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3+证书”高考文言翻译题答题技巧例谈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广东“3+证书”高考文言文翻译涉及词义、句式和语法三个层面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文言文翻译题答题技巧。
  【关键词】
  文言翻译 答题技巧
  广东“3+证书”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必考考点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而成为众多考生的应试难点是涉及众多的文言词义和语法知识。文言翻译题目作为主观题考查是从2002年开始的,之前都是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想要在应考时获得高分数,首先要认真研究“3+证书”高考真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剖析其中的知识点,才能做到有“的”翻译。
  那么,哪些知识点是“3+证书”高考文言文翻译所涉及的呢?简单地说,有词义、句式和语法三个层面的知识点。
  当在我们具体的翻译中,知识点叠加情况会经常出现,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所在,下面选取“3+证书”高考真题中最突出的一个知识点进行解析。
  1.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抓住关键,忽略不重要的东西,把握内在,忽略外在;只观察他需要观察的,而不去观察他不须观察的。像九方皋那样相马,比相马本身更重要。】(2013年“3+证书”高考真题)
  2.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一个老者,穿着粗布衣服,走到张良面前,故意脱下鞋子扔到桥下,回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捡上来!”张良感到惊讶,想打他。(但)念他年老,强忍住(怒火),到桥下捡回鞋子。】(2012年“3+证书”高考真题)
  3.“蒙未死时,所得金宝诸赐尽付府藏,敕主者命绝之日皆上还,丧事务约。权闻之,益以悲感。”【吕蒙没有死的时候,把所得到的金银珠宝等各种赐品全部交付官库,嘱咐主事的人在他死的当天全部交还主上,丧事务必节俭。孙权听到这些,更加悲伤感动。】(2011年“3+证书”高考真题)
  4.“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蒐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李曹公攻破了钱塘,吴士及部下都逃跑了,不敢稍作抵抗。(李曹公军队)搜捕抓住了(吴士),把吴士绑到军营大门处以死刑。(吴土)临死还说:“我擅长孙武、吴起的兵法。”】(2010年“3+证书”高考真题)
  5.“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节选自《礼记·杂记下》)【君子忧虑三件事:没有听到它(德行)的时候,忧虑不能听到;已经听到它了,忧虑不能学习它;已经学会它了,忧虑不能去履行。】(2009年“3+证书”高考真题)
  6.蒙正阳为不闻而过之。【吕蒙正假装作没听见而从他面前走过去。】(2005年“3+证书”高考真题)
  7.有所筹议,率多会旨。【有什么筹划商议,他大抵多能领会旨意。】(2003年“3+证书”高考真题)
  8.不盈数月辄至丰积【不到几个月就总是送给上司丰厚的礼物,此翻译错误。正确翻译:不满几个月就达到丰厚的积蓄。】(2001年“3+证书”高考真题B项)
  9.通货羌胡【与羌胡人通商】(2001年“3+证书”高考真题A项)
  10.时天下未定【当时天下没有安定】(2001年“3+证书”高考真题C项)
  11.举县蒙恩【全县都受到了恩惠】(2001年“3+证书”高考真题D项)
  12.惠达不能对【惠达不能回答】(2000年“3+证书”高考真题A项)
  13.整衣危坐【整理衣服,高高坐着,此翻译错误。正确翻译:整理衣服,端直坐着。】(2000年“3+证书”高考真题B项)
  14.吾方任之以政【我正在把政务委任給他,此翻译错误。正确翻译:我恰好要把政务委任给他。】(2000年“3+证书”高考真题C项)
  15.此非恶声也【这不是不吉祥的声音】(1999年“3+证书”高考真题B项)
  16.因起舞【于是起来舞剑】(1999年“3+证书”高考真题B项)
  17.大王诚能命将出师【您如果能任命将领带兵出征】(1999年“3+证书”高考真题A项)
  【解析】
  1至17句,主要考查考生对涉及了词义层面的知识点。1句中,“精”是“内在、本质”,“遗”是“遗忘、丢弃”,“贵”是“比……重要”的意思。2句中,“所”是“住所”(引申为“面前、跟前”),“顾”是“回头、回头看”,“愕然”是“惊讶的样子”的意思。3句中,词义“诸”很多,如“众”“代词,他(们)”“兼词,之于和之乎”等,而此例应是“各种”。此外,“敕”是“嘱咐”,“约”是“节俭”,“尽”是“全部”,“命绝”是“死了”的意思。4句中,“蒐”代替“搜”是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即是“通假”,意思是“搜捕”。另外,“破”是“攻破、打败”,“遁”是“逃跑、逃亡”,“少”是“稍微”,“诛”是“杀死”,“善”是“擅长”的意思。5句中,“患”是“忧虑”,“闻”是“听”,“行”是“履行、践行、实行”的意思。6句中,“阳”代替“佯”是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即是“通假”,意思是“假装”。7句中,如“主将”“率领”“顺着”等都是“率”的词义,而此例应是“大概”的意思。8句中,“盈”是“满”,“辄”是“就”的意思。9句中,“通货”是“通商”的意思。10句中,“定”是“安定”的意思。11句中,“举”是“全”,“蒙”是“受到”的意思。12句中,“对”是“回答”的意思。13句中,“危”是“端直”的意思。14句中,“方”是“恰好”,“委”是“委任”,“以”是“把”的意思。15句中,“恶”是“不吉祥”的意思。16句中,“因”是“于是”,“起”是“起来”,“舞”是“舞剑”的意思。17句中,“诚”是“如果”的意思。
  18.“蒙未死时,所得金宝诸赐尽付府藏,敕主者命绝之日皆上还,丧事务约。权闻之,益以悲感。”【吕蒙没有死的时候,把所得到的金银珠宝等各种赐品全部交付官库,嘱咐主事的人在他死的当天全部交还主上,丧事务必节俭。孙权听到这些,更加悲伤感动。】(2011年“3+证书”高考真题)   19.“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节选自《礼记·杂记下》)【君子忧虑三件事:没有听到它(德行)的时候,忧虑没能听到;已经听到它了,忧虑没能学习它;已经学会它了,忧虑没能去履行。】(2009年“3+证书”高考真题)
  20.知州曰:“推官之赐也,非我也。”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曰:“知州自求得之,我何与焉?”【知州说:“这是推官的恩典,不是我的(功劳)。”那个人(富民)马上赶往钱若水办公的地方,钱若水闭门拒绝(见)他,说:“是知州自己查访寻求得出实情,和我有什么关系呢?”】(2008年“3+证书”高考真题)
