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可以采取做猜法、意会法、比较法、互换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词语的学习与理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展开,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其他相关能力,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做猜法;意会法;比较法;互换法;演示法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词语教学也一直被看作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抓好小学生的词语教学,让学生对词语有深刻的理解,才能保证学生能够写出优秀的文章,同时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高。
一、做猜法
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看可以运用“我做你猜法”来对词语进行讲解,这样不但能够加深小学生的记忆,而且还能让小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组织一个小游戏,一个同学面对黑板,另一个同学背对黑板,老师写出词语,面对黑板的同学做动作,但不可以出声音,而背对黑板的同学去猜词语,这样不但能够开拓小学生的思维,开动脑筋去思考和模仿,从而锻炼了思考和模仿能力,猜对的同学不但有奖励,而且还锻炼了自身思考和观察能力,这样也吸引了其他同学的好奇心,都愿意尝试一下,从而在欢声笑语中达到了老师的教学目标。
二、意会法
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过程具有递时性,要经历“模糊→清晰→模糊”三个步骤,并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词语,学生只要意会,基本上知道其意思,能运用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他们理解得很确切。随着对文章的深入阅读和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经历一个自我模糊、不断理解的过程,并由模糊趋向清晰。教师教学时采用意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激发他们自我探求的兴趣。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不约而同”一词,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是“同时站直了身体的意思”(这是模糊理解);经过查字典知道是“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一致”的意思(这是规范清晰的理解);最后经过深入阅读课文,又渐渐领悟到:这就是人民群众送别周总理时同样的悲痛心情,以及对周总理无比爱戴的共同情感的表现。通过这种对词的分步体会,学生就可领会课文的中心。教学实践证明:把这种词语的理解方法教给学生,有利于促使学生在认真阅读中领悟词义,提高品词解句的水平,也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三、比较法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词语虽然含义并不深奥,却用得准确、传神。教学这类词,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琢磨的方法增强语感,意会词义。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一句,其中的“才”是表示战友焦急、痛苦的心情,而“從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一句中的“才”则是表示时间短。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琢磨加以理解,从而知道作者因心境不同,运用相同的词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也不相同。这样,可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中心的把握上来。比较法理解词义,是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四、互换法
阅读时,可用互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义。换词不但能联系旧的知识,启迪新的知识,还可以学到作者运用语言的独到功夫。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落叶在林间飞舞”一句的“飞舞”,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换词训练。学生把“飞舞”换成“飘落”,然后通过比较,并联系上下文深究词义,知道“飞舞”的落叶除了有“飘落”的意思外,还有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飘飘悠悠的姿态,从中体会作者用“飞舞”的特别含义;知道有些词既有近义的特点,更有程度深浅之分。通过这种换词练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准确用词的高明之处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体会到文章显得生动、具有美感的原因所在。
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组词换词法来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语文课文中的古诗词。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进行组词,让小学生在组词的同时思考出词语出现在哪篇古诗词当中,并想出词语的解释,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通过学生组词,老师在黑板上写出词组,并给予肯定和表扬,提高了小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五、实验法
词语理解最容易也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是演示实验。例如教学《乌鸦喝水》时,写水“渐渐地升高”一句中的“渐渐地”,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理解词义。指名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往装有半瓶水(稍带红色或蓝色)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其他学生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当学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渐升高的情景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马上就会领悟到“渐渐地”就是“慢慢地”的意思。动作释义法:比动作也是一种理解词语的好办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动作的句子,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比动作让学生领会动词的意思。例如《鸬鹚》一文,在描写鸬鹚捕鱼和渔夫取鱼的情景时,作者运用了一连串动词:钻、拍、跳、抓、挤、甩。这些动词把鸬鹚捕到鱼的欢乐、渔人取鱼的利索劲儿写得十分生动、形象。教学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想象,比一比“钻、拍、跳”的动作,做一做“抓、挤、甩”的动作。学生就不难领会渔人熟练的动作与欢乐的心情,而课文描绘的情景也就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学生脑海中。
六、结语
