学习成绩也好。琳琳妈觉得老天爷实在太偏心眼了,把听话的孩子都赐给了别人,却把小淘气摊派给了自己!  分析:的确有这样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