  21.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阮籍素有救助世人(造福苍生)的志向,但恰逢魏晋交替时期,天下多变故,名士很少有保全(性命)的,阮籍因此不参与时事,于是常纵情饮酒(整日与酒相伴)。钟会多次以当时政事来询问阮籍,想根据他的回答(对错)来使他获罪,(但是阮籍)都因大醉得以幸免。】(2014年“3+证书”高考真题)
  22.初举秀才,至洛阳,遇河内常景,景深器之。【最初被举荐为秀才,到了洛阳,遇见河内人常景,常景非常器重他。】(2003年“3+证书”高考真题)
  23.其李将军之谓也?【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2002年“3+证书”高考真题)
  【解析】
  18至23句,主要考查考生对涉及了句式层面的知识点。18句中,在翻译“益以悲感”时应在“以”字后补上省略的宾语“之”。19句中,表示判断用了“什么也”。 “什么者,什么也”“什么者”“者也”“为”等都是文言文判断句式常用表示判断的,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也是比较常用。20句中,用“非”表示否定判断。另外,“我何与焉?”为宾语前置,即“我与(参与)何焉?”21句中,在翻译“遂酣饮为常”时,应在其前补出省略的状语“整日与酒相伴”。22句中,“初举秀才”应译为“最初被举荐为秀才”。23句中,用“谓”表示疑问判断。
  24.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一个老者,穿着粗布衣服,走到张良面前,故意脱下鞋子扔到桥下,回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捡上来!”张良感到惊讶,想打他。(但)念他年老,強忍住(怒火),到桥下捡回鞋子。】(2012年“3+证书”高考真题)
  25. 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极力奏陈其时社会弊病十件事,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2016年“3+证书”高考真题)
  26.自是宠遇日隆【因此受宠的厚遇日益尊贵,此翻译错误。正确翻译:从这以后一天比一天宠爱厚待他。】(2000年“3+证书”高考真题D项)
  27.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祖逖带领他自己的部属一百多家人渡江】(1999年“3+证书”高考真题C项)
  【解析】
  24至27句,主要考查考生对涉及了语法层面的知识点。24句中,“衣”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衣”。25句中,“极”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26句中,“日”名词用作状语,应译为“一天比一天”。27句中,“将”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带领”。
  从上述分析我们得知,在文言文翻译的过程中想获得高分,首先要准确地定位知识点和考点,这样要译对文句也会事半功倍。而在“3+证书”高考文言文真题的翻译中,词义、句式或语法等层面的知识点,都会出现在每一句文言文当中,所以能建立在扎实的文言文知识的掌握上,既可以防止盲人摸象的情况,同时也可以获得高分。
  【参考文献】
  广东省教育考院编.2014年广东省高职院校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语数英科考试大纲【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
其他文献
一、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现状1、生物技术在农作物中的广泛应用(1)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生物技术对育种方式的改变就是革命性的,它可以根据人类的需要,把特定基因导
【摘 要】本文在研究中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为核心,利用信息手段、游戏活动、小组合作、摘抄交流等方式,创设互动情景,让学生在互动情景中学习和体会,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完成教学任务,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互动情景 教学设计  情景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可以想象与接受的情景,学生可以在情境中直观学习知识,通过塑造的
倾听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个人的修养。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中认为:“……教师的道德责任应该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他应该是: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张开他的耳朵,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全部目的无非在于:为了在空中绽放花朵,凝结果实。”是的,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不妨多给学生倾诉的机会,让他们在自由表达中形成敏锐的思维语感,生成丰富的语言素材。倾听学生的心声,
摘要 为了提高本科经管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在对国内外信息素养评价指标进行文献综述及对比分析的基础之上,针对我国本科经管类学生现阶段信息素养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基本信息能力、信息化沟通与管理能力、信息伦理与道德五个方面建立适应我国本科经管学生的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我国本科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提供依据。  关键词 信息素养 本科 经管类学生 评价指标  信息素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由于初中语文教师传统教学观念严重,教师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探究的机会,学生仅仅是“表演配角”和“下蛋母鸡”,其自主学习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培养提升。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和弘扬学生实施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
以许昌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简述了该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分析探讨了创新型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模式、教学研究与企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