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五法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std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可以采取做猜法、意会法、比较法、互换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词语的学习与理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展开,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其他相关能力,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做猜法;意会法;比较法;互换法;演示法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词语教学也一直被看作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抓好小学生的词语教学,让学生对词语有深刻的理解,才能保证学生能够写出优秀的文章,同时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高。
  一、做猜法
  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看可以运用“我做你猜法”来对词语进行讲解,这样不但能够加深小学生的记忆,而且还能让小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组织一个小游戏,一个同学面对黑板,另一个同学背对黑板,老师写出词语,面对黑板的同学做动作,但不可以出声音,而背对黑板的同学去猜词语,这样不但能够开拓小学生的思维,开动脑筋去思考和模仿,从而锻炼了思考和模仿能力,猜对的同学不但有奖励,而且还锻炼了自身思考和观察能力,这样也吸引了其他同学的好奇心,都愿意尝试一下,从而在欢声笑语中达到了老师的教学目标。
  二、意会法
  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过程具有递时性,要经历“模糊→清晰→模糊”三个步骤,并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词语,学生只要意会,基本上知道其意思,能运用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他们理解得很确切。随着对文章的深入阅读和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经历一个自我模糊、不断理解的过程,并由模糊趋向清晰。教师教学时采用意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激发他们自我探求的兴趣。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不约而同”一词,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是“同时站直了身体的意思”(这是模糊理解);经过查字典知道是“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一致”的意思(这是规范清晰的理解);最后经过深入阅读课文,又渐渐领悟到:这就是人民群众送别周总理时同样的悲痛心情,以及对周总理无比爱戴的共同情感的表现。通过这种对词的分步体会,学生就可领会课文的中心。教学实践证明:把这种词语的理解方法教给学生,有利于促使学生在认真阅读中领悟词义,提高品词解句的水平,也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三、比较法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词语虽然含义并不深奥,却用得准确、传神。教学这类词,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琢磨的方法增强语感,意会词义。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一句,其中的“才”是表示战友焦急、痛苦的心情,而“從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一句中的“才”则是表示时间短。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琢磨加以理解,从而知道作者因心境不同,运用相同的词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也不相同。这样,可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中心的把握上来。比较法理解词义,是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四、互换法
  阅读时,可用互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义。换词不但能联系旧的知识,启迪新的知识,还可以学到作者运用语言的独到功夫。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落叶在林间飞舞”一句的“飞舞”,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换词训练。学生把“飞舞”换成“飘落”,然后通过比较,并联系上下文深究词义,知道“飞舞”的落叶除了有“飘落”的意思外,还有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飘飘悠悠的姿态,从中体会作者用“飞舞”的特别含义;知道有些词既有近义的特点,更有程度深浅之分。通过这种换词练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准确用词的高明之处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体会到文章显得生动、具有美感的原因所在。
  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组词换词法来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语文课文中的古诗词。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进行组词,让小学生在组词的同时思考出词语出现在哪篇古诗词当中,并想出词语的解释,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通过学生组词,老师在黑板上写出词组,并给予肯定和表扬,提高了小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五、实验法
  词语理解最容易也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是演示实验。例如教学《乌鸦喝水》时,写水“渐渐地升高”一句中的“渐渐地”,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理解词义。指名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往装有半瓶水(稍带红色或蓝色)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其他学生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当学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渐升高的情景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马上就会领悟到“渐渐地”就是“慢慢地”的意思。动作释义法:比动作也是一种理解词语的好办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动作的句子,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比动作让学生领会动词的意思。例如《鸬鹚》一文,在描写鸬鹚捕鱼和渔夫取鱼的情景时,作者运用了一连串动词:钻、拍、跳、抓、挤、甩。这些动词把鸬鹚捕到鱼的欢乐、渔人取鱼的利索劲儿写得十分生动、形象。教学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想象,比一比“钻、拍、跳”的动作,做一做“抓、挤、甩”的动作。学生就不难领会渔人熟练的动作与欢乐的心情,而课文描绘的情景也就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学生脑海中。
  六、结语
  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促进词语的学习与理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展开,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其他相关能力,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促进教育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近几年,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发展的重点,在此基础之上,小学语文教学的创设情境教学法为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情景教学将学生的情感带入到模拟的场景中,使其对文章的内容产生情感认知上的共鸣,深化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为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情境导入;素
中央文献中的数字缩略语在翻译时既要考虑语言形式上的对等,又要考虑被缩略信息的完整释放。当数字缩略语以名词为中心语时,可采取直接对译法;当数字缩略语以形容词、动词为
摘 要:语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作者思考的问题、关注的问题和细心观察的科学态度以及知识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情怀与科学的光辉。对于科普文,一要读懂知识,读出情趣;二要品语言悟方法;三要咀嚼出它特殊的普适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科普文  《中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说明文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
摘 要:本文通过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提升计算能力;对书写的规范性引起重视;强化记忆以及技巧的掌握;避免通过辅助工具进行运算;重视练习五个方面介绍了高中数学计算能力提升的方法,希望可以给同伴们一些启发。  关键词:高中数学;计算能力;提升方法  高中数学中大部分内容都涉及到数与式的運算,所以对于数学学习而言,计算是基石。计算能力对于我们每个高中生来说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计算能力差,就会使我们常常
摘 要:新课程改革后,应用题的内容贯穿于一到六年级的其他教学内容中,应用题题目的呈现形式多样化,数量上也有所増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感受运用所学知识成功解决问题后的喜悦,増强学生学好应用题的信心,体会数学的价值。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实施开放式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有必要传授学生解题技巧。  關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01版到2011版
摘 要:本文通过牢固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答题的规范性引起重视;掌握不同类型化学题的解题技巧几个方面分享了学好高中化学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对策;学习基础;学习习惯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化学和我们具有密切的关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化学。可见化学的重要性。而从高中学科构成来看,化学是理科考试中的必考科目,所以也非常重要。我们中的大部分同学对化学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
从三年级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三年级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在二年级只是安排写句练习,这个跨越太大,学生一下子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些问题,我不得不在摸索中前进、在
期刊
摘 要: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课程,小学语文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语文作文也是学生语文素质一项重要表现形式。因而怎样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提高是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层递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对小学生语文作文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本文主要分析层递式教学模式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层递式教学;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一、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层递式教学
摘 要:音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这与语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与语文有效地结合起来,将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使语文课更具魅力。  关键词:音乐;语文教学;作用  英国人罗杰·诺斯曾说过:“音乐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音乐魅力极大,是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音乐
摘 要: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在我国教育中显得无足轻重,但是数学直觉思维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发展非常重要,因此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目前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直觉思维的训练现状后。  关键词:数学直觉思维;训练;培养  说到数学的直觉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就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数学直觉思维。数学的直觉思维其实是一种思维能力,是大脑在目前自身拥有的数据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潜意识和显意识对所遇到的数学问题,进行深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