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的种种“不孝之举”令人吃惊:
某日,母亲生病卧床,放学回家的儿子得知要自己下楼买快餐吃时,竟对着病床上的母亲大发脾气。
一名四年级的男生,明知下岗的父亲仅仅依靠修理自行车获得微薄的收入,花钱仍然大手大脚。当疲惫的父亲要他帮忙取一条毛巾时,他竟以“正在做作业”为由懒得动手。
为什么“不孝之举”屡见不鲜?究其根源,父母们难辞其咎。一方面,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出生后就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长辈们宠爱有加,一味地让他们享受,接受长辈们的袒护,忽略对孩子感恩之心的培养。另一方面,一些父母对自己的长辈不尊重、不孝敬,甚至逃避赡养义务、虐待及遗弃老人的做法,也扭曲了孩子的心灵。一个生活在不以孝敬为美德的家庭里的孩子,是无法自觉养成孝敬之心的。
家庭是塑造孩子心灵最重要的场所,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那么父母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怀有一颗孝敬之心呢?
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从事着怎样的工作,更不知道父母的钱是何等地来之不易。不了解便不理解,也就谈不上孝敬。正确的做法是,有意识地把孩子带到父母的工作现场,让其亲身感受父母工作的艰辛,以至自然而然地心生敬意。如有可能,还可以让孩子适当地参与父母的劳动,以加深其体会。
让孩子从小事做起。细节最能表达孝心。《新三字经》里的“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指的是汉朝时期因孝敬父母而闻名的孩子黄香。黄香9岁丧母后,非常孝敬父亲。每到冬夜,他就先睡进父亲的被窝,用自己的体温焐热,再请父亲睡下。因此,对孝心的培养也应从细微处入手,让孩子为父母倒一杯水、给父母捶一次背、给疲惫的父母欣赏一段音乐、有好吃的东西请父母先尝尝……让孩子从点滴小事做起往往更可行,只要持之以恒,孩子定能养成孝敬的习惯。
让孩子获得表达孝心的机会。父母不要因为担心孩子劳累、做不好或学习分心而不给他们表达的机会。孩子表达孝心需要实践,如果一直缺乏实践的机会,纵有满腔孝心也无从表现,久而久之,那颗孝心便会被掩藏乃至泯灭了。只有让孩子多参与家庭事务,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才能培养出孩子的孝心。
让孩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受到熏陶。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亲。如果说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节假日就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让孩子感受孝敬父母时的幸福感。孩子一旦表达了孝心,父母就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欣慰和满足。这样孩子就会觉得孝心的表达非常值得,非常幸福。孩子若能怀着满腔幸福感一次次地表达孝心,那么,离这一传统美德的最终养成,就为期不远了。
某日,母亲生病卧床,放学回家的儿子得知要自己下楼买快餐吃时,竟对着病床上的母亲大发脾气。
一名四年级的男生,明知下岗的父亲仅仅依靠修理自行车获得微薄的收入,花钱仍然大手大脚。当疲惫的父亲要他帮忙取一条毛巾时,他竟以“正在做作业”为由懒得动手。
为什么“不孝之举”屡见不鲜?究其根源,父母们难辞其咎。一方面,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出生后就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长辈们宠爱有加,一味地让他们享受,接受长辈们的袒护,忽略对孩子感恩之心的培养。另一方面,一些父母对自己的长辈不尊重、不孝敬,甚至逃避赡养义务、虐待及遗弃老人的做法,也扭曲了孩子的心灵。一个生活在不以孝敬为美德的家庭里的孩子,是无法自觉养成孝敬之心的。
家庭是塑造孩子心灵最重要的场所,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那么父母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怀有一颗孝敬之心呢?
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从事着怎样的工作,更不知道父母的钱是何等地来之不易。不了解便不理解,也就谈不上孝敬。正确的做法是,有意识地把孩子带到父母的工作现场,让其亲身感受父母工作的艰辛,以至自然而然地心生敬意。如有可能,还可以让孩子适当地参与父母的劳动,以加深其体会。
让孩子从小事做起。细节最能表达孝心。《新三字经》里的“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指的是汉朝时期因孝敬父母而闻名的孩子黄香。黄香9岁丧母后,非常孝敬父亲。每到冬夜,他就先睡进父亲的被窝,用自己的体温焐热,再请父亲睡下。因此,对孝心的培养也应从细微处入手,让孩子为父母倒一杯水、给父母捶一次背、给疲惫的父母欣赏一段音乐、有好吃的东西请父母先尝尝……让孩子从点滴小事做起往往更可行,只要持之以恒,孩子定能养成孝敬的习惯。
让孩子获得表达孝心的机会。父母不要因为担心孩子劳累、做不好或学习分心而不给他们表达的机会。孩子表达孝心需要实践,如果一直缺乏实践的机会,纵有满腔孝心也无从表现,久而久之,那颗孝心便会被掩藏乃至泯灭了。只有让孩子多参与家庭事务,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才能培养出孩子的孝心。
让孩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受到熏陶。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亲。如果说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节假日就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让孩子感受孝敬父母时的幸福感。孩子一旦表达了孝心,父母就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欣慰和满足。这样孩子就会觉得孝心的表达非常值得,非常幸福。孩子若能怀着满腔幸福感一次次地表达孝心,那么,离这一传统美德的最终养成,就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