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课堂(六):礼仪的训练方法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fei666_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以礼带礼,家长以身作则。作为家长,应该认真负责地践行规范的文明礼仪,生活中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注意自身修养,以身作则,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2 以小促大,家长关注细节。例如:在街上,吃完水果和冰棍等,要有意识地把果皮和冰棍杆扔到垃圾箱里,不要随意往地上乱扔;乘公共汽车时,当别人给自己的孩子让座时,要引导孩子说谢谢;看到环卫工人或园艺工人顶着烈日清扫街道、美化环境时,要告诉孩子尊重他们的劳动。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对子女的示范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时时处处、点点滴滴之中。
  3 以无胜有,家长创造环境。作为家长,应该努力建立一个充满理解、信任和亲情的幸福家庭环境,这正是孕育良好礼仪素养的摇篮。
  4 以练导行,家长强化训练。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训练孩子,而且是长期的、持久的过程。因为一个人的风度气质是长期训练之后形成的。作为家长,必须时常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重复性地礼仪训练,例如:要训练孩子在遇到老师同学时,主动打招呼;需要别人帮助或得到帮助时,要说“请……”或“谢谢!”这样才能强化孩子的礼仪意识。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总而言之,家长要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中,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仪实际上是一种习惯,它会使孩子受益终身。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的坚持,家长首先要学会改变,要努力改变一些不好的习惯,改变从观念开始,改变从自身开始,改变从小事开始,改变从此时开始,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品行端正、彬彬有礼的文明人,一个受社会欢迎的人。
  
  (责编 张银萍)
其他文献
在低于和高于400 μmol·m·s-1的光照下,苹果(Malus pumila Mill.cv.Tengmu No.1/Malus hupehensisRehd.)叶片稳态荧光(Fs)随光强增加而分别呈现升高和降低的变化趋
用RACE方法从青蒿(Artemisia annua L.)高产株系001中克隆了一个过氧化物酶。将此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细胞中进行原核表达得到重组蛋白(APOD1),表达的蛋白分别以抗坏
最近,看完《红气球》电影后,小男孩牵着红气球孤独的身影一直在我脑海里闪现。我的心,一直被难过纠缠着。这部电影,让我深深意识到。不能让孩子的成长孤独,作为父母应创造一切条件
上二年级的女儿在吃饭的时候说,她可能没有机会做领读了,她是用一种尽量平淡但明显很失望的语气说的。  在之前的几天,我见到她的班主任也是她的语文老师,说起女儿在班里的表现,老师说她各方面都不错,就是说话声音有些低,说考虑让她领读。那时班里已经有一个领读的小姑娘,我也认识,很开朗大方的样子。当天我回家说给女儿听了,说你好好努力,多练习一下朗读,声音尽量大,而且要熟练准确,那样就会有机会做领读,因为老师
利用染色体C分带和FISH(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技术对冬小麦(Triticumaestivum L.)种质“矮孟牛'Ⅱ、Ⅳ、Ⅴ型及其在选育过程中产生而未被生产上利用的Ⅲ
“你的作业写完没有?拿来给我检查!”“去同学家?不行,就知道玩,复习功课去!”“这活儿不用你管,去背英语”……这样的话语在现实生活中恐怕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一些家长教育孩子主要就是抓孩子的学习,把自身的角色定位为孩子“学习的拐杖”,而忽略了其他,包括“做人的向导”。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关颖表示,这种家长角色的错位会对孩子产生三大危害。  其一,家长“扬短避长”“强己所难”。教孩子做人是家庭教育
针对香木莲(Manglietia aromatica Dandy)结籽率低以及野外实生苗稀少的现象,本文研究了香木莲雌配子体发育过程、花粉萌发力、开花生物学特性与种子结构的观察.结果表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