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英语学科中的文化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tytytytytytytyty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英语在世界上的广泛使用和迅速传播,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意识到英语与文化的关系是如此密不可分。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因素的探讨,适时分析教材之后的文化背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本文对上述观点及文化教学在中学英语中的渗透的相关途径和原则作了阐述。
  【关键词】英语课堂文化教学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51-02
  美国语言学家Claire Kramsch认为:"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两者不可分。"新课程理念下英语学习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两种文化背景下不同人民之间的有效交际和顺利交流。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是要通过文化对比,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别和相似之处,尤其是前者尤为重要,从而达到增进对双方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英语教师,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师,因为部分学生初涉外语学习,应特别注意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多渠道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激发学生探索外部世界的热情,从而最终达到掌握课堂所授语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语言的目的。
   一、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尽量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
  其次,教师在讲授之中穿插入文化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教材表面所无法呈现的一些生活概念,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文化知识的摄入增进了学生对国际的了解,扩大了他们的视野,拓展其思维,为他们参与社会活动作好了铺垫。所以,笔者认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加大文化教学的力度是每个英语教师不可忽视的一项任务。
   二、将文化渗透教学的几个要点
   1.研发教材,从细节处渗透文化知识着手
   教材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补充和提供相关知识,即从独特的视角挖掘教材中或隐藏或显见的的文化信息并及时传递给学生。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本内容,提高课堂效果,又能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
   另外教师在教授词汇、语法、口语等环节上都应把握好教材,适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文化信息,使学生与教材、教师在情感的交流中产生共鸣。
   2.增加身体语言,营造文化教学氛围
   身体语言的应用能给课堂教学增色不少。在教学环节的处理上,教师借助丰富多彩的表情、动作、眼神、体态均可营造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全新模式,它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容易被他们接受,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
   3.构思多元化教学方式,捕捉文化信息
   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 ,给学生提供仿真的文化交流的环境和练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可丰富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感性认识,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抓住第二课堂,让文化教学大放光彩
   仅凭45分钟的课堂要让学生全方位接受文化教学显然是不够的。此时教师不妨把文化教学内容寓于第二课堂中,使之得以有意义地扩展和延伸。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不但发挥了教师对第二课堂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贴近生活,提高文化意识
   教师可寻找各种机会让学生遨游在文化的海洋中品味生活。随着我国不断扩大着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各种名目繁多的洋节颇受青少年的青睐。教师在利用这些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可在中国传统节日上大做文章。
   6.拓展视野,提高教师自身文化素质
   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增加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英语教师还必须具备用英语来介绍中国文化的本领,引导学生树立文化交流的平等意识。
   三、文化教学的几个原则
   1.实用性
   诚然,文化教学是英语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教师应拿捏有度,切忌过分铺开影响整个教学任务的完成。另外中学生的心理年龄尚小,对于过分复杂的文化项目,完全超出了他们的理解水平,则应避免采纳,不可作为教学内容; 选材应切合实际生活。教师更应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简化教学内容,在不知不觉中渗透文化教育。
   2.跨国性
   我们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了解并掌握更多说英语国家的文化因素并纳入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编排内容,创设更多机会让孩子接触各国文化,给大家呈现相对完整而真实的英语世界以便逐渐培养他们的世界意识。
   3.对等性
   各国的文化应该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领悟本名族的文化精髓,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介绍某一事物时尽量采用东西文化的对照材料,力求在对比中掌握中西文化的对等性。让他们在比较、认知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正确看法。
   总之,两种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实际意义。教师应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加大文化教学的比重,把文化教育贯穿到整个英语教学之中,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能力的目标,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高学习兴趣和个人交际能力,让他们从心底真正爱上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其他文献
金桂属木樨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因其花色金黄灿烂,每逢仲秋时节,迎风怒放,馥郁芬芳,特别令人感到舒畅,成为人们喜爱的庭园绿化树种。桂花的采种,贮藏如不注意,往往种子发芽
摘 要:在中西文化中,夸赞语、感谢语、招呼语以及构词法、句法结构方面均有较大差别。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的教学方法、情境的教学方法、活动体验的教学方法等将知识教学融于文化教学之中。  关键词:英语教学;知识;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21-1     一、知识与文化的分离:英语教学的困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对知识