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促进词语的学习与理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展开,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其他相关能力,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做猜法;意会法;比较法;互换法;演示法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词语教学也一直被看作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抓好小学生的词语教学,让学生对词语有深刻的理解,才能保证学生能够写出优秀的文章,同时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高。
一、做猜法
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看可以运用“我做你猜法”来对词语进行讲解,这样不但能够加深小学生的记忆,而且还能让小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组织一个小游戏,一个同学面对黑板,另一个同学背对黑板,老师写出词语,面对黑板的同学做动作,但不可以出声音,而背对黑板的同学去猜词语,这样不但能够开拓小学生的思维,开动脑筋去思考和模仿,从而锻炼了思考和模仿能力,猜对的同学不但有奖励,而且还锻炼了自身思考和观察能力,这样也吸引了其他同学的好奇心,都愿意尝试一下,从而在欢声笑语中达到了老师的教学目标。
二、意会法
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过程具有递时性,要经历“模糊→清晰→模糊”三个步骤,并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词语,学生只要意会,基本上知道其意思,能运用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他们理解得很确切。随着对文章的深入阅读和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经历一个自我模糊、不断理解的过程,并由模糊趋向清晰。教师教学时采用意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激发他们自我探求的兴趣。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不约而同”一词,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是“同时站直了身体的意思”(这是模糊理解);经过查字典知道是“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一致”的意思(这是规范清晰的理解);最后经过深入阅读课文,又渐渐领悟到:这就是人民群众送别周总理时同样的悲痛心情,以及对周总理无比爱戴的共同情感的表现。通过这种对词的分步体会,学生就可领会课文的中心。教学实践证明:把这种词语的理解方法教给学生,有利于促使学生在认真阅读中领悟词义,提高品词解句的水平,也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三、比较法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词语虽然含义并不深奥,却用得准确、传神。教学这类词,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琢磨的方法增强语感,意会词义。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一句,其中的“才”是表示战友焦急、痛苦的心情,而“從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一句中的“才”则是表示时间短。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琢磨加以理解,从而知道作者因心境不同,运用相同的词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也不相同。这样,可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中心的把握上来。比较法理解词义,是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四、互换法
阅读时,可用互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义。换词不但能联系旧的知识,启迪新的知识,还可以学到作者运用语言的独到功夫。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落叶在林间飞舞”一句的“飞舞”,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换词训练。学生把“飞舞”换成“飘落”,然后通过比较,并联系上下文深究词义,知道“飞舞”的落叶除了有“飘落”的意思外,还有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飘飘悠悠的姿态,从中体会作者用“飞舞”的特别含义;知道有些词既有近义的特点,更有程度深浅之分。通过这种换词练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准确用词的高明之处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体会到文章显得生动、具有美感的原因所在。
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组词换词法来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语文课文中的古诗词。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进行组词,让小学生在组词的同时思考出词语出现在哪篇古诗词当中,并想出词语的解释,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通过学生组词,老师在黑板上写出词组,并给予肯定和表扬,提高了小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五、实验法
词语理解最容易也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是演示实验。例如教学《乌鸦喝水》时,写水“渐渐地升高”一句中的“渐渐地”,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理解词义。指名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往装有半瓶水(稍带红色或蓝色)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其他学生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当学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渐升高的情景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马上就会领悟到“渐渐地”就是“慢慢地”的意思。动作释义法:比动作也是一种理解词语的好办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动作的句子,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比动作让学生领会动词的意思。例如《鸬鹚》一文,在描写鸬鹚捕鱼和渔夫取鱼的情景时,作者运用了一连串动词:钻、拍、跳、抓、挤、甩。这些动词把鸬鹚捕到鱼的欢乐、渔人取鱼的利索劲儿写得十分生动、形象。教学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想象,比一比“钻、拍、跳”的动作,做一做“抓、挤、甩”的动作。学生就不难领会渔人熟练的动作与欢乐的心情,而课文描绘的情景也就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学生脑海中。
六、结语
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促进词语的学习与理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展开,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其他相关能力,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