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yz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型栽培技术的应用及推广,化学农药的不合理利用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玉米的生产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了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01.025
  玉米广泛种植在世界各个地区,在世界粮食作物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新型的栽培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以及推广,化学农药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玉米的病虫害对化学农药产生一定的抗药性,严重地影响玉米的生产质量。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玉米的生产情况出发,并对玉米的病虫害做好调查以了解其生长发展规律,从而从多方面开展符合我国玉米的综合治理病害虫的措施,包括农业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信息素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等。
  1我国玉米主要的病虫害
  1.1大斑病
  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
  1.2病毒病
  由于受到气候条件、环境的影响,玉米容易感染病毒,导致病毒病的发生。当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生长颜色不均匀或者矮小,容易弯曲,则可怀疑是否患有病毒病,提前做好病毒感染防治措施。
  1.3丝黑穗病
  由于芽穗受到影响,玉米发生丝黑穗病,其果穗比正常玉米果穗更短,也可能在开花期无花穗。玉米容易枯萎,幼芽难以生长。
  1.4玉米蚜虫
  玉米蚜虫寄生在玉米叶背和嫩芽上,能够大量繁殖。当其数量达到规模后,会导致玉米叶卷起、叶背枯黄,甚至还将导致整个玉米叶株死亡。必须在短时间内对蚜虫进行消灭,以抑制玉米蚜虫的大量繁殖,降低蚜虫对玉米叶片的损害,避免玉米死亡。因为蚜虫周期较长,容易对玉米雄穗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利于玉米授粉质量,导致玉米生长缓慢。
  1.5红蜘蛛
  红蜘蛛一般寄生在玉米葉或者雄穗上,对玉米叶进行啃食,导致玉米生长过程中难以获得充分的营养和水分,致使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
  2玉米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技术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原则是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应当把预防病害虫放在第一位。在玉米的病虫害农业防治以及物理防治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着生态控害以及生物防治的核心,通过对化学防治技术的合理利用,从而有效地降低由病虫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玉米的生产质量。主要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了以下几种。
  2.1农业防治技术
  2.1.1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具有更强抗病能力的玉米品种是防治病虫害的首选方法,也是最为有效且经济的方法。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选择具有适应性较强、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对于晚疫病发病严重的区域,可以减少容易感染病虫害的品种,增加抗病品种。在播种之前精心挑选健康的玉米种子,剔除带毒、带病虫的玉米。嚴格加强检疫检验,避免疫区或病区品种进入健康的区域。
  2.1.2加强田间管理 在收获和播种之前,对耕地进行深翻,能够发挥蓄水保墒、消灭地下害虫的作用,有利于降低田地害虫的基数。根据配方进行施肥,合理调配各种化肥成分,增加有机肥,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及时对田间的杂草进行清除,避免虫卵和病菌寄生在杂草中。如果发现病株,必须把病株拔除,然后烧毁或者深埋,使用石灰进行土壤消毒。成虫盛发时,进行人工捕杀,并摘除卵块。
  2.2物理防治技术
  白天利用蚜虫趋黄色的特性,在黄板上涂机油或农药粘杀蚜虫,也可利用蚜虫对银灰色有负趋性的特性,在有蚜虫的地方挂银灰色或覆盖银灰膜驱蚜。夜间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地趋光性害虫。可降低田间病虫基数,减少病虫为害。
  2.3生物防治技术
  保护病害虫的天敌及人工饲养天敌。对病害虫的天敌进行保护,可达到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次数与用量的目的,通过对天敌的保护利用,来有效控制玉米病害虫的繁殖。
  2.4化学防治技术
  通过对化学防治指标的实行,以及对病害虫预测警报的加强,从而充分对病害虫发生的动态进行了解以及掌握,根据相关的防治指标来对玉米的病虫害进行防治,实施对症下药。在利用化学防治技术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时,应当避免过量使用毒性高、残留率高的农药,应当科学合理利用毒性比较低、残留率较低以及防虫效率高的农药,与此同时在使用农药来防治病害虫。要注意轮换使用农药,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玉米的生产实践中,病虫害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因此要加强对我国玉米病虫害的控制,在防治技术上采用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合理科学的应用药剂,从而达到稳产、优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子俊,林忠敏,牛荣山.旱地玉米免耕秸秆覆盖条件下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1994,(03).
  [2]高云龙,赵宏宇,王洁琦.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04,(06).
  作者简介:宋永科,大专学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其他文献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发展农业必须以农业机械化作为支撑,农机化必将成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前提和基础。阐述了农机化助推德宏农业发展成效情况,提出了发展的
将零维(0 D) Si 69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和KH 550官能化的二维(2 D)多层氧化石墨烯(KGO)组成的纳米复合物通过胶乳法制备了天然橡胶(NR)纳米材料,研究了纳米材料的多尺度增强和界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种子苗木的调运更加频繁,种子种苗检疫问题凸现,分析了在种子市场逐步放开的形势下,当前海盐县种子种苗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检疫工作通过加
阐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涵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特点、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办法等。
通过黄色粘板与负压捕集吸虫技术前后交替使用,再通过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来总结本技术对小型飞翔类昆虫的灭杀能力。分析总结后,该技术灭杀效果明显,保护环境,在能够保障农产品
通过控制混炼工艺研究了温度对si-69原位改性白炭黑填充天然橡胶(NR)硅烷化反应的影响,利用硫化仪、橡胶加工分析仪、核磁共振交联密度仪以及全反射红外光谱仪等对白炭黑的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