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杂歌谣”到“俗曲新唱”——近代中国歌词改良的启蒙意义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fu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乐改良”曾是近代中国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民间俗乐的利用有一条清晰的线索。起初,是梁启超、黄遵宪推动,以《新小说》为阵地的“杂歌谣”创作。继之而起的是《绣像小说》中涌现的一批“时调唱歌”作品。受此启发,近代的一些启蒙思想家开始大量借用民间流行的曲调,填以新词(“俗曲新唱”).形成了一次以“白话报”为主要发表阵地的创作高潮。“俗曲新唱”配合着当时的“戏曲改良”,成为启蒙者为中下层民众说法的有力武器。
其他文献
“新文化运动”起于“白话文运动”,这是中国现代文学,乃至中国现代史一开篇就要讲到的,然而迄今为止,学界对这场运动的研究绝大多数放在“文”上,就是说关注的是新文学的内容革命
本文通过供电所现场作业管理信息化支撑方案设计,实现供电所现场作业表单信息化,利用手持终端延伸系统至作业现场,实现"4W+1S"的管理方式。
7222工作面是安徽界沟煤矿首个采高超过5m的大采高工作面,属于三软煤层,在工作面刚推进时,就出现大面积片帮掉顶,由于没有采取任何支护措施强行推进,没推几米支架就出现不同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点火系统的功能对于现代经济的发展有着相当大的推进作用。因此,要求它能够在某一应用上,能够迅速、准确、不出意外的点火,保证某一应用能够正常运转,ECU
从特殊材料焊接施工特点出发,着重阐述黄金焊口焊接流程和操作要点,对固定焊口焊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