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乐改良”曾是近代中国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民间俗乐的利用有一条清晰的线索。起初,是梁启超、黄遵宪推动,以《新小说》为阵地的“杂歌谣”创作。继之而起的是《绣像小说》中涌现的一批“时调唱歌”作品。受此启发,近代的一些启蒙思想家开始大量借用民间流行的曲调,填以新词(“俗曲新唱”).形成了一次以“白话报”为主要发表阵地的创作高潮。“俗曲新唱”配合着当时的“戏曲改良”,成为启蒙者为中下层民众说